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 孟母三迁说明了什么现象
发布时间:2023-04-09 09:38:4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04
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流传千古,听说《孟子》在日本也是认知度最广的儒学书籍。
日本人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国定教科书上写了这个历史故事。
孟子的妈妈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下孟子。
事实上,孟子年幼时,也不爱读书,与大多数孩子一样贪玩、好奇心重,什么新鲜事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
这个孟母为此头疼不已,想尽办法让他的儿子静下心来读点书。孟子自幼丧父,孟母没有改嫁,而是辛苦持家,一心想要培养儿子成材。
据说,孟子小时候是真的很古怪,模仿能力也特别强。
孟家最开始住在山下的村庄里,山间多有坟墓。
不幸的是,孟家所住的地方离坟场却不远,经常有送葬的人群从他们家门前经过。
这不,小孟轲听见屋外一阵阵的乐曲声和一声声的啼哭声,忍不住又跑出去看了。
在他眼里,送葬仿佛是做游戏,或者是演戏,吹吹打打,哭哭啼啼,非常热闹。
孟子和村里的孩子便开始做殡葬一类的游戏,甚至学着大人一样参拜、哭号。
孟母知道后,非常着急,她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可是又不可能总将孩子关在家中,但是,只要在这里住一天,这样的行为就无法避免。
1
孟母三迁是个有趣的历史上的故事
孟母忍痛拿出她去世的丈夫留下来的钱,买了间四房式组屋,迫不及待地带着孟子搬家了。
母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悠闲快活。
于是,这一次孟母带着孟子搬到了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
这里靠近一个集市,每逢开市,孟母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子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
不久,小孟子又玩起模仿商人卖东西的游戏。
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
孟母鼓起勇气再次搬家,最后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
结果孟子立刻开始模仿学校里的礼节规范,给神上供品,还学习主客之间互相谦让寒暄的礼仪。
孟母认为这里才是居住的好地方,她真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2
孟母三迁另类解读很关键
童话里丑小鸭最后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吗?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努力,只是因为它是白天鹅的孩子。
事实上,成就孟子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搬家或住在何处,也不是搬家的次数,甚至不是孟母,以及老师子思,而是:孟子本人。
孟子如孔子、岳飞等伟人一样,是缺乏父爱的。
事实上:孟母三迁所表达的心理学内涵,离高尔顿的遗传论更近,反倒离华生的环境论更远一些。
一个人的成功,尤其是巨大的成功,遗传等先天禀赋是必要条件。
换句话说,一口好钢可以用来打造锄头,也可以打造一把宝刀,甚至于打造一发炮弹。
人也是一样,天赋好的人,干什么都厉害,学什么像什么。
请记住,我说的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没有良好的禀赋,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但是有了禀赋,却不见得就一定能够成功。
跟好人生活在一起,如同走进了栽种芝兰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出它的香气,因为被它同化了。
跟坏人相处,如同走进了卖咸鱼的铺子,时间久了,不觉得它臭了,因为也被它同化了。
这确实说明环境能改变人的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重视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要注意跟什么样的人接触、交往的人,但是,我们不是要彻底否定孩子本身聪明很重要!
如果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或者有点智障的人,就是天天搬家也不能把他培养成孟子那样的学问家。
3
孟母三迁未必就是百分百的历史故事,多少有点演义的成分,这点也很关键!这就让人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这个故事是在孟子去世约300年后,首次出现在西汉末期的学者,曾经担任汉朝政府的图书馆馆长一职闻名的刘向的著作《古烈女传》中。
《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很简单:
孟子幼时,家住墓地附近,孟子便喜爱模仿人们下葬、哭拜之事。
孟母说这不是我儿该住的地方,便迁往市场。
此时,孟子又模仿商人叫卖货物。孟母又将迁至学校附近。
这下孟子喜爱模仿揖让行礼之事了。
这个故事本身就没有出现在《史记》等历史著作中,它的真实性就存在可疑的地方,我们不能把这个故事当做百分百的历史来读,它更像历史演义故事。
事实上,该书是古代模范女性传记的汇编。距此百余年前的《史记》中则没有这个故事,因此,不太确定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孟子幼年生活困苦,父母籍籍无名。
在母亲的激励下努力学习,这样的故事在《古列女传》中还有一个,就是孟母断机,故事说的是,成长为青年的孟子为了寻找老师而去别国游学,但中途产生了厌烦情绪,回到了故乡。被孟母再次劝出去的一个故事。
两个故事结合起来看,才是关键,孟母三迁说明环境很重要,孟母断机说明个人的理想和恒心很重要。两者结合起来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而言之,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有三个看点很关键:故事本身很关键,故事解读很关键,故事里的历史故事,更加是关键。
一起探讨孟母三迁这个历史故事的方方面面,欢迎关注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