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东欧富国,为何最终却选择和平分手?

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东欧富国,为何最终却选择和平分手?

发布时间:2023-09-04 17:00:46     作者:环球情报员     浏览量:917    

捷克斯洛伐克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待你发现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中部成立了一个叫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只存在了74年,却给一代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捷克斯洛伐克地图

早在独立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就拥有悠久的工业制造历史。独立后,它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工业制造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斯柯达和抗日战争时期因火力猛而被广泛使用的ZB26式轻机枪都来自该国。

▲捷克造”即ZB26式轻机枪,是捷克国营兵工厂所生产的一款轻机枪,在抗日战场上被广泛使用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成为了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然而,该国却在1993年1月1日这一天宣告分手,分别成立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不同的国家。

当初是什么让捷克和斯洛伐克选择在一起?又是什么让捷克和斯洛伐克还没有经历“钻石婚”的洗礼就分手了呢?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缘分要从公元5-6世纪说起。当时,起源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西斯拉夫人迁到了波西米亚地区和摩拉维亚,也就是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范围内。

▲斯拉夫人的迁移路线以及建立的国家图。其中西斯拉夫人在波西米亚(西部)和摩拉维亚(东部)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即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原型

公元830年,西斯拉夫人首领莫伊米尔在这里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其中该公国西部(波西米亚地区)四周山岚环抱,东部和北部依山,南部则为平原。

大摩拉维亚公国期间,斯拉夫语的书写体系得到了完善,奠定了今天的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的基础。

▲大摩拉维亚公国(830-906),包括了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境内

但是,大摩拉维亚公国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东部的蛮族马扎尔人的威胁。公元8世纪初,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居住在乌拉尔山一带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祖先)为了寻找更好的牧场开始西迁。

西迁过程中,马扎尔人同大摩拉维亚公国发生了多次战争。公元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东部(今日斯洛伐克地区)被马扎尔人占领,成为了匈牙利的殖民地。东部地区沦陷后,大摩拉维亚公国解体。

▲马扎尔人的西迁路线

公国解体后,贵族普热美斯家族在西部的布拉格成立了捷克公国。公元1212年,捷克公国上升为波西米亚王国。虽然捷克抵挡住了匈牙利人的入侵,但国小民弱的捷克还是难逃数次被吞并的命运。

公元1526年,哈布斯堡王朝吞并了波西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从此,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沦为了哈布斯堡王朝(主要居民是德意志人)的铁蹄之下,丧失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19世纪,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推行的自由主义和民族平等的冲击下,各地反哈布斯堡统治的活动日益活跃。奥地利在对外战争的频频失利,让境内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为缓解民族矛盾,尤其是德意志人与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的矛盾,以及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的失败。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成立了由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主导的二元帝国。

在奥匈帝国内部,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占据统治地位。其他包括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内的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属西斯拉夫人,语言相近历史遭遇又相似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意识到要想反抗奥匈帝国的民族压迫,仅凭借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两个民族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反抗共同的敌人。

一战期间,奥匈帝国的节节败退坚定了两个民族建立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信心。1918年10月18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发表了《华盛顿宣言》,10天后,一个崭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正式诞生。

捷克与斯洛伐克的人种和语言差异非常小。两处居民的祖先都是西斯拉夫人。在面对奥匈帝国时期,双方同仇敌忾。然而,由于历史上的聚少离多,也造成了两个地区的隔阂。

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分歧要从14-15世纪的欧洲大分流说起。在西欧,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东欧,统治者为了加强产出控制,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在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由于捷克受德意志文化的影响,城市经济发达。而斯洛伐克受匈牙利的影响,则成为了农业地区。

即便都归于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这种区别依然没有改变。在奥地利境内的捷克由于是矿产资源丰富,成为了帝国的工业中心。当时全帝国的工业产品,80%来自捷克。

▲捷克造的武器,一战时奥匈帝国的军工

斯洛伐克就没那么幸运了。在匈牙利人统治之下,斯洛伐克是帝国的农业区,农业生产方式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在当时,大部分斯洛伐克人的身份是封建农奴,不仅被匈牙利贵族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且农奴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因此,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上,斯洛伐克都落后捷克一大截。

