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婚礼讲求的“三金”具体是哪三“金”?
发布时间:2023-07-01 02:54:50 作者:国家人文历史 浏览量:370
文|刘瀛璐
除了簪钗冠钏,戒指、耳环等点缀之物亦是古代修饰妆容不可缺少的物件。银饰的特长,相比于金饰,造型上多有模仿复刻,胜在相对金料更为易得,更易被大众使用。银的很多特性与黄金相似,柔软易成型,表面抛光显现优美的银白光泽,熔点比金低,莫氏硬度2.7,易于回炉再成型。最纯的银含量为99.99%,95%以下为潮银,现今国际标准下,92.5%即为标准银产品。
金银首饰高度繁荣的背后,是日益发达手工业的支撑。唐诗有《谢银工》:“一碟毡根数十皴,盘中犹更有红鳞。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自唐代始,社会进入一个长期稳定、开放的状态。唐代的金银细金工艺开始融合外族的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销金、拍金、镀金、织金、贴金、嵌金、裹金等工艺,大大充实了唐代的金银制品的呈现可能。
民间金银细金工艺却在宋代才得到质的飞跃,目前所发现的宋代金银饰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民间金银匠人之手,这些饰品纹饰华美、工艺细致精巧,充分显示了宋代民间金银匠人的聪明才智,也促进了金银制品在宋代民间的流行。宋代的妆饰不仅可以买卖,而且还可以定制,就是“修补”这一类的小活儿也成了手工匠人养家糊口的门道。因此,市面上便形成了自产自销的首饰作坊和专门出售婚嫁妆饰的银楼店铺。一些大户人家购买首饰多时还会专门请金银工匠到家中打造。“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的“厚嫁”之风也催生了打制首饰产业的兴盛。当时民间婚礼讲求三金:金钏、金鋜、金帔坠,南宋婚贴则“具列房奁:首饰、金银、珠翠等”。普通民众以及下层民众无力提供货真价实的三金,首饰不得已被迫釆用了鎏金银质,正如《梦粱录》所载“若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
明代是我国金银工艺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政府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控制,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专门设立宫廷内府银作局监管,制作给帝王、后妃们需要的金银器物。在银作局工作的工匠选拔自全国各地的工艺高手,在制作过程中时常采用镂空技术,使较少的材料表现出较大的体积,镂空后的金银饰件更加精致、醒目、极具装饰效果。
蒲松龄《七言杂文》中有咏银匠一首,作“惟有银工手不贫,手持鈉铁打金银。枝叶拔丝入钢板,掠钩倾片上锤鍖”“花缠明珠光照耀,金镶蝴蝶闹纷纭。簪顶牢箝石榴子,金箍摇动水波云。”这里谈到的样式和工艺,基本已经涵盖了金银工艺的精髓。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