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这十八位前辈京剧表演艺术家荣获了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

这十八位前辈京剧表演艺术家荣获了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

发布时间:2023-08-21 09:37:18     作者:倚竹听琴     浏览量:584    

时慧宝

#暑期创作大赛#​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批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遵循着'四大名旦'和'四大须生'的表演风格,为京剧艺术发展史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留下了一批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丰富并发展了京剧的表演技艺,建立了承上启下的历史功勋,为京剧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繁衍和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表彰他们的历史功绩,树立他们辉煌的楷模风范,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经过认真推举、评议,决定特向赵燕侠等十八位前辈艺术家授予'终身成就奖'。这次获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大多已八九十岁高龄。

时慧宝

2011年1月11日,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京剧界18位表演艺术家获得这一的最高荣誉。孙毓敏代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在颁奖仪式上致贺词。

仪式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主办,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基金会承办,全国政协京昆室、梅兰芳大剧院、天津京剧院协办。

以下是这十八位前辈艺术家的简要介绍。

赵燕侠,1928年出生。自幼在父亲赵小楼严厉的教导下炼就一身过硬的功夫,15岁进京主演《十三妹》等戏而一鸣惊人,后自组“燕鸣社”独自挑班演出,红遍大江南北。她先后与金少山、杨宝森、叶盛兰、侯喜瑞、马富禄、裘盛戎、王琴生、盖叫天、毛韵珂等先后同台合作。

1960年,燕鸣社与北京京剧团合并,赵燕侠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并列五大头牌、五大团长,先后排演了《碧波仙子》《白蛇传》《玉堂春》《梅玉配》《沙家浜》《闯王旗》等赵派经典剧目。

吴素秋(1922—2016)。七岁时跟陈盛荪学青衣花旦,十岁进中华戏校“玉”字班学戏,起名吴玉蕴,师从李凌枫、赵桐珊等,曾得到过“通天教主”王瑶卿的教侮和指导,她先拜尚小云为师,后被荀慧生先生收为义女,因此,她成为了“尚”“荀”两大艺术流派的传承人。

吴素秋十三岁即在秋文社挑大梁,十六岁时与“十全大净”金少山组成了《松竹社》,一起同台演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曾因故惜别舞台。建国后复出重现艺术风华。

吴素秋后期的表演艺术以荀派风格为主,的代表剧目有《红娘》《人面桃花》《苏小妹》《柜中缘》等。

杜近芳(1932—2021),杜近芳的身世至今是一个谜,有人言之凿凿说她是梅兰芳的女儿。有人说她出生后曾被多次买卖,最后被卖给杜菊初做养女。

杜近芳属于“天生吃这碗饭的人”,她3岁开始学戏,6岁时第一次登台演出演《贺后骂殿》丝毫也不怯场。后成为王瑶卿、梅兰芳两位艺术大师的门徒。

杜近芳有一条天赋好嗓子,嗓音甜润宽亮,音色优美纯正,适于塑造古今各种人物。她的艺术风格兼融梅、王而有自己的创造,代表剧目有《柳荫记》《白蛇传》《谢瑶环》《桃花扇》《白毛女》《野猪林》《佘赛花》《红色娘子军》等。

王金璐(1919—2016),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金”字科,先后师学习老生、老旦。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先后师从曹玺彦、迟月亭、诸连顺等,从李洪春学红生戏。毕业后师从丁永利学习杨派武生剧目。

建国后,王金璐先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的演员,后因腰伤辍演近二十年,复出后任中国戏曲学院教师。

王金璐短打戏均有较高造诣,为杨派传人之一。在武生行当里,堪称全材,凡长靠短打武生戏,能演200余出,被称为“当代京剧武生泰斗”。

李慧芳 李丽芳姐妹

李慧芳(1923—2011),因家境贫寒,为养家糊口,6岁时就卖唱挣钱;20世纪3、40年代,成为红遍上海滩的明角而享誉大江南。她先学老生,后听取麒麟童的建议改学青衣。20世纪50年代进京,先后在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剧团,北京京剧院三团任演员。

李慧芳扮相俊美,嗓音宽厚清亮,会戏很多,能演四大名旦的戏,还能兼演老生、小生,善于在一个剧目中扮演两个不同行当的角色,如在《白门楼》一剧中,先貂蝉后吕布,形成特有的“杂家”风格。

王则昭(1923年-2015年2月7日),9岁习艺,14岁入西安夏声戏校,是该校唯一女生。1949年在兰州参加西北军区文工团,1951年在北京成立新生京剧团,1956年到天津任建华京剧团团长。后来,她成为天津京剧三团的主演之一。晚年从事教学工作。

