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花鼓戏
发布时间:2023-08-16 09:01:51 作者:晨益阳 浏览量:333
益阳花鼓戏又称益阳楚剧,流行于湖南省的益阳、南县、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旧分西、东两区)、宁乡、湘阴、长沙、望城、浏阳、湘潭、株洲等地。
湖南有16个地方戏曲剧种,其中地方小戏8个,即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克克戏)、岳阳花鼓戏(亦名提琴戏、翁琴戏)、衡州花鼓戏、邵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根据舞台语言的规范,益阳花鼓戏和益阳的花鼓戏均属长沙花鼓戏剧种。又因声腔、剧目的不同,长沙花鼓戏又分有五个艺术流派(俗称路子),即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湘醴路子、长沙路子。由于历史的原因,益阳拥有除长沙路子以外的四大艺术流派,花鼓众多,风格迥异,因此,人称益阳为“花鼓窝子”。益阳花鼓戏起源于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歌。一部分形成益阳地花鼓,为对子戏,又称二小戏,一丑一旦,后来加入小生,形成三小戏;民国时期,一部分与当地湘剧班同台演出,吸收了湘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部分声腔和剧目,形成了正式的戏曲剧种。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是形成于益阳本土的花鼓戏。这一路花鼓戏,历史悠久,影响很大。清·同治元年(1862)就有赵松山、赵兰山兄弟组建的职业班社大兴班。之后,花鼓班社在益阳一带比比皆是,官厅视为洪水猛兽,四处悬令禁止,光绪十五年,在益阳茈湖口就立有“永禁花鼓”的石碑。然禁者自禁,演者自演,一种新的艺术形成与发展非一块石碑所能阻止。1943年,日寇逼近益阳,益路花鼓的宝和班毅然成立“益阳楚剧抗敌宣传队”,自编自演了《中秋诱敌》、《姑嫂上坟》等抗敌剧目,并赴常德、桃源慰劳前线将士,为益阳戏剧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59年元旦,益阳市花鼓剧团整理演出的《生死牌》,晋京演出于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周总理、贺龙等中央领导亲切地接见演职员,并合影留念。艺术大师梅兰芳还在《人民日报》撰文赞扬该剧的演出。1960年益阳市花鼓戏剧团又参加湖南省支边慰问团,到云南昆明、红河、西双版纳等地慰问演出,将益路花鼓传送到祖国的西南边陲。1989年,益阳市花鼓戏剧团的现代戏《风暴过洞庭》代表湖南省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广州片演出。益路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有[益路川调(弦子腔)]、[八同牌子]、[老辞店调](打锣腔)等,剧目多为正、悲剧,如《芦林会》、《清风亭》、《赶潘》等。益路花鼓作为重要艺术流派,2008年已被列为省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益阳花鼓戏初为“童子装丑旦对唱”形式,表演内容多是农村青年的生活趣事,如《看牛对花》、《扯笋》等。后来,演员由原来的小丑,小旦2人对唱再增加1名小生,演唱形式也开始有了规范。表演时,一唱众和,以鼓击节的打铜腔开始形成;由民歌发展起来的川调,亦具板式雏形。同时吸收湘剧中的伴奏曲牌和锣鼓点子。继之,演员中又增加老生、花脸两个行当。此后,剧目逐渐增多,如《芦林会》、《青风亭》、《山伯访友》等等。及至行当基本齐全,声腔体制渐趋完善,题材逐渐丰富。益阳花鼓戏作为区境的一个主要剧种,乃逐渐发展成熟。
益阳地区花鼓戏对于促进长沙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清末时期,由南县王三乐领衔的“新太班”,首次赴长沙演出,乃全省第一个进入省城的花鼓戏班社。1930年—1940年(民国19年至29年),南县的“得胜班”又在长沙演出一段时间。1946年(民国35年)秋,南县“宝华班”、“胜利班”双双进入省城演出。当时的演员中,即包括后来享誉全省的花鼓戏艺人何冬保、胡华松、蔡教章、赵长生、杨保生等人在内,此次演出时间长达数月,当时人称“西湖班”。此后,该班社与长沙一部分艺人合流,联合组成“楚剧改进社”。
