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是指什么猫科动物?豹子的9个亚种里,哪些亚种出现过黑豹?
发布时间:2023-07-24 19:06:04 作者:BIGCAT大猫来了 浏览量:27
提起“黑豹”,你会想起什么呢?是一种牡丹花品种?是德国一种坦克?还是美国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在这个世界上,名字叫“黑豹”的事物太多了,有植物,有汽车,有武器,有乐队……但是,真正的黑豹却是指动物。
黑豹并不是一个物种,而是因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产生过量,个体的皮毛颜色呈现出黑色的一些猫科动物。这种现象也叫“黑化”,与“白化”(黑色素产生不足)相对应。常有人为黑豹属于哪一种动物而争论不休,其实,对黑豹的划分可分为广义、一般意义、狭义三种情况。
广义上的黑豹指所有黑化的野生猫科动物。黑化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有十几种野生猫科动物有黑化个体被发现,包括美洲豹、豹、美洲狮、亚洲金猫、石纹猫(云猫)、薮猫、非洲金猫、丛林猫、细腰猫、短尾猫、乔氏虎猫等。
图:北美洲的猎人捕获的黑色短尾猫,也叫黑山猫。
在很多地方,这些黑化的野生猫科动物的都可以被称为黑豹。它们有些黑化较严重,黑色甚至掩盖了斑纹,如黑化亚洲金猫、黑色薮猫等;有的黑化不严重,我们还能看到它们身上的斑纹,如黑化美洲豹、豹子等。
虽然这些黑化的猫科动物在外表上和一般的猫科动物不同,但它们不属于新的物种。如黑化短尾猫仍属于短尾猫这个物种,黑化薮猫仍属于薮猫这个物种。我们也常把这些黑化的猫科动物称为对应猫科动物的“黑色变种”。与一般的个体相比,这些黑化个体的生活习性并无什么差别。
图:非洲大草原上出现的罕见的黑色薮猫,恐怕你只能通过薮猫那标志性的大耳朵来识别它了。
一般意义上的黑豹只包括两种:黑化豹子和黑化美洲豹。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黑豹。有趣的是,黑化美洲豹是由MC1R基因(中文名为黑素皮质素受体基因或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基因,是哺乳动物体内控制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发生显性突变引起的,而黑化豹子则是由ASIP基因(中文名为刺豚鼠毛色基因,也是哺乳动物体内控制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发生隐性突变引起的。这两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黑色素过量产生。
因为基因突变的差异,所以一只黑化美洲豹和一只不含相关突变基因的美洲豹交配就有可能生出黑化美洲豹幼崽,而要想获得一只黑化豹子幼崽,则需要两只含有相关突变基因的豹子交配(此处可参考孟德尔遗传定律)。
图:一只美洲豹妈妈和它的黑豹幼崽。
豹子和美洲豹都属于猫科豹属,两者外表非常相识,本来就十分不容易区分,黑化的个体更加让人难以区分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方式区分这两种黑豹。
如前所述,黑化的猫科动物只是在皮毛颜色上和一般猫科动物不同,它们的其他形态特征则没有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体型上对黑化美洲豹和黑化豹子进行对比。
整体上来看:美洲豹比豹子的体型更大,看上去更强壮;四肢比较粗,但比较短;美洲豹的尾巴比豹子短;美洲豹的头部比豹子大,下颚也更强壮。
图:黑化美洲豹(左)和黑化豹子(右)的头部差别。
如果和黑豹离得比较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身上的花纹来判断(如果你已经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就识别出来是哪种黑豹了,这一步就没有必要了)。对于一般的美洲豹和豹子个体而言,美洲豹的身体两侧为“实心斑”(类似一个圆的中间有一个点),豹子身体两侧为“空心斑”(类似一个圆的中间没有点,这也是豹子别称“金钱豹”的由来)。但对于黑化个体而言,我们将难以从这一方面进行判断。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它们体侧的斑点大小进行比较。
图:这是一只黑化美洲豹,近距离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它身上的斑纹,体侧的斑点相对较大,呈块状。
图:这是一只黑化豹子,近距离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它身上的斑纹,体侧的斑点相对较小。
黑化豹子和黑化美洲豹在自然界中都有不少个体存在,但它们的分布地点却有差异:美洲虎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豹子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果你在巴西见到一只野生黑豹,那么你见到的就是黑色美洲豹;如果你在印度看到一只野生黑豹,那么你看到的就是黑色豹子。不过,如果你在动物园中看到了黑豹,那么最好通过前两种方式或兽栏上的说明牌来识别它。
狭义上的黑豹只指一个物种的黑化个体,即黑化的豹子(注意:把美洲豹称为豹子是不对的)。作为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别强的猫科动物,豹子曾在亚洲和非洲广泛分布。半沙漠、热带雨林、草原、高山、丘陵、湿地等各种环境下都有豹子分布。基于遗传学,豹子可划分为9个亚种,分别是:非洲豹、印度支那豹、印度豹、华北豹、斯里兰卡豹、爪哇豹、阿拉伯豹、远东豹、波斯豹 。
这9个豹亚种的体型、外表及分布范围都有不同。理论上来讲,由于黑化现象属于一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在每一个豹亚种中都是可能产生黑豹的。不过,一些豹亚种还没有比较可靠的记录证实有黑豹出现。
