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聊城:聊城八角鼓
发布时间:2023-05-30 17:31:31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762
聊城八角鼓是我市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流传于我市的一个曲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其语言纯朴、深入浅出,故事曲折、扣人心弦,风趣幽默、引人入胜,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
壹
{历史渊源}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相传八角鼓由满族八旗的8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象征八旗的团结。八角鼓开始盛行于北京、天津、东北各地,后又沿运河南下传入山东,流传于聊城、济宁等地,受到当地城乡居民的喜爱,改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演变为“山东八角鼓”。
聊城八角鼓在吸收了岭调、靠山调、马头调等民间小曲以及河南鼓子曲的一些曲牌后,逐渐衍变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曲艺形式,演变成山东八角鼓流传最盛的派系。这种说唱艺术在聊城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贰
{基本内容}
最早传唱聊城八角鼓的是博平盲艺人褚连登,擅长自弹自唱和巧变丝弦,后来习者渐多,流传日广。早期多是业余爱好者演唱。清代末年盛行以后,职业艺人渐多。除清唱段儿书外,又有褚连登的再传门人吴永侠、展永福开始将八角鼓唱段化妆演出,遂使聊城八角鼓具有了清唱段儿书与化妆彩唱两种演出形式。
曲目曲调:
聊城八角鼓曲目丰富。聊城古有“名人名城名曲”之说,其中名曲指的就是八角鼓。聊城流传的八角鼓有百余种曲调,清唱大段有《送穷神》、《耗子告猫》、《王二姐摔镜架》、《长坂坡》、《灞桥挑袍》等。清唱小段,近于北京的岔曲、腰截,多半是咏事咏物、抒情写景之作,有《黄菊开放》、《秋景萧条》、《尼姑思凡》、《牡丹花开》、《雁燕催舟》等。
唱腔结构:
通俗地说,聊城八角鼓是戏曲、带伴奏和唱腔的“相声加小品”。它从属曲牌联套体唱腔结构,它属于曲牌联套体唱腔结构,开头都用〔鼓子头〕、〔阴阳句〕,中间使用的曲牌视内容情绪而变化,结尾多用〔垛子〕或〔鼓子尾〕。以唱为主,辅以表情动作,艺术表现极为丰富。演唱时随情节发展而变化万千,时而似高瀑低泻,时而又情意缠绵。
乐器伴奏:
早期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八角鼓和三弦,后来逐渐增加了扬琴、琵琶、二胡等弦乐器和节子板、小钹等打击乐器。
伴奏形式分为三种。一是演员演唱和伴奏的结合:这种形式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演唱者不借助他人的帮助独自完成演唱和演奏表演,充分表现聊城八角鼓简洁性的艺术特征;二是演唱者持乐器与伴奏的结合:这种演唱形式要求演员和伴奏者一起演奏乐器,这种形式能够表现音乐的整体性,烘托出庞大的场面,在表演时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三是专业的演奏者伴奏:这种形式对演唱者的要求不是太高,演员只需要负责演唱,伴奏部分由专业的演奏者代替。演出时演员可化妆,也可便服;可有专门乐队,也可自弹自唱,形式非常灵活,是典型的群众性业余文娱活动。
聊城八角鼓是研究明清曲牌、曲谱、八角鼓唱词、唱腔的有力佐证,是研究当时运河沿岸民间曲艺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音乐、史料、学术、艺术价值。对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而言,都是丰富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叁
{传承与发展}
聊城八角鼓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后,老艺人李以章和逯焕斌被命名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继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挖掘整理八角鼓曲目,2016年在冯庄村建立聊城首个八角鼓传习所,组建了聊城八角鼓艺术团,在聊城素有“八角鼓看冯庄”之说。2018年11月,聊城文苑中学八角鼓表演队与冯庄八角鼓传承人一起表演的聊城八角鼓曲艺作品《丰收的歌儿献给党》作为鲁西地区唯一入选作品代表聊城市参加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登上全国大舞台,获得银奖。
如今,聊城八角鼓的艺人队伍日益壮大,作品创新也更加反映社会新人新事,演出活动频增,深受群众喜爱,聊城八角鼓这一传统曲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聊城市规划展览馆微信公众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