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近代的法医,是如何取代古代验尸的“仵作”

近代的法医,是如何取代古代验尸的“仵作”

发布时间:2023-06-30 18:49:19     作者:历史大学堂     浏览量:668    

仵作

中国古代检尸验伤的职业称之为仵作。仵作这个词最早见于隋唐。唐代诗人李商隐《杂纂·恶行户》里面就记载有“暑月仵作家”。恶户行指的是社会地位低下、工作条件恶劣的行当。仵作在暑期炎炎夏日之下,与腐尸打交道。蛆虫弥漫、恶气熏天,确实条件艰苦,故也为当时士大夫文人等上流阶层所不齿。

唐代的仵作主要是民间送丧收尸的人。帮官府打打短工,开个棺,验个尸。到了南宋,仵作就发展成为官府的固定的吏役,由临时工,变成了长期工。

仵作

临时工也罢,长期工也罢。仵作在旧时,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贱民”。明清时期,仵作为贱籍,子孙世袭,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社会地位上处处低人一等。

仵作

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法医学还是取得很大的成就。宋代宋慈编纂出了世界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内容丰富详实,内记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及急救、解毒等内容。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作者宋慈是官僚士大夫并非仵作出身。但是这部书中必然凝聚着众多基层仵作的智慧心血。

上图_ 《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古代仵作在历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做出相当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仵作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一是近代科技的发展,仵作的验尸手法渐渐为时代所淘汰。

到了清末,中国的刑事检验还是沿袭宋代《洗冤集录》中间的那一套。而《洗冤集录》毕竟是13世纪的东西,受于时代桎梏,错漏之处甚多。比如说书中所记,上吊死亡的人,尸体脚下下挖三尺,必有火炭。女子骨头较男子黑等等。而此时,西方的法医科学伴随着解剖学、化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更能科学地解决问题。所谓“刑事检验方法, 因科学昌明, 举凡器械药品, 足供犯罪之用者, 与时俱进, 终究案件, 相因而至。摘奸发状, 辨惑决疑, 端赖检验有方, 始可援为信谳, 初非蹈袭故常所能适应需要。”

上图_ 古装剧中仵作所使用的工具

二是仵作社会地位低下,而又承当着“治狱莫大于人命”的重责大任,导致了“稍知自爱者,每不屑为。冲繁之区,求其娴谙文理者,已属绝无仅有”。很多地方都找不到技能水平合格的仵作。仵作的俸禄又极低,清代一名仵作年俸只有7两2钱银子,每天只有2到3文铜板,只能勉强喝稀粥填饱肚子。进而又导致了不少仵作,借验尸办案,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仵作制度的弊病日益彰显,不少有识之士就提出改革建议。光绪三年(1877年)两江总督沈葆桢就呈上奏折《请饬议仵作、马快准予出身疏》,要求“准将仵作照刑科书吏一体出身”,但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旧仵作制度变化,还是要等到30年之后。

上图_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初四,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朱家宝计划吉林省创建检验学习所。推行新式的“检验吏”取代仵作。检验吏学堂学制一年,参照外国专科教育,“招收二十岁以上聪颖子弟入学,除《洗冤集录》外,还要学习生理、解剖等学”,毕业后分派各州县,承当”检验吏”取代仵作。检验吏脱离贱籍,“照刑科书吏一体出身”。

徐世昌和朱家宝还将仵作改革的建议上报朝廷。朝廷批准赞同,并在全国推广。在全国各地都设立检验学习所,推广现代法医教育,学制参照国外专科教育,延长到一年半。毕业后分配到各州县工作。根据成绩授予从九品、未入流两等官衔。新式的仵作检验吏,从原来的低贱差遣,变成了朝廷命官。

朝廷诏书一下,各省根据各自情况,纷纷推行。福建、江西、广西、天津、云南纷纷建立学校,培养新型人才。司法检验制度呈现出了一派新兴气象。

上图_ 《刑部题定验尸图》里的尸格和尸图

辛亥革命后,延续了清末的制度。但是由于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天下大乱,仵作改革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动。如1912年 6月,广东司法司制定 3年全省普设各县裁检所、专审所、检事局计划,需要大量检验吏。但由于检验吏学校只有前清的广东司法研究馆检验吏研究班,没有新办和扩招。人才缺口十分严重,“仅足派充五商埠各 级检事局之用,此外各属专审所来局请派者,则无以应之”。

