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神:中国革命中闽西客家子弟的独特气质
发布时间:2023-08-16 10:26:03 作者:红色文化周刊 浏览量:70
客家精神:中国革命中闽西客家子弟的独特气质
□练泓
在2000年11月19-21日福建省龙岩市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就如此深情评论客家: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纵观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闽西客家子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这些闽西客家子弟身上展示着客家精神内涵的独特气质。
一、客家与客家精神
客家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汉族南迁聚集在赣、闽、粤交界地带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的民系。一般认为,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经西晋永嘉之乱、东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之乱,宋室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
客家不仅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客家精神是客家文化的最深层,是客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客家先民在异常艰苦的迁徙岁月中,传承形成独特的精神内涵。学术界通常把客家精神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报本思源、爱国爱乡精神,二是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三是勤劳耐苦精神,四是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五是和衷共济、海纳百川的团结互助精神,六是崇文重教精神。
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林开钦先生对客家人的精神特质进行了高度概括,突出体现出客家民系最本质的特质理念: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
“开拓进取”,是以我为主的主动行为,而且具有推陈出新,做一番过去没有做过的事业的蕴涵。它充分体现了南迁客家先民和千百年来子孙后代的创业精神,是客家人能在不同条件、不同历史时期立足、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艰苦奋斗”,也是坚韧不拔的拓荒者精神,在特定的历史和地域条件下,披荆斩棘,勤耕苦种,创立家园,最终成就大业。它体现了客家民系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客家人事业兴旺的成因。
“崇文重教”,是指客家人不忘中原文化,坚持耕读传家,勤为本、孝为先、俭为德;鼓励读书识字,兴私塾、办学堂、尊师道。它是客家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客家群体素质优良的基石。
“爱国爱乡”,是指每遭国难当头,客家人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而在个人事业有成后,又心系故土,主动自觉地回报桑梓。它是客家人不忘本的道德体现,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闽西客家子弟在中国革命中的突出表现
(一)中国土地革命的一处重要发源地——溪南土改
土地革命前,闽西地区的农民深受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剥削反对封建剥削,实行土地革命,是闽西人民的强烈愿望。
1928年7月初永定暴动攻城队伍撤回金砂等地后,就着手解决没收与分配土地问题。溪南各级红色政权建立后,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是分田,特别是秋收季节将至,农民都希望尽快获得胜利果实。此时,福建临时省委也于7月25日致信闽西特委和永定县委,指出永定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已经割据各乡,马上没收土地,分配土地,建立乡或区苏维埃。”
没收与分配土地问题成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时的闽西共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在党的八七会议的有关决议中提到“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没收一切所谓公产的祠族庙宇的土地”,把这些土地分配给“佃农和无土地的农民”等原则性的内容,但各级苏维埃政府都没有具体的纲领、政策规定和实践。
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的永定党组织以满足贫苦农民的经济要求为最终目标,深入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当地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并与群众商量,共同制定七条分配土地的原则。这些土地政策在由张鼎丞、邓子恢等亲自起草的、在8月中旬溪南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颁布的《土地法》等新法令中予以体现。
溪南区苏维埃政府首先在三个试点乡执行该土地政策,取得经验以后,溪南区委、区苏维埃政府便迅速在全区推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溪南13个乡约2万人口的地区,就胜利完成了2万多亩土地的分配工作,溪南农民第一次真正做了土地的主人。永定溪南区苏维埃区域,成为继海陆丰、井冈山之后全国最早实行分配土地的地区之一。
(二)湘江战役中的绝命后卫师——红34师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当年人口不到百万,有超过10万人参加了红军。1934年10月,在“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下,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在长征队伍中,有2.6万人是闽西子弟,占长征总人数的约三分之一,而最终抵达陕北延安时仅剩2000余人。
1934年11月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数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五昼夜,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而在这场战役中,有一支主要由闽西客家子弟逐步改编、组建起来的队伍——红34师,担任着后卫阻击任务,负责掩护全军主力,阻击尾追的敌军。在湘江边上,6000多人的34师前仆后继,与数十倍的国民党军殊死激战,用血肉筑成了一道道钢铁“城墙”,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然而,此时的红34师却已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退路被完全切断。全师伤亡大半,粮弹告罄,四面受敌。多次突围不成,继续坚持打游击,终因寡不敌众,最终全师6000余人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三)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无名英雄——伯公凹“一门七烈士”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创建了一条近3000公里,贯穿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最后到达江西瑞金的红色交通线。