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过犹不及)

发布时间:2023-04-06 18:32:09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228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一个成语,其解释为:事情做的太过,就跟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朋友特别爱吃麻辣烫里面的面筋,一次,她去吃麻辣烫,碗里几乎什么都没有,除了一点青菜就是面筋,她兴奋的说我最喜欢吃面筋了,今天我就尝一尝全面筋麻辣烫,保准爽到爆!

她一脸兴奋的坐下,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看着一碗的面筋竟然还有些反胃,也是破天荒第一次没吃完麻辣烫,甚至说麻辣烫里她最钟爱的面筋。

我们看着她一脸沮丧的表情笑她,说她做的这是太过了!

没错,凡事讲求一个度,过了这个平衡,天平反而向另一边倾斜,也是不合适的!

过犹不及什么意思(过犹不及)

我们常常用这件事你做的太过了!来表达一种情感,其实,这在心理学是超限效应的一种反应。

何谓超限效应?在心理学中,将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著名的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一次,在教堂听牧师讲道,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的挺好,使人非常感动,准备捐些钱,过了十分钟后,他已经感觉有些坐不住烦躁,心里想着少捐一些,可是他又等了十多分钟,还是没有讲完,仍然滔滔不绝,他很生气,觉得烦躁,决定一分钱不捐。等了很久冗长的讲道终于结束了,此刻的他非常生气,早已经没了当初想要捐款的心思,反而一肚子怨气,因而捐款的时候,他不仅没捐,反而为了心理平衡还偷走了一些钱。

凡是讲求一个度,过度了,反而会滋生人们的其他心理,偏离原本的想法,这样,反而可以说是弄巧成拙。

什么心理下容易过犹呢?

心理是促使人们行为发生的根本,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可以追溯到心理原因,行为只是心理的一种反映。

1.贪欲过强的一类人

欲望人人都有,对于欲望的控制,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德性。

有一个乞丐,在沿街乞讨的时候,碰上一个穿着体面的行人,他忙有眼色的拦下了他,给那人磕头行礼,行人看乞丐的样子心生善意,翻来满是钱的钱包,抽了一张五十给乞丐,乞丐看行人钱包里那么多一百,竟然只给了他一张,于是继续请求施舍,行人看到乞丐表现,当即变脸,将放下的五十从碗里拿走重新放入钱包,任凭乞丐再怎么哀求,头也不回的走了。

乞丐因为贪心,连五十最后都失去了。

贪多嚼不烂贪的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要知道,不控制的话,人的贪欲是无穷的,贪心不足蛇吞象过多的贪婪往往是有害的。

而其实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陷入贪婪的陷阱而不自知。

不能控制贪欲心理的话,很容易让我们误入歧途。

赌博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人们赢钱之后,往往不懂见好就收,这样反而后来不赢反输,而输了后,也不懂及时止损,最终越输越多,无法回头的情景。

欲念犹如一条美女蛇,攀附在我们的肩头,吐着性子,闪动着魅惑的双眼,低声的在耳旁说哎呀,他那么多钱,怎么只给了一张呀。

我们由于被心理迷惑,会认不清现状,会贪求更多,而忘记了,其实原本得到五十就已经让我们足够快乐了。

贪欲过强,会让我们失了本性,原本的心理变得扭曲,从原本对于一件事的开心而转变会为什么不能得到更多,渴望去得到更多,而失去了原本的初心,这样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因而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找回原本对于事情的满足感,避免因为贪欲的心理转变,而太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并失去了原有了原有对于事情的开心和享受。

比如生活中的吃自助餐,自助餐其实主要是看用户的心理,燕燕和爸爸去吃自助餐,燕燕说一个人88元的自助餐,怎么都要吃回本,心里盘算着吃多少,吃什么才能吃回本来,爸爸耐心的教导燕燕我们是来享受吃饭的,吃多少拿多少,想吃什么夹什么,你一味地算计钱,连吃了什么,什么味道都没尝出来,而且你要是吃多了,撑坏了胃,对你身体不好,拿多了吃不完,也是要被扣钱的,既然来吃,咱们就好好享受的吃一顿。要是嫌贵,咱们就不再这儿吃了。可别因为吃饭闹得最后还不开心。

燕燕听爸爸的,吃多少拿多少,享受了一顿美味的自助餐。最后和爸爸心满意足的走了。

面对诱惑,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理性的看待问题,扒开外面的干扰因素去看事情的本貌。要知道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无法控制,如洪水猛兽难以收拾,我们只有控制好心理的这闸阀门,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2.追求完美的一类人

追求完美的人,对于事情的瑕疵是不能容忍的,他们眼中仅有绝对的对错,其实反而看待事情简单,并很容易钻牛角尖,而不自知,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累。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个环节的失利,而心理压力过重,最终失败。

