深圳女子一次性喝水3000毫升,喝出水中毒?辟谣
发布时间:2023-06-28 15:51:12 作者:诚君健谈 浏览量:42
媒体报道,深圳女子为照B超大量喝水憋尿引起水中毒,抢救4小时才脱险。
从时间关系上看,最早的报道见于9月10日的《南方都市报》,随后被其他媒体大量转载。
报道中没有介绍“林女士”的年龄,以及是不是存在基础疾病。
从时间线来看,林女士应该是在上午接受超声检查前因为需要憋尿而“空腹一次性”喝下3000毫升水(没有介绍是纯净水还是矿物质水)。到中午吃饭时林女士开始恶心呕吐,手脚抽搐,随后甚至出现意识模糊而被送进深圳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
报道中也没有介绍相关医学检查的具体结果,仅称“经查电解质提示林女士低钾、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颅脑CT提示脑组织轻度水肿,典型的水中毒指征”。
经过4个小时的积极抢救,林女士才得以脱离危险,8小时后才神志清醒。
也就是说,林女士昏迷时间长达8小时。
从上述描述看,林女士的确属于极端低血钠症,即严重“水中毒”的表现。
问题是,一个健康人,“一次性”喝下3升(即使是不含任何矿物质的纯净)水,真的能喝出水中毒吗?
我们知道,水是人体最大的单一成分,成年人一般占总体重的60~65%。
人们虽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实际上由于女性通常体脂率高,男人反而比女人更“水灵”。
假设保守地设定新闻中的林女士体重为50公斤,水分占体重60%,体液总量约30升水。
这些水分的65%(约19.5升)分布在细胞内部,称细胞内液;35%(约10.5升)为细胞外液,其中约接近4升分布在血管内,为血浆水分。
我们还知道,水分子是人体内最自由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仅依赖于体内液体的渗透压梯度而均匀分布到体内任何一个空间。
体液渗透压是由其中的无机电解质离子和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共同构成的。
其中,包括血浆在内的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细胞内主要是钾。
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在135 mmol /升到145mmol /升之间,如果低于135 mmol /升被称为低血钠症。
但是,低血钠症并不等于水中毒。
一般,只有当钠离子浓度低于130 mmol /升才会出现症状,感觉到不适,比如出现恶心,甚至恍惚。
但是,这仍不能称为水中毒,有些文献将这种状态称为水毒血症(water toxemia)。
一般,只有当钠离子浓度低于125 mmol /升才会出现典型的水中毒(water poisoning)症状。
这是由于,体内水分过多,多余的水分顺着渗透压梯度被动扩散进入细胞内。当包括细胞内液的整个体液渗透压显著降低,会出现细胞水肿。
脑内神经元对细胞水肿最为敏感,会最早出现功能障碍。
也就是说,所谓水中毒实际上主要是脑水肿造成的脑功能障碍,严重的可以出现抽搐和昏迷症状,甚至死亡。
而且,体内渗透压降低程度不同,脑水肿的程度也就不同。
要达到新闻中“昏迷8小时”的严重状态,钠离子浓度一般需要降低到低于120 mmol /升,甚至更低水平。
以假定林女士体重为50公斤计算,假设“瞬时”将3000毫升不含电解质的纯水注入血管内,由于水分来不及在体内扩散平衡,血容量会在瞬间从4升骤增到7升,接近翻倍,那么钠浓度也就接近降低一半。
如果这样成立的话,林女士在当时就会发生血钠逆浓度低于100 mmol /升的超级极端低血钠症。
但是,喝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我们有胃排空这一延缓饮食吸收的“缓冲系统”。
研究已知,一个人即使是完全空腹状态下大量喝水,每小时胃最多可以排空(排入小肠,也就是相当于吸收进入血液)1到1.5升水。勉强灌下去的水会暂时潴留在胃内——我们如果短时间喝下1升水,稍微活动就会“听到”胃内水荡漾的声音,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即使你再怎么“一次性”喝水,3升水理论上吸收至少需要2小时,通常需要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强调时间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是一个只有进水口的水囊,而是泌尿系统这个下水道系统同时也在工作的水循环体系。
研究已知,健康人肾脏每小时最大泌尿量在0.7到1升之间。
这样,即使是连续大量喝水,每小时体内最多潴留约500毫升水。
而在这个数小时的缓冲时间内,吸收进入血液的水分已经在整个体内充分扩散完全平衡。
也就是说,我们喝进去的水并不止存在于血液,也不仅存在于细胞外液,而是均匀分布到整个体液中。
也就是需要在4小时内喝6升水,期间排尿排尿接近接近4升。
由此可见,如果“林女士”是健康的,在短时间内喝掉3升水,不要说喝出“昏迷长达8小时”的严重水中毒,甚至连有症状的轻度低血钠症都喝不出。
假定这个病例是真实的,那么,林女士的问题不是出在短时间过多喝水,而是本身有不健康的疾病在作祟,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真正的病因,以免诊疗延误。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医学检查通常要求“空腹”的因素。
今天,似乎没有哪一位成年女性没有接受过妇科超声检查。
妇科超声检查之所以要求“憋尿”是因为需要充盈的膀胱把个头较小的子宫、输卵管和卵巢顶起来,更易于观察。
很多被要求“憋尿”的女性都会感到奇怪,平常喝一杯水一会就要跑洗手间;为什么超声检查前“尿到用时方恨少”呢?
原因出在医学检查往往要求“空腹”。
医学上的“空腹”要求是,前晚10点后完全禁饮食。
这样,尽管肾脏有强大的水平衡能力,禁饮食10小时后体内仍会有一定程度的缺水,血浆渗透压会处在正常偏高的水平,相应的血浆钠离子浓度也处在高于140 mmol /升,偏向于145 mmol /升高值的水平。
要想肾脏增加泌尿,首先需要通过喝水来填平禁饮食造成的缺水这个坑,只有血浆渗透压降低到低于正常时,才会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尿液形成。
这就是接受妇检的女性普遍会感到“尿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相应的,此时要想喝出水中毒,需要在以上计算之前率先填平禁饮食造成缺水的坑,也就是需要喝更多的水才行。
综上所述,健康人通常不可能通过“一次性”喝水喝出“水中毒”。如果真出现这类现象,需要找出过多喝水之外存在的不健康的隐患,而不是用“鸡司晨”的思维还将之归于喝水喝多了。
而且,近年来国内媒体时不时就会曝出这种“新闻”,其中几乎全部都是有人炮制的谣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