▲奥匈帝国领土,其中捷克归于奥地利,斯洛伐克归于匈牙利

在面对共同的敌人奥匈帝国的时候,捷克和斯洛伐克选择了团结一心。当共同的敌人消失的时候,两个民族的矛盾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差异逐渐浮出了水面。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奥匈帝国受到了协约国严厉的惩罚,领土被大量剥夺,境内成立了众多民族国家。大量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都因为国家解体,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

此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以外,境内还有大量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这一比例加起来高达35%。其中,德意志人主要居住在苏台德地区,为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借口。

▲苏台德地区有大量的德意志人,由于大量的德意志人希望回到德国,因此,苏台德问题成为了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由于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屠杀罪行,导致了大部分德意志人被驱逐出境。

同时,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互相交换族群,就这样,捷克斯洛伐克成了一个多民族国家变成了以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占据主体地位的国家。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曾创造年均10.9%的经济增速,成为了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由于历史上捷克受德意志的影响,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斯洛伐克。在战后,联邦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有意照顾落后的斯洛伐克的政策,大力投资基础建设,让斯洛伐克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捷克。

1970—1985年这15年间,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民收入增速为85%,但斯洛伐克地区却高达300%。这一政策让富裕的捷克人认为这是截短补长,充当了斯洛伐克的奶牛。

▲捷克斯洛伐克工业化奇迹的邮票

斯洛伐克人对联邦的照顾政策也不买账。那时候,联邦援助斯洛伐克地区的工业主要是钢铁、石化等重工业。斯洛伐克人认为捷克人把重污染企业放在了斯洛伐克。

由于长期受匈牙利的压制,斯洛伐克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西部的兄弟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后,捷克人取代了匈牙利人,承包了斯洛伐克地区的大部分社会公职人员。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权主要掌握在捷克人手里。斯洛伐克要求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此外,捷克斯洛伐克时期的宗教政策也为国家分离埋下了伏笔。二战后,它将教堂、修道院置于国家的管控制下,要求宗教徒减少宗教活动,减少因宗教矛盾带来的国家不稳定。

但这样的政策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稳定。1970年,斯洛伐克依然有70%的居民是天主教徒。正常的宗教活动受限更加深了斯洛伐克对联邦政府的敌意。

▲斯洛伐克随处可见的教堂

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经济贫弱的现象,捷克斯洛伐克也不例外。对内无法扭转经济贫弱的状况,加上东欧剧变的外部冲击,联邦政府已经日益失去人心。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绒革命。几周后,原联邦政府倒台。哈维尔当选为联邦政府新总统。

新政府上台后,决定实施休克疗法来挽救国家经济贫弱的局面。所谓的休克疗法即坚持自由化放开物价,大幅削减或停止国家补贴

此举严重打击了斯洛伐克的经济。在实行休克疗法的三年内,斯洛伐克的失业率飙升,1992年,斯洛伐克的失业率甚至接近捷克的5倍。

▲1990—1992年捷克地区和斯洛伐克地区经济对比

新经济政策没有缓解经济政治危机,反而使得经济和政治危机加剧,加上历史上形成难以修复的不平衡,导致了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决定分手。

经历多次斡旋和协调之后,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最终分道扬镳。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时成为主权国家。

捷克和斯洛伐克虽然选择了分手,但两国既没有历史恩怨,也没有人口和领土矛盾。捷克和斯洛伐克曾经共患难的经历,让两国的关系依然十分密切。

直到今天,无论是捷克还是斯洛伐克的总统,他们任期内出访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国家都必然是对方,这正是两国分手后依然能做朋友的最好见证。

▲斯洛伐克新总统苏珊娜·卡普托娃,可以预见,她就任总统外出访问的第一站就是捷克


作者:雄鹰 编辑:Thomas (唐)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捷克斯洛伐克     东欧     分手    
上一篇: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央企背景,航天专家,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 下一篇:新一轮新起点:机构改革这些年——国土部诞生于98部委大撤并 经历多次机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