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编校图书成目录学鼻祖,反皇权旁落却遇上昏君
发布时间:2023-06-15 20:34:1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22
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甦,字子政,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
他因寿命较长,曾服务汉宣帝、元帝、成帝三代君主,后奉命整理皇家藏书,撰写《别录》等书籍,成为我国目录学鼻祖。他一生反对宦官与外戚篡权,却遇昏君而不得志,真是生不逢时啊。
一。 三朝为官,几度沉浮
刘向从小爱好儒学,而且能诗会赋,早在汉宣帝时就被选为儒俊材,应皇上之命奉献过数十首颂扬帝王功德的诗赋,得赏赐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即位后,任散骑、宗正、给事中,但因多次上书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氏,而被两度下狱,最后贬为庶人,在家闲居十余年。
到成帝即位后刘向重被启用,并拜他为中郎,使领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刘向非常执着,恢复当官后又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权力,曾经得到成帝赞扬认同,但终因成帝昏庸软弱而没有采纳刘向的建议,导致后期皇权旁落,汉朝由盛转衰。
二。 奉命整理藏书,充分展示才华
值得庆幸的是:汉成帝看重刘向的正宗皇家血统,赏识其学问渊博,让他整理皇家藏书,这使得刘向得以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他奉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近20年,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撰写《别录》,成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他又集合上古以至秦汉时期有关灾异的记载,以类推衍行事,撰成《洪范五行传》11篇,这是中国最早的灾异史书。在文学上则以辞赋和散文见长,《汉书·艺文志》中就载有其赋33篇。
刘向著名的散文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其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而且对后来唐宋古文家都有一定影响。他还采集前代史料轶事,撰写成《说苑》《新序》《列女传》,其中有一些很有意义和文学特点的故事,是魏晋小说的先声。明人集有《刘子政集》,被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当然刘向留给我们最有名的诗文还是:《叶公好龙》、《孟母三迁》与《触龙说赵太后》了。这些都是现今学生课本与教学中的常见面孔。
俗话说得好,读书使人明智,刘向在饱读诗书后悟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人背信则名不达。'这些名言既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又指明了做人的正确方法与道理。
三。 刘向不得志原因分析
可惜刘向满腹经纶、空有报国之志,却生不逢时,除了早年汉宣帝,在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恰遇两代昏君执政之时,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削弱,朝政混乱不堪,西汉至他当朝时开始走向衰落;汉成帝即位后,虽然欣赏刘向才华,也听得进他的谏言,但由于他荒于酒色,让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使得成帝不仅无法重用刘向,还听信谗言中伤打压他,让他不得参政议政。
试想,如果刘向身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或者昭宣中兴的时代,他一定能得到明君们的重用,从而成为皇上的得力辅臣,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出更大的贡献。可叹他满腔热血,生错年代无法尽忠报国啊。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