益阳花鼓戏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出现鼎盛时期,剧团、剧作者、戏剧作品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有地、县花鼓剧团和桃江县黄泥田剧团等一批小有名气的剧团,有彭铁生等一批颇负盛名的剧作家,有《风暴过洞庭》、《啼笑姻缘》等一批获奖剧目和《扯萝卜菜》等一批传统保留剧目。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益阳花鼓戏逐步走向衰落,特别是1986年原地区花鼓剧团解散,益阳开始了全市仅两个县级花鼓剧团(资阳、赫山)的历史,花鼓戏创作人员严重老化,演员行当不齐,观众群体日趋缩小。在中央提出“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文化”的口号后,益阳也开始重振花鼓戏雄风,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连续两届参加全省新剧(节)目会演,大型现代花鼓戏《山里兄弟》获田汉新剧目奖、导演奖、作曲奖、舞美奖、服装设计奖、田汉表演奖、表演奖,大型现代花鼓戏《情满湖乡》获全省新剧目奖和12个单项奖;赫山区剧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好剧团,资阳区剧团也曾一次获得全省好剧团称号。1997年市艺术团(加挂市花鼓戏剧团牌子)成立,结束了该市无市级专业表演团体的历史;赫山区剧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每年下乡演出在180场以上;全市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跃在全市山野湖乡,弥补了县(市)无国办剧团的缺陷。为培养戏剧表演人才,1998年,赫山区剧团办起了一期小演员培训班,从全市1000多名少年儿童中挑选了34名好苗子进行为期3年的专业培训,培训期满后,所有学员被省、市、县三级专业表演团体聘用,逐渐成为各单位的演出骨干,缓解了戏剧表演后继乏人的局面。2001年,由安化5位农民集资排演的现代花鼓戏《魔惑》在全市5个市县演出50余场,反响很大,不仅深受各地观众欢迎,而且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益阳花鼓戏分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醴陵路子4个流派。
益阳路子:
指形成于益阳和沅江一带的花鼓戏。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益阳已有“大兴班”活动,其主要唱腔为“八同牌子”和“益阳川调”。剧目多为正剧,如《芦林会》、《赶潘》等。
西湖路子:
指流行于南县(包括华容、安乡)一带的花鼓戏。乃吸收省内各地花鼓戏的精华综合发展而成,故又有“综路花鼓”之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区境滨湖一带半湘半花的班社已为西湖路花鼓奠定初步基础,后经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正式的西湖路子,主要唱腔为“西湖调”、“木马调”。剧目与益阳路子大体相同。
宁乡路子:
指形成于宁乡县境的花鼓戏,较长时间流行全区。清道光年间,黄道开组织花鼓戏“土坝班”,同治年间去安化县演出,甚为活跃。此后,该路花鼓戏便在安化山区流行。唱腔高亢,轻松活泼,主要有“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一字调”等,如《讨学钱》、《兰桥会》等多为小喜剧。
醴陵路子:
指流行于醴陵、浏阳、湘潭县一带的花鼓戏。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戏剧团于益阳县登记定点,改名益阳县花鼓剧团。该路子的川调,具有衡山花鼓风味,主要唱腔有“醴陵川调”、“大清调”等。主要剧目有《送表妹》、《洛阳桥》等。
