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日本平西班牙的德国战车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逼上锋无力绝境的?
发布时间:2023-05-31 11:45:50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79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只比五星巴西参加世界杯决赛圈次数少的德国人,却在卡塔尔首战中遭遇到了日本队的当头棒喝,步输给沙特队的阿根廷人后尘的他们,却未能复制潘帕斯雄鹰此战的绝地反击,仅凭借替补登场的高中锋菲尔克鲁格,近三次出场的两粒进球,才勉强避免出现两场比赛结束一分都拿不到的窘境,中场京多安赛后也高度评价了这位让球队有如久旱逢甘霖感觉的中锋队友,“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防守。最终我们也获得了极佳的进球机会,我们可以为这一分感到高兴。菲尔克鲁格的进球证明了他的能力,但他可以做得更好。这粒进球至关重要,这让我们保留了小组出线的机会,一切都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但继上届世界杯以卫冕冠军身份耻辱性的小组垫底出局后,德意志战车无论如何也是无法接受连续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就遭淘汰的结果,末轮面对击败日本人的哥斯达黎加队,全取三分并尽可能多的在对手身上捞的净胜球,也成为了弗里克麾下这支仍旧被锋无力问题,困扰已经的德国队的华山一条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或许早在他们拿下2014年世界杯冠军前,就被已被悄然埋下,只不过那时并没有多少人关心,因为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大力神杯所带来的光环效应,早已遮住了大部分人的双眼。
曾几何时德国队就是一支拥有空霸级别中锋球队的代名词,不过细细梳理后还是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中锋与大中锋的区别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回到10年前,当时的国际足坛正处于西班牙人所倡导的传控足球仍未交出统治权的时代,接连拿下两座欧洲杯与南非世界杯冠军荣誉后,无数俱乐部和国家队纷纷开始试图效仿瓜迪奥拉在巴萨的那套传控战术,在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东施效颦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开倒车现象,时任德意志战车主帅的勒夫虽然在14年率队拿下队史第四座世界杯冠军,但也正是自那以后球队因偏爱技术流所产生的战术后遗症,也让国家队进入了一段直到现如今仍有着巨大影响的锋线疲软期;
告别了贝肯鲍尔鲁梅尼格等老一辈德国传奇巨星后,德国足球于上世纪90年代又重新迎来一段巅峰期,同一时代巴西队锋线上的贝贝托和罗马里奥这对梦幻组合,帮助桑巴军团在94年第四次拿到世界杯的金杯,此后由于外星人的横空出世又推出了短暂却异常恐怖高效的罗罗组合;俱乐部层面两位先后在意甲遭遇生涯滑铁卢的前锋,博格坎普与亨利在加盟英超阿森纳后,经过教授温格的悉心调教他们很快就成为了,能与红魔曼联在联赛中一争高下的那支枪手阵中最锐利的得分组合,这两组国家队和俱乐部锋线搭档案例很好的说明了,不一定非得是人高马大的中锋才能成为球队摧城拔寨的首选,只要战术合适同样的一对组合或单个球员,都可以在同一支球队扮演完全作用大相径庭的角色;
近几年中,从巴萨拜仁转战到曼城的瓜帅,在经过首个赛季的调整后,迅速成为了英超近5个赛季最具统治力的联赛霸主,蓝月亮阵中直到本赛季引进挪威中锋哈兰德后,才算真正意义上拥有了一名高个中锋,此前的阿奎罗也好热苏斯也罢,都非传统意义上征战英超联赛必备的强力大中锋,但在瓜帅的整体战术配合下,禁区内不设固定中锋的战术已久让曼城,在联赛中打破一个又一个的纪录同时拿下了4座英超冠军,因此德国国家队自克洛泽等人淡出后,始终困扰他们的锋线疲软问题,并不是一个高中锋就可以简单解决的。