工作中领导让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来一起讨论了是否可行之后再进行优化,而追求完美的人对自我要求是严格的,是不允许不成熟的方案展示给别人的,因而他认真的写了一篇将近八千字的成熟方案,本来领导要求一天完成,他根本完成不了,于是连夜赶工的完成了。

第二天,一起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不适应当下这个产品活动,领导看着成熟的方案,不由在会上调侃了一句,是不是从哪里找个了活动案例呀。最后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不行,要求重新再做,这次领导让他多出几个方案,希望能一次找出闪亮的方案来。

他感觉很受挫败,自己辛苦了整整一天做出来的,不仅被领导说,而且还没过,他感觉很烦躁,很有挫败感。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追求完美其实是一种偏向低幼化的二元向心理状态,就如同小孩子看待事情简单,非黑即白,非明即暗。这也暴露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太过执拗,甚至是钻牛角尖,这样思维的方式也很容易引发强迫症,而这类人往往深陷其累而不自知。

这类人的集体观念很差,当然这和其本身能力强也有一定关系,他们往往更自信自己解决而不愿意求助别人。其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忙。

其实我们本应该明白,很多时候,是存在瑕疵的,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或事,太过完美往往也是一种可怕,有老人常常说,不要和看不到缺点的人一起相处共事。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人无完人,不可能没有缺点,而隐藏缺点的人,就是不真心待人的表现,这类人往往是有目地,可怕的,可以说是富有城府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我们要明白这是正常现象,允许生活中有瑕疵,不可能没有瑕疵的。

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想法,不能仅仅以单纯的对错来评判。事情不是具有绝对的两面性,就好比你掷硬币,有可能会发生立住的情况。

其实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很多失败的小瑕疵,只不过相比较我们关注的成功,其他可以被我们忽略不计。

完美主义者的事情很多都停留在想法上,因为太多的因素会打乱他原本的想法,走向。因而事情总是进展不下去。而很多时候我们在有了一个想法,觉得他可行的时候,会写下大概的计划去执行,因为有些想法可能错过了就错过了。

比如公司为冲击双十一销量,而要求写双十一的方案,而你在根据算法算出爆款之后,拟订了六款商品,而又在看到爆款后面不少差评说价格和面料的问题,于是又将这几款商品取消了,不知道该选哪款商品,最终因为你的完美主义,一款好的商品都没有选出来。

而同事通过算法选出来和你相同的五款商品来,选定上架后,在活动期间大卖,得到领导的奖励和肯定。并由此大活动,提升为运营主管。

爆款就意味着受众多,而难免会有人不满意,这是正常现象,就好比明星会有黑粉一样。不能做到绝对的让人喜欢。这在多元化,复杂的社会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接受瑕疵的存在,改变想法,这样能够让生活幸福起来。也能够使我们正确看待生活以及问题,幸福指数也会提升。

3.思维定势的人

这类人往往会将原来成功的一件事反复作用,原以为会屡试不爽,而使用次数多了,反而会像狼来了一样,使的逐渐麻木,并不再能够产生相应的作用。

在育儿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宝妈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孩子考试不好,妈妈总是责备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总是用同样的话语来责备孩子,孩子刚开始还是听从的,心理有愧疚感,自责感,而母亲长此以往,一次,两次,三次甚至n次用同样的话,孩子就会麻木,逐渐转变为厌烦,滋生逆反心理,而往往家长不清楚孩子逆反的原因,其实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

这种事例太多了,有一个母亲总是和孩子说养大他多么多么不容易,自己多么省吃俭用,一开始孩子还觉得母亲不容易,决心孝顺母亲,可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就这个事唠叨,每次拿这个事说事,他心里很烦,觉得母亲不像个母亲,也不再觉得母亲辛苦,心理一心只想逃离母亲,希望能躲得远远的。

我们对于思维定势的方式往往深信不疑,并且善于反复使用,而这就好比是做饭用的花椒,一开始会感觉到它应有的作用,随着反复使用越长,作用越小,最后反而成为一种附加的累赘。

我们要避开思维定势的陷阱,一定要明白凡事讲求个度,太过,被施加的心理会发生转变,产生厌烦心理,而失去了我们说这话本来的用意。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句话反复的用,其实你耐心品味,如果孩子叛逆期严重,肯定是父母的某种行为或者话语长期作用孩子,造成孩子逃离,或者心想我偏要这样从而做出相应的叛逆表现。

总之过犹不及反映的是一种过度的行为或者心理影响。也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犯的一类错,之前我们不能很好的认识或者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今希望能让大家从心理层面或多或少的了解下,在生活中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过犹不及     意思     什么    
上一篇:果冻(吃“排毒果冻”减肥,上吐下泻?) 下一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周晋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