1912年 8月,广州当局要扩建专门的法政学校,但后来却也没了下文。奉天省(今辽宁省)于 1911年 8月办高等检验学堂,毕业合格者由高检厅呈部录用,酌派为各级检察厅充当法医官。然而该校未获教育部批准,学校经费到 1913年 4月“已亘三月不发”。

又过了几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仇视现代法制,大肆裁撤司法机关,仵作改检验吏更加无法推动。袁世凯死后,共和再造,各方继续司法改革。1916年 11月,北洋政府第二次中央司法会议重新审议了《建议造就检验人材及革除积弊案》。但与会各方代表分歧较大,议案议而未绝。随后,北洋军阀分裂混战、天下一片打乱,司法检验体制又被搁置了。

上图_ 袁世凯复辟 ,天坛祭天

情况的转机是在国民政府统一中国以后。老蒋要求“凡百设施,均趋积极,司法亦其一端”。1929年初,司法院长王宠惠提出司法改良方针,指出“检验吏及法医宜注重”。具体设想是:一将原来的各省接受过现代科学培训的检验吏经行排查,并重新训练,二是在各医科大学加设法医学专业,筹设新的法医学校培养比原来检验吏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司法检验人才——法医,三是计划在全国各省法院设立法医研究所,研究各类疑难案件。

新的变革为杰出人物施展才华打造了舞台。在法医改革中,充当开拓者、排头兵的是被称为中国现代法医学之父的林几。

上图_ 林几(1897~1951),中国现代法医学创始人,字百渊

林几,福建福州人,其父林志均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18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4年去德国留学攻读法医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在北平大学任教,筹建法医学教研室。1932年受国民政府聘请,担任法医研究所所长。

林几为推动法医改革,编写了大量专业教材。编著了《法医学总论》、《法医学各论》为各高校法医学专业采用,他将各地法医研究所经办案件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带动全国法医学研究进步。

林几身先士卒,带头进行法医实践和科学研究。他是我国第一个将ABO血型的测定应用在法医鉴定中的人。他在鸦片与吗啡中毒、胃质血荫检查、已腐溺尸体的溺死液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具有开创性的。

上图_ 《洗冤集录》中的“检骨图”

对于《洗冤集录》等古代著作,他本着“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继承和批判。他认为旧时仵作验尸的很多方法都很有见解,“滴血法”、“滴骨法”是现代血清鉴定的先声,“检地法”符合现代犯罪搜索学的本义。但同时他也指出“吾国法医,向乏专门研究,墨守旧法。然人类因世界之物质进步、思想发达,而犯罪行为则奇妙新颖,变幻莫测。是以吾国司法检务,犹如以稚子之制强寇,其不反被制于强寇。”因此中国法医界要放眼世界,不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尊重生命,保障法律尊严。

在林几推动下,上海的法医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内设毒化、解剖、活体检验、病理、精神鉴定等实验室,装备有德、美、法等国进口的仪器设备。成为了中国的法医学研究中心。

上图_ 1931年林几创立北平医学院法医学教室

林几的奉献使得不少冤案沉冤昭雪。1934年,甘肃一农民暴毙,当地政府用传统方法银针验尸,结果银针发黑,认定为毒杀。甘肃省最高法院将此案移送法医研究所交付给林几办理。林几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银针发黑与中毒无关,纠正了一起错案。

经历了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仵作基本上由现代法医取代。逐渐司法检验终于在20世纪中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上千年的仵作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动乱的时局,司法的公平正义,到了解放之后,才真正实现。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 《我国仵作职业研究》 黄瑞廷 周安居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2.6

[2] 《检验吏连接仵作与法医之间》 刘鄂 历史教学 2012.10

[3] 《中国司法检验体制的近代化转型——以法医取代仵作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李光和 历史档案 2011.2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仵作     验尸     法医    
上一篇:「最适合家长的复习材料」语文二年级上册《刘胡兰》复习方法 下一篇:成语故事之旅 | 狗尾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