先来看一组数据,以下这些大名鼎鼎的德国前锋都没有或刚过一米八的个头:54年奥特马·瓦尔特(1.77米)、66年的乌韦·席勒(1.69米)、74年的轰炸机盖德·穆勒(1.76米)、1982年的菲舍尔(1.78米)、1986的鲁梅尼格(1.8米)与阿洛夫斯(1.75米)、1990年的沃尔勒(1.8米)和克林斯曼(1.82米)、02年的克洛泽(1.82米)和诺伊维尔(1.71米)等, 这些要么率领国家队拿到世界杯冠军、要么成为球队闯入角色的肱骨之臣,也没见非得放一个身高一米九左右的大个在禁区里杵着做攻城锤,只不过在球队遇到密集防守时,一位具有不同战术价值的大个中锋,往往可以在球队亟需取得打开对手防线突破时,可以用另一套战术去解决问题,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情况;
真正困扰德国队锋无力的原因,还在于从勒夫开始的选材以及与之配套的战术运用,上届世界杯法国主帅德尚中锋位置上用的是大中锋吉鲁,虽然他的数据让其饱受诟病,但与他搭档的无论是姆巴佩还是格列兹曼登贝莱等人,都在德尚的战术中如鱼得水,他们利用吉鲁中锋支点的作用要么连续取得关键进球、要么为队友送上多次关键助攻;
相反再看看勒夫任期内的国家队,作为德国国家队主管的比埃尔霍夫,这名曾经球队的优秀大中锋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在青训营我们倾向于提拔像马里奥·格策这样的球员,他们在技术上非常出色,尤其是在禁区外围。我们忽视了前锋的传统素质。”当国家队从成年队到各梯队都更偏好脚下技术优秀的进攻型球员时,这种近乎偏执的单一选材方式,也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球员从青训营开始的选择去向,尤其是这样的技术型球员偏好,还让他们在14年拿到了大力神杯,更加重这一从选材端就开始的忽视了前锋传统素质的恶性循环。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随着克洛泽戈麦斯等人离开德甲赛场后,无论是联赛霸主拜仁还是其主要竞争对手多特,在中锋位置上长期都被莱万哈兰德等外籍优秀中锋所占据,每次德国国家队征召国家队名单时,只有门将、后卫与中前场三个场上角色的划分,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出德国足球陷入对中锋球员长期忽视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前科隆前锋迪特·穆勒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说过,“现如今球员接受教育的方式与过去不同。我确实认为犯了错误,因为历史告诉你,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一个优秀的中锋。即使在2014年,我们仍然拥有克洛泽。在我还当球员时,就曾经用绳子上绑的球训练头球数小时,现在没有人这样做了。但我知道,在拜仁,赫尔曼·杰兰让托马斯·穆勒这样训练,这改善了他的头球。老实说,我目前看不到任何德国球员可以成为真正伟大的中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另一个吧。”
随着18年世界杯的惨败昔日国家队的功勋主帅勒夫,终于在一种近乎江郎才尽的情况下,不得不交出帅印给到原来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弗里克,可是在拜仁能创造六冠王伟业的少帅,指望他在短时间内就改变国家队长期因噎废食后,中锋人选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局吗?这显然是不现实;
于是我们看到了此前根本不可能入勒夫法眼的平民中锋菲尔克鲁格,由于新赛季在不莱梅的出色发挥,被渴求优秀中锋已久的国家队征召带到了卡塔尔,并且还授予了他象征绝对主力的9号战袍,而这位29岁才上演国家队首秀的大龄中锋,在其头3次登场的比赛中就高效奉献了2粒进球,也许在更多中锋人选出现前,这位曾被克洛泽称赞为其最佳接班人但生涯命运多舛的中锋,真的就要成为德意志战车无奈但却是最行之有效的中锋解决方案了。
写在最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年从克林斯曼手中接过教鞭的勒夫,很难会有人想到他在国家队主帅一职上一待就是15年,造成这一现象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他的战术造诣得到了德国足协高层在内多数人的认可,另一方面14年的那座大力神杯,也让他对于德国队战术的定位很少有反对声音可以长存,可一旦遭遇战绩的滑铁卢、更衣室的众叛亲离、以及战术层面固执的越走越远等情况时,此前再耀眼的光环最终也只能成为被千夫所指的一块普通背景板罢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