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长三角(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发布时间:2023-04-07 02:01:2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09    

长三角(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东西问)史晋川:长三角为什么叫长三角?

中新社杭州5月25日电 题:长三角为什么叫长三角?

——专访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

作者 柴燕菲 赵晔娇 奚金燕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中国2.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为什么叫长三角?其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形成?对比世界其他五大城市群有何特色和优势?

长三角(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长三角城市群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城市群。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回溯长三角发展历程,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长三角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史晋川:长江三角洲一词约百年前就有了,其地域范围大于传统江南地区,包括长江以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传统江北地区。时至今日,长三角已从纯粹的地理概念变成为热门的区域经济名词,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都市经济圈。

回溯历史,长三角的发展抓住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机遇。首先是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中国南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有了新的渠道,同时,全国政治重心的南移,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繁荣,成就了我们常说的富庶的江南水乡。

苏州拙政园。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鸦片战争后,长三角的发展面临新的拐点,可以从两个百年维度去看。上一个百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长三角率先出现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江浙财团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近一百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长三角又率先实现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可以说,长三角每一次都抓住了风口,踩准了时代发展的节点,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中新社记者: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模式和世界其他五大城市群相比有什么异同?

史晋川: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中西方对城市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汉语里,城代表城墙,市代表市场。前者是政治的,后者是经济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往往承担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

在西方国家,一地能否成长为城市,关键要看该地发展工商业的条件和工商业者的选择意愿。这既是人口、资源聚集流动的历程,也是人们不断提高公民意识的过程。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六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群,也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中心之一。城市群内生产力集聚明显,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是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底特律以汽车制造业闻名全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最发达的地区。

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历史名城;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则是欧洲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

长三角则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群。2021年,长三角常住人口总量达2.36亿人,比2020年居世界第5位的巴基斯坦人口(2.28亿人)还要多。中国大陆地区每6个人就有1个人住在长三角。

这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密切相关。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三省一市的26个地级以上城市。然而,长三角过去一直没有形成很好的一体化发展的合力。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习近平在浙江》一书中,浙江省原省长吕祖善对采访组回忆:关于区域协调,习近平同志有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接轨上海,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这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协调下,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互联互通真正按下快进键,不再是接通血管,而是基于全局战略的打通经脉。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上海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中心,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具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江苏制造业整体实力居区域之首;浙江民营经济基础好,市场活力强,数字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安徽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后发趋势。

位于安徽合肥的蔚来汽车总部。中新社发 阮雪枫 摄

长期来看,和全球其他五大城市群相比,长三角的一体化优势非常突出,区域协作和合作已构建起非常成型的体系。一体化发展之下,长三角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明晰,彼此之间协同创新,推动区域竞争力提升,共同成就了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超27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经济总量近24%,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保持高位增长。

从产业特色上来看,如果说近几十年崛起的美国西海岸城市群代表科创的影响力,那么长三角城市群则代表新经济的力量。当前,依托知识生产与技术研发能力、跨区域产学研用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势明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旺盛。

中新社记者:有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是从中国江南地区转向欧洲两大城市群,再转向美洲两大城市群。今天长三角地区的崛起,可以理解为一种复兴或回归。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史晋川:未来15年至20年,世界经济发展处于本轮经济长周期的萧条-复苏阶段到新一轮经济长周期的复苏-繁荣阶段的过渡转换时期。全球经济重心会进一步向亚洲移动,逐渐形成以美国、欧盟、中国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同时,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和印度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会不断提升,部分亚洲国家成为全球经济领跑者,这为长三角发展带来新机遇。

信息革命加快新技术的扩散速度,全球围绕新技术的竞争百舸争流,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计划、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日本超智能社会5.0等战略相继推出,围绕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角逐愈加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一步推动全球价值链重塑,也为中国换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

合肥一家科技公司对AI全科医生防疫机器人进行功能测试。中新社发 解琛 摄

凭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将在未来15年至20年构建新的开放格局——从传统的商品开放到要素开放再到制度开放,同时,从国际规则的旁观者变成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和构建者。在此过程中,长三角可以说是先行地区,也是探路者。

目前,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中国1/4的双一流高校、1/3的上市公司和1/3的有效发明专利。浙江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形成一定先发优势,有望在数字经济领域、前沿技术等方面实现颠覆性创新或突破,变轨实现全球并跑甚至领跑。同时,随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断完善,多点发散的地方优势会集聚为一体化优势,让长三角更具国际竞争力。

中新社记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长三角应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史晋川:当前,以超大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全球发展的一大趋势。高质量发展将是长三角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第一,长三角要力争通过未来15年至20年的发展,加快成为国际人才聚集地和创新高地,争取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第二,全球经济联系会愈加紧密。在新的开放格局下,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长三角城市群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城市群,上海非常有可能成为新兴的全球城市以及贸易和金融中心,南京和杭州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上海陆家嘴。中新社发 王冈 摄

第三,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未来15年至20年的重要命题。长三角要探索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相得益彰的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成生态绿色发展的引领区。

第四,随着中国现代治理结构和体系的调整,发展重心向保障民生福利转变,未来15年至30年,长三角有望率先完成从金字塔形向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过渡,建设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完)

受访者简介:

史晋川,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法律经济学。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长三角     哪些     城市    
上一篇:长痘痘的位置图解(脸部痘痘位置代表什么?) 下一篇:长生不死(时空人祖是长生不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