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红与黑》我才明白: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逃脱敏感与自卑
发布时间:2023-09-14 14:43:22 作者:九月的小书屋 浏览量:699
在文学史上,若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中必有一个就是司汤达的《红与黑》!
司汤达的一生虽然只有2部完整长篇,但把大仲马和巴尔扎克所有小说加起来,也不及一部《红与黑》够意思。
有人说,《红与黑》是西方的红楼梦。年轻时,看这部小说,关心的是主人公于连的爱情。
直到如今重读《红与黑》,才发现这个年轻人起起伏伏的一生,竟是我们无数人的缩影。
在于连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人生的道理,看穿了很多人心叵测。
《红与黑》中于连,可以说是一个时代造就的悲剧人物,更是一个被自己的敏感自卑打压的悲剧。
于连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但是却没有农民安于本分,勤恳劳作的特质,反而是嫌弃力气活,整天只会抱着书看,因此,他也遭到了全家人的嫌弃。
身份的卑贱,家人的歧视,形成了他敏感自卑的性格,他一心想要跻身上流社会,先是想要通过参军获得拿破仑的赞誉,后来他发现,如果去教会做主教,能获得10万法郎的薪俸,便立马放弃了参军的目标。
还记得书中在写于连第一次出现在市长家门口的时候,司汤达是这样描写他的:
穿过那扇开向花园的客厅的窗式门扉,便看见一位年纪很轻的乡下人,差不多还是个小孩子的模样,站立在大门口旁边,脸色非常苍白,留着方才哭过未干的泪痕。
这个小乡人的肤色是那么嫩白,他的一对眸子又是那么温柔而动人,因此在稍富浪漫性的德·雷纳耳夫人的心灵里,首先就产生了个观念,认为他可能是一位假扮的年轻女子向市长先生说情讨恩的。
这句话便是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第一次对于连的正面描写。
这个看起来略带羞涩的乡下人,正在极力的摆脱自己乡下人的特质,他对于这一切都有着超强的虚荣心,也在拼命的装的清高,做作,并且利用自己的美貌,勾引德·雷纳尔夫人和马蒂尔德,来一步步让自己走入上流社会的圈子。
后来,他成功了,他学会如何不动声色的嘲讽别人,没了以前的扭扭捏捏,更多的是从容,装的就像是一个巴黎上流社会的人。
但是,与此同时,他离着自己的本心又越来越远,这种分裂,让他十分的痛苦,自己一直沉迷对于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追求,让自己越来越疲倦。
最终,他向自己的本心妥协了,他认清楚,自己乡下人的身份与上流社会,终其一生,都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而自己也是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自己的自卑敏感。
于连的一生都在使自己走出弱者的阴影,为此他在内心深处给自己建立起了一个“理想自我”,为了能使这个心目中的理想自我被现实社会的人所认识、所承认,他为此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
最终,于连怀着无比幸福的心情,毫无遗憾地上了断头台。
因为他得到世界上最珍贵、最无私的爱情,曾经的他被狂热的野心蒙蔽,没有紧紧抓住,反而要去花花世界闯荡,干一番事业。
事到如今,才发现与德·莱纳夫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已经是他人生幸福的顶点了。
可惜,于连得偿所愿,而司汤达却没有他的好皮相,也没有他的好运气,他一生中所追逐的那么多女人里,从来没有一个能带给他这样的幸福。
1842年,59岁的司汤达因中风倒在巴黎大街上,于次日凌晨孤独地死去,人们在他的手稿中,发现了那段著名的墓志铭:
“活过,写过,爱过。”
是的,如司汤达所言,他这样“活过”,这样“写过”,也把最刻骨铭心的“爱过”,刻在了于连的墓碑上。
《红与黑》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
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不仅如此,《红与黑》还与我国作家路遥的《人生》极其相似,被广大读者誉为“人一生至少要读一次的书之一”。《人民日报》还曾发表过关于《红与黑》的文章报道,一度被列为了大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籍。
读完全书,你便会发觉,你从此就没法摆脱它。它那么有激情,又那么神秘和伤感。
如果你血气方刚正值青春,《红与黑》会帮你做好面对社会的准备。
如果你正与挫折抗争,《红与黑》会赋予你意想不到的力量。
如果你经历过生活的磨难,《红与黑》更会引起强烈共鸣。
它会让我们看透,人生的真相,人性的复杂!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