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猪肉6块一斤,是怎么做到的?质量和品质和我国是一样的吗?
发布时间:2023-06-04 21:26:12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29
猪肉6元一斤,如果在国内听到这么便宜的猪肉价格时,你一定会大声惊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可是这个价格在美国却是非常常见的,人们都是习以为常的,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猪肉可以做到这么便宜呢?
这么便宜的猪肉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猪肉的质量有问题,其实不然,美国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NPPC)于1989年开始了猪肉产品质量保障计划,核心是猪肉质量保障体系(PQA,Pork QualityAssuranceProgram),分为1、2、3个级别。
是向养猪生产者提高一个小册子,内容包括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态度,在养猪生产中谨慎合理使用抗生素,养猪场户内饲料的准备,对药物残留的监测等是养猪生产者对内容进行自我检查对照的材料,放在小册子的后面。
在这个小册子中有一个登记卡,生产者填好后返回给,待审批后成为的成员是体系的最高级别,适用于专业化的生猪生产者,它应用HACCP原理,使生产者对整个养猪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猪肉产品。
美国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督查队,其成员既监督成员猪场的生产过程,又根据各成员猪场的情况与生产者讨论怎样实施对每个关键点的控制,以达到PQA的标准。也就是说美国的猪肉价格虽然低,但是产品的质量并不低。
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的养猪和猪肉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工艺的工厂化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养猪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养猪的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生产方式集约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养猪方式也逐渐开始集约化发展,美国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猪场规模逐年扩大,从1976年的近70万个,到1994年养猪场仅留下20万个,但肉猪上市数量仍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
美国养猪全部实行自繁自养,其养猪规模,饲养1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约占猪场总数的40%,而上市肉猪占总上市量的95%,最大的养猪公司饲养母猪达20万头以上。随着规模养猪的发展,养猪成本逐年下降,饲养1200头母猪的猪场,每生产100kg猪肉的成本为72.5美元,饲料报酬(含种猪料摊销部分)为3:1,而养150头母猪的猪场,每产100千克肉猪,成本为89.2美元,饲料报酬为3.5:1。
另外美国的养猪企业、饲料企业及各种行业协会通力合作,将养猪的科学技术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国家统一对屠宰作业安装和实施安全监控,猪肉食品加工方式的丰富多样,有稳定的饲料供应商,并且政府也大力的支持猪肉出口。
在各种政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促进了美国养猪业的蓬勃发展。
2、生产工艺工厂化
美国养猪界在1993年开始试行的隔离式早期断奶法使养猪生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配套系生产杂优猪是规模养猪生产的另一项先进技术措施。
近年来,欧洲多数国家都采用大白猪、长白猪正、反杂交所生产的杂种母猪作为商品母本与杜洛克、汉普夏或皮特兰等父本猪杂交生产商品杂优猪;荷兰优利浦猪育种公司通过对20个猪品种(系)的观察和配合力测定培育成“海波(hyppor)杂优猪”,生产性能获得很大提高。
美国迪卡波公司培育的五系迪卡波杂优猪,英国皮埃森公司(PIC)培育的Cam-borong.Cobswole等瘦肉型杂优猪,生产性能均很高,出生后150~155天可达体重90~100kg,每千克增重耗料3.0kg以下,胸体瘦肉率达60%左右,而且商品猪体质状况良好,整齐度高。
3、规模经营方式现代化
随着集约化养猪的不断加快,经营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专业化的单一经营繁殖场和肥育场占养猪户的份额减少10个百分点,而采用自繁自养经营方式的养猪场上升15.5个百分点,有的养猪场还经营猪的屠宰和肉产品的加工厂。
1、专业知识有待加强
目前美国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猪场都是采用企业经营,员工大多为专业的人员,基本都采用多点式或三点式的养猪生产模式,有独立的公猪站、母猪群单独饲养、保育育肥猪单独饲养。
母猪场规模通常是2500 头母猪或5000头母猪为单位,每周提供 1200头或2400头断奶仔猪, 农户保育育肥舍规模通常是配套设计的,每一个点为1200头或2400头,即一个周的断奶仔猪数。这样就可以实现全场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有利于健康控制。因为工作的专业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少了工人数量和人工成。
保育育肥场除了 5~7 天料车送料一次,兽医定期来观察一次猪群外, 猪舍平时没有人进行现场操作 和管理。这些专业化体现为对于生产中每个细节的重视,科学分工 、提高效率,实现了团队稳定、专业研发、持久创新。 而中国的养猪业,缺乏这种自主 创新和专业的团队, 只能依赖和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2、人力资源极为重要
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根本,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才集中转向创新和服务行业,机械化将取代劳动的各个层次,而创新型人才就形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养猪业也是如此,美国的养猪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环节,由自动化取代人工操作。
要真正解决养猪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根本是不断改变与创新,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模式,高度重视人力资源。 我国的养猪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转向现代化、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关键时期。
3、 规模化、 集约化、 现代化的畜牧业
从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小规模的猪场逐渐减少,大型猪场集中 了资金和资源的优势,节约成本,抵御各种风险, 并实现其先进和现代化的管 理。
而国内资源较分散,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预示着养猪生产只有扩大规模, 不断向集约化生产转变,才能完成养猪业的现代化之路。 而这种现代化不仅体 现在规模上, 还体现在其他相关技术的应用上。
例如目前美国养猪生产者已实现管理网络化, 猪场管理人员可以在现场直接将生产数据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输入, 通过无线局域网导入电脑, 把手工记录原始数据和录入电脑合为一体,这样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减少了出错的概率。
生产数据可输入互联网上的软件,马上就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给出分析报告和决策依据, 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多数猪场管理软件都基于互联网开发的, 猪场用户可以不用安装软件,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程序, 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企业间各种数据的对比。
目前,我国建立的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也在帮助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畜牧发展方向。
4、 企业研发中心的建立十分必要
美国企业的科研能力非常强大, 其创新和研发中心比科研院校更接近生产 实践,大公司形成的研发中心带来技术的变革。 高校与公司的合作使得很多科 研成果能够很快进入生产实践的环节。
而目前中国的企业研发团队实力稍显薄弱,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很多公司更多的着眼于眼前利益,科研项目大多也是为生产服务,大学里的研究机构同企业的合作关系仍需进一步加强。 从公司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企业研发中心往往能够形成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5、系统规划,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美国的养猪业经过不断的并购,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生产经营十分集中。目前美国养猪主要是3种模式:大公司为主导,中小猪场成立合作社,个别小 猪场针对特定小市场生产特种猪肉。
而中国目前基本是散养情况较为普遍,可以根据中国的现状和地域特点,在某些养猪散户比较多的地方优先推行上述提到的集约化模式,后续在根据情况不断完善。
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中国也能吃上6月一斤的猪肉。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