声腔与正调
益阳花鼓戏的声腔,大致可分打锣腔、川调、民歌小调3类。
打锣腔:
为长沙花鼓戏的主要声腔,受湘剧高腔影响,特点为古朴、粗狂。一人启口,众人帮和,锣鼓接腔,不托管弦,腔流结合,与大戏高腔基本相似。以【四六调】、【木马调】、【八洞牌】、【放羊调】为代表。
打锣腔的来源,一是由民歌灯调演变而来,曲调轻快,热烈,如“游春调”等;二是由傩腔、宗教音乐和其他风俗音乐演变而来,演唱时情绪稳定,如“八同牌子”等;三是自外地传入,如江西的“老劝夫调”及湖北楚剧的“老辞店调”等。在打锣腔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向川调过渡,取消了单纯的锣鼓伴奏和人声帮和,改用弦乐伴奏,唢呐帮腔,具有固定的弦式和伴奏曲格。
川调:
是大筒、唢呐伴奏的花鼓戏唱腔形式,由上下句唱腔和过门组成的两句式结构。
川调多来源于民歌,分正宫调与双川调两个曲调系统;正宫调由四川“凉山调”演化而成,包括“益阳川调”、“宁乡正调”、“西湖调”等,均具有板式变化雏形,双川调是沿袭正宫调的结构形式,以湘中羽调式民歌为素材,逐步发展弦子腔,包括“长沙双川调”、“醴陵双川调”、“渔鼓调”等。
正调类分为:
【西湖】,26定弦,是主要唱腔,正宗的湖南风味,表现力丰富,适合于各种场合和角色。源于洞庭湖西的劳动号子,故名。受湘剧南北路(弹腔)的影响,发展成板腔体形式的唱腔,有【一流】、【二流】、【三流】、【悲板】、【慢板】、【原板】、【数板】、【快板】、【嚣板】、【导板】、【散板】、【摇板】、【梢腔】、【吟腔】、【包腔】、【仙腔】等板式变化。
【北西湖】,63定弦,是【西湖】的变体。受湘剧北路影响,故名。最初为演包公而创造,故俗称“包公腔”,后发展为花脸、武生、武老生唱腔。唱腔高亢激昂,适合武戏。板式同【西湖】。
【南西湖】,52定弦,是【西湖】的变体。受湘剧南路影响,故名。最初为演老旦而创造,故俗称“老旦腔”。唱腔平稳、端庄。板式同【西湖】。
【反西湖】,15定弦,由【西湖】平移四度而来。唱腔阴郁。
【西湖败韵】,41定弦,也可以说是【反反西湖】,唱腔悲哀。
其它还有旦角专用的【烂板子】【花十字】等;生角专用的【梁山调】【十字调】等;
民歌小调:
是地花鼓的主要唱腔之一,分地花鼓、乡土民歌、丝弦小调3类。地花鼓曲调热烈,歌舞性强,如“望郎调”等。乡土民歌乃当地“村妇稚子口中之歌”,较为生动活泼,明朗轻快,如“洗菜心”等。丝弦小调来源于江南一带,旋律优美,歌唱性强,如“四季相思”等。
益阳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筒、唢呐和堂鼓,合称“三大件”。20世纪50年代起,渐次引进一部分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至80年代又增添电声乐器,伴奏色彩更加丰富。
行当与程式
益阳花鼓戏与其它剧种一样,同样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但具体分类与其它剧种有所不同。
一、生行
正行:老生(白须)、正生(青须)、小生、武生;副行:二生、童生(奶生)
二、旦行
正行:老旦、正旦(青衣旦)、小旦(红衣旦、闺旦)、武旦;副行:二旦(摇旦)、花旦
三、净行
正净(大花脸、老花脸)、副净(二花脸、粉堂)、毛净(少花脸、兼武净)
四、末行
正末:相当于湘剧的紫脸、汉剧的红生;副末:替补(如缺某一行当,则由此行补之)
五、丑行
正丑:即二生,细分为官丑(袍带丑)、褶子丑(长衫丑)。
副丑:细分为老丑、短衫丑、小丑;另加二旦,包括丑婆子(婆旦);二嫂子(嫂子旦)。
益阳花鼓戏的表演接近生活。如旦角常用的风摆柳、撒芝麻、车窝子、丢媚眼、冷噤子,小丑常用的矮子步、拖踏步、拗步及杯碟舞、板凳舞、花扇舞等,生活气息均较浓厚。至于程式动作与基本功,则借鉴于大戏剧种。
舞台美术
传统益阳花鼓戏的布景,原为一桌二椅。道具有刀枪、船桨、扇子、手巾等类。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舞台,布景多按剧目风格,或写实,或写意,或虚实结合,常出现行云流水,风雨雷电等壮观场面。同时配有现代音响设备及幻灯字幕等。各剧团的舞美工作人员,包括美术设计、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字幕等,一般约10来人。
来源:资阳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