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客家摇篮拍客家·城迹|艺术宝库通天岩

客家摇篮拍客家·城迹|艺术宝库通天岩

发布时间:2023-08-16 19:15:53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浏览量:784    

通天岩风景简介

来源:【赣南日报】

赣州通天岩石窟群,位于赣州中心城区西北方向6公里处。这里丹霞披翠,谷邃岩深,在幽谷胜景中隐藏着一处艺术宝库。峭壁凌空的洞窟绝壁上雕刻着389龛佛像、神兽和128品北宋以来的珍贵题刻,它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唯一的石窟群。正是这片珍贵的石窟群,见证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时期,留下北宋早中期以来客家民系在赣南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一方足迹。

通天岩风景简介

各种石窟雕像和题刻并存千载,组成了“江南第一石窟”古代艺术的宝库。

通天岩风景简介

北宋熙宁年间(1068至1077年),在京城的阳孝本辞去了左丞相蒲宗孟的家教工作,从开封府回到家乡赣州。回家后,阳孝本将家产拆分为三,其中一份赠与通天岩寺庙,一份维持生计,另一份送给父老师友。然后,他就带着从京城购买的大批图书隐居通天岩寺旁的石洞,与书僮、山鹿为伴,专心读书。现在,通天岩广福禅寺的佛殿旁,还保存有一座阳公祠,以纪念阳孝本对寺庙的功绩。

每逢节假日,通天岩景区游客云集。

通天岩佛像栩栩如生、圆润细腻、纹式流畅。

阳孝本的善举,受到了社会上特别是官宦文人的敬重,引来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接踵造访。这一时期,著名的北宋大臣张商英来到赣州看望阳孝本,唤来了北方的工匠,开凿了通天岩的佛像,把中原的佛教造像文化“移民”到了赣州。此时,也正是以北人为主体的大批流民涌入赣州,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时期。阳孝本的隐居,苏东坡、张商英、林颜等名人的造访和石窟佛像的开凿,使通天岩名声大振,慕名来访者增多。

青少年在当年王阳明开坛讲学的观心岩学习传统文化。

南宋,是赣州接纳移民的一个旺盛时期,也是通天岩石窟开凿的一个高峰时期。外地游人不仅留下了他们的题刻,也和当地百姓一起延续了对通天岩佛像的开凿。元代,通天岩佛像已经停止开凿,但这里的秀丽胜景和文化内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依旧使来访者络绎不绝。

通天岩摩崖石刻,在天然岩洞雕刻而成,使其减少了雨淋日晒的侵蚀,得以保存近千年。

明清时,客家民系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赣中和闽粤移民迁入赣南。通天岩的游者更多,文人骚客题咏不断,他们的墨迹占据了通天岩现存题刻的大部分。著名理学传人王阳明,在赣南战事结束之际,索性在通天岩小住,开坛讲学。他的弟子陈九川、邹守益等人则侍其左右,垂耳恭听,由此留下了观心岩的历史佳话。

明代杰出思想家、南赣巡抚王阳明在通天岩的题刻。

通天岩石窟分东岩和西岩,两处奇特的穿山石洞各分布于东、西二岩。因为当年的阳孝本隐居于东岩,所以通天岩的古代造像和题刻基本上分布在东岩的翠微岩、通天岩、龙虎岩、同心岩、忘归岩、观心岩6个洞窟。自北宋以来900多年,通天岩石窟形成的历史,也是与客家民系形成发展同步的历史。石窟造像的开凿期,同是赣南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期。这些造像,见证了客家先民在赣南大地开疆拓土建城兴业的历史。

通天岩丹霞披翠,谷邃岩深,风景秀丽。

通天岩,虽不如名山大川之声隆,却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记忆;虽不如敦煌莫高窟名冠世界,却也有“江南第一石窟”之美誉。除了精美的石窟摩崖造像、不凡的摩崖题刻,通天岩的丹霞地貌也很独特,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古有“岭南有盛景,颇不逊蓬岛”的美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逢节假日,通天岩景区人流如织,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游览秀丽风光,瞻仰艺术宝库。

(张嗣介/文 赖联明 尚守庆 叶卡 陈明 记者胡怀军 刘青 肖靓/图)

编辑:谢忠英

值班主任:谢东宸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客家     城迹     通天    
上一篇: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全新亮相 下一篇:不锈钢板常见的颜色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