这条红色交通线架设了党中央与苏区沟通信息的桥梁,安全护送了大量党的干部,向苏区输送了大量重要的民用、军用物资,为党组织筹集了大量款项,被称为“苏维埃的血脉”,为巩固发展壮大中央苏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1300多个日日夜夜里,包括普通的农民、小商贩等在内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作为交通员前仆后继,安全护送了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抵达苏区,还为中央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中央苏区300万人所急需的物资,其中包括价值900万元的食盐、600万元的药品……以及往来传递大量重要情报。他们为完成绝密使命默默无闻作出牺牲和奉献。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伯公凹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红色交通线上一个重要的交通站,是“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该村下凹邹氏家族的地下党员邹作仁,动员全族30多人参加了红色交通线的工作,最终13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7人被评为烈士:邹作仁为护送军用物资与敌交战,牺牲于三河坝;邹端仁运送食盐时被捕,被敌人枪决焚尸;邹昌仁、邹佛仁兄弟被叛徒出卖,邹昌仁被敌人剖开脊背,从背后挖出心脏,邹佛仁被砍头示众;邹春仁为护送电台而牺牲;邹启龙在保护交通线的战斗中牺牲;邹晋发执行护送任务时牺牲。
(四)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闽西客家籍国家领导人——张鼎丞
闽西是中共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留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光辉足迹。同时,也成功培养出了一批闽西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党政军建设的栋梁之材,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鼎丞、陈丕显,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等。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解放军将军中,闽西籍的有68名,其中有2名上将:杨成武、刘亚楼,7名中将:陈仁麒、罗元发、傅连暲、刘忠、罗舜初、袁子钦、张南生,还有林忠照等59名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张鼎丞的影响下,张鼎丞一家都参加了革命。他的母亲范达春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后病重不愈辞世;父亲在红军长征后遭敌人“清剿”杀害;时任永定县军事部长的弟弟范炳元被敌人割下头颅;另一个在白区做地下工作的弟弟张福智和年仅15岁的堂妹张锦辉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1928年6月底7月初,张鼎丞在永定领导了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农民武装暴动。永定暴动发生后,他家的房子就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只剩下厨房边的一段宽约1米、高不到2米的残墙。新中国成立后,乡亲们多次建议张鼎丞重建房子,张鼎丞都没有同意。1964年8月,永定暴动纪念馆的负责同志写信给张鼎丞的侄子张定安,告知准备重建张鼎丞的房子作为纪念馆。张定安将原信转给张鼎丞。张鼎丞回信说:“我过去在金砂住的房子,根本不应该考虑重建。……”
三、闽西客家子弟在中国革命中的气质分析
(一)闽西客家子弟的革新
闽西地区大部分属于偏远山区,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客家人在这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繁衍生息,就需要拿出开疆辟土的勇气,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凝聚互帮互助的力量,大刀阔斧建设新家园,创造新天地。在溪南土地革命中,张鼎丞、邓子恢等人带领客家子弟拿起镰刀锄头跟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创造性地探索出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土地分配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为闽西进一步开展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对于福建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全国也具有首创意义。
(二)闽西客家子弟的坚守
湘江战役中红34师的这些普通的红军战士,参加红军前,有的是种地的农民、有的是木匠、有的是小商贩,如果放弃反抗,多数是可以活着的。但是这些闽西农家子弟,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却选择了坚定不移地跟随红军的脚步,战斗到底。是英勇刚毅不怕牺牲的爱国爱乡精神,让湘江战役的闽西子弟在敌众我寡的态势下,没有一人退缩,坚守到最后,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三)闽西客家子弟的忠诚
中央红色交通线连接着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战斗核心区,横越沪、港、汕,绵延粤闽赣三省高山密林,蜿蜒长达数千公里,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国民党侦缉队的盘查和暗哨的追踪,避开反动民团的袭击,严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可谓困难重重。在这条秘密交通线上的闽西子弟历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没有一个贪生怕死,没有一个叛变。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也彰显着闽西客家子弟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保证了这条交通线无论敌人怎么破坏,都打不垮,摧不毁。
(四)闽西客家子弟的担当
“负芨国内大学,所在如鲫;游学东西二洋,如水赴壑。”闽西客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还立志升学,甚至远洋游学,秉承着艰苦奋斗、忠义为先的风范,奋发进取,以无我的状态积极奉献、担当社会责任。
经学回乡的张鼎丞在中国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中铸炼奋斗,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党政军建设的栋梁之材。在重建被烧为废墟的故居问题上,他明确表示不同意,认为“在旧社会里,做了官,就要在家乡买田置产,大兴土木,筑楼建房,修祠堂立碑石,所谓荣宗耀祖。我们搞革命的,绝不能这样做。一个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可为少数人服务,更不可为自己服务。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张鼎丞为官为民的鲜明态度,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表现,也是一名闽西客家子弟爱教崇文、奉献担当的精神展示。
结语
客家先民从中原筚路蓝缕来到南方蛮荒之地,在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渊源中逐步形成的客家精神,在形成中又不断地革故鼎新,不断地发展进步。在这浸染着鲜血的闽西大地上,客家精神仍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新时代闽西客家子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的精神源泉和独特彰显。
(作者单位系龙岩学院。本文摘自2021年11月《客家祖地与中国革命论文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