不像一般只有孟加拉虎中才会出现白虎、克鲁格狮中才会出现白狮一样,除了我们熟知的黑化印度支那豹外,其他的一些亚种也有黑化个体出现。下面列举事实进行说明。
大家都知道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曾生活着爪哇虎,但是在爪哇岛上生活的爪哇豹却鲜为人知。在近两个世纪,爪哇豹和爪哇虎一样遭到了人类肆无忌惮的猎杀。爪哇虎的命运我们都清楚,在人类的贪婪之下它最终走向灭绝。但是爪哇豹却幸存了下来,目前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仅剩下200多只。
爪哇豹中也出现过一些黑豹。如下图,在1900年左右,7只爪哇豹和一只爪哇虎(一种体型较小的虎)被人猎杀,其中就有一只黑化的爪哇豹。
如今,爪哇岛上依然有黑豹活动。有人在爪哇岛西南部的马戎格库龙国家公园的海滩上,就拍摄到了黑化的爪哇豹。远远看去,这只黑化爪哇豹一身漆黑,我们根本看不到它身上的斑纹。
印度花豹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等地,现存一万多只,是数量相对较多的豹亚种。印度花豹可以说是最凶猛的豹亚种,在印度经常发生豹子捕食狗、牛等家养宠物、家畜,甚至伤人、吃人的事件。
印度花豹中也会出现一些黑化个体,在印度的多个保护区都有黑豹生活。黑化印度花豹也叫印度黑豹。为了对外展示本国大型猫科动物的种类之多,印度的一些媒体也会把印度黑豹拿来宣传,好像它是一个独特的物种——不过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黑豹不属于一个物种,只是豹子的黑色变种。
图:生活在印度某保护区中的野生黑豹。
非洲豹是豹的指名亚种,在非洲广泛分布。关于非洲豹的纪录片和新闻都比较多(非洲豹也常出现在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其他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中),我们对它的了解一般也要多一些。非洲豹中也出现过一些黑化个体,不过比较罕见。在1909年,有人在埃塞俄比亚拍摄到了黑化非洲豹的照片,接下来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再没有人在非洲拍摄到黑豹。直到2019年初,来自英国的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肯尼亚拍摄到了黑豹,轰动了全世界。
图:今年年初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在肯尼亚拍摄到的黑豹。
印度支那豹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包括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等。在印度支那豹种出现了较多的黑豹,其中在马来半岛上分布较多。在克拉地峡以南的马来半岛,生活着很多黑豹,这里也是世界上黑豹数量最多的地方。不像其他地方零星的黑豹个体,这里的黑豹甚至形成了种群。
图:动物学家利用红外相机在马来半岛上拍摄到的黑豹。
以上4种豹亚种的黑化个体都在野外出现过,动物园中也有一些个体存在。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的一些动物园还有一些黑化“远东豹”。但是,野外并没有黑化远东豹被发现的可靠记录,动物园中的黑化“远东豹”一般认为含有黑化印度支那豹(和远东豹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
图:国外动物园的3只“远东豹”幼崽中有一只黑豹。
在一般人看来,黑豹是一种罕见的变种,但为何马来半岛上的黑豹是如此之多呢?科学家认为,自然选择和随机遗传漂移的可能是今天马来半岛上黑豹较多的原因。
据推测,马来半岛上的植被丰丰富,底层空间光线比较暗,当黑豹因基因突变产生后,它将比一般体色的豹子来更容易隐藏。当黑豹隐藏得较好时,就更容易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同时有利于捕捉到猎物。这样一来,黑豹的生存机会就会比黄色的豹子生存机会大。当黑豹顺利长大并获得交配的机会把基因传承下来后,久而久之,岛上的黑豹就会越来越多。
图:马来半岛上茂密的热带森林
而对生活在非洲的非洲豹而言,黑色的外表并不能充当保护色——这样太容易暴露自己了。因此,黑豹不能在非洲大草原上较好地生存下去。如前所述,基因突变具有不确定性,非洲豹中也可能出现了很多黑豹,但还没有长大就夭折了,相关基因就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对比前面的黑化非洲豹和黑化印度支那豹的图片我们会发现,黑化印度支那豹更健壮,而黑化非洲豹则比较瘦弱,这很可能是黑色的外表导致它捕食不顺利的缘故。
图:相对于黑色,豹子的这种体色更利于在草原上隐藏。
无论是广义的黑豹(野生猫科动物黑化个体)还是狭义的黑豹(黑化豹子),它们的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尽管围绕着这些独特的猫科动物有着很多神话传说,但也不能保证它们的安全。在皮毛贸易的影响下,黑豹甚至会成为不法分子“优先猎杀”的对象。物以稀为贵,珍稀的黑豹毛皮可以让不法分子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图:泰国警方查获的黑豹毛皮。
此外,栖息地面积的锐减,也是黑豹面临的难题之一。在马来半岛,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大面积砍伐森林,取而代之的是橡胶种植园、油棕林、水电站等设施。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黑豹面临的难题,也是所有野生猫科动物面临的难题。(欢迎关注大猫来了,每天为你分享有趣的猫科动物科普知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抄袭、转载必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