王则昭嗓音高亢圆润,高腔神完气足,中音运用自如,低腔苍劲浑厚,听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大方。她是谭小培和余派票友张伯驹的弟子,祖谭宗余,博采众长,演唱有较深的造诣,兼有谭派、余派之长。

谭元寿(1928—2020),谭门梨园七代中第五代的代表人物,曾祖是谭鑫培,祖父是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子为谭孝曾,孙为谭正岩。

谭元寿幼入富连成“元”字科学习老生和武生,后拜师李少春。他文武兼擅,在继承谭派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其代表作有传统京剧《定军山》《桑园寄子》《问樵闹府》等。

谭元寿因其在现代京剧《沙家浜》饰演郭建光这一角色而被全国广大观众所熟知。他最后一次演出翻摔跌扑繁重的《打金砖》一剧时年已花甲,创演出该剧时的演员年龄之最。

张春华(1924年-2019年3月5日),自幼学艺于“稽古社”,后来也一直在天津演出。当时与杨小楼齐名的著名武生尚和玉是“稽古社”的顾问,见他身材矮小遂建议他说:“你就演《盗甲》这样的戏好。”

1943年,张春华在天津成为了叶盛章的弟子,继承了“快,轻,率,狠”的叶派武丑表演艺术风格,身段干净利落,白口脆快清晰。

张春华 景荣庆 三盗九龙杯

他的幼功扎实,75岁时尚能演出《小放牛》一剧。上世纪八十年代,京津冀三地优秀武生在天津联袂演出《龙潭鲍骆》一剧,张春华饰演胡理,仅一个出场就如同按了开关一般,全场观众訇然有声,其台风及感染力可见一般。

梅兰芳 梅葆玖父子合影

梅葆玖(1934年—2016年4月25日),是梅兰芳与福芝芳之子,他10岁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后与其父同台演出多年。

在我看来,与梅葆玖在表演艺术成就相比,他在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的成就更为令人瞩目。梅葆玖感受到“老人一走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了,底下没有人,我们把京剧教给谁。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演出,而是把我们学到的东西抓紧时间传承给年轻人。”

梅葆玖与弟子李胜素

多年来,梅葆玖培养了众多梅派艺术传人。梅葆玖推崇梅兰芳创演的京剧男旦艺术,为此,他精心培养出了唯一的男弟子胡文阁。

李世济(1933年一2016年5月8日),程砚秋之义女,程派艺术中兴的骨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未经批准即率先搬演程派名剧《锁麟囊》,也是当时程二代弟子传人中唯一活跃在舞台上的人。

李世济的演唱风格与程砚秋相比有较大变化,有人称之“新程派“,故其生前身后均饱受争议。北大著名教授吴小如曾不点名批评她在程派剧目中增加唱段的行为是“贩卖私货”,程砚秋之子程永江则著书指责其对程派艺术的变改革为“不守祖规”。

不过,李世济的表演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她以程派风格创编的《陈三两爬堂》已经成为又一经典剧目。

李世济出于对表演的热爱,很晚才生有一子,当年在《锁麟囊》一剧中曾携子演出,后来被李佩红如此模仿。

李金泉(1920—2012),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金”字科学生,先学老生,后从文亮臣、徐寿祺等学习老旦。1940年毕业,1942年拜师李多奎。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

李金泉嗓音宽厚高亢,演唱技巧全面。他善于创编新腔,有人称之为“新李派”。在《李逵探母》中创造的老旦行从未有过的板式〔反二六〕新腔唱出了慈母对游子的思念深情,与《罢宴》一剧皆为其代表剧目。我

李金泉 罢宴

他曾在《金田风雷》一剧中以高派风格扮演了老生洪秀全,虽然表演出了高派高亢激昂的特点,但限于音色的关系,听来还是有较明显的老旦味儿,后则戏教学和创腔为主,参加了多部“样板戏”的唱腔音乐创作。

很多京剧观众大概对赵慧秋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她的师父确是个个赫赫有名:荣蝶仙,程砚秋的手把师傅;李凌枫,张君秋的手把师傅;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

赵慧秋(1929年—2022年),1956年参加天津京剧团担任主演,与杨宝森、厉慧良、张世麟合作过《游龙戏凤》《法门寺》《铁道游击队》《海上渔歌》《八一风暴》等剧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赵慧秋开始淡出舞台,潜心研究艺术,精心培养新人。间或,赵慧秋也偶有登台,一是演出《戏迷传》全剧,二是在演唱会自拉自唱《春秋配》中的慢板唱段。

李元春 李韵秋兄妹

李元春(1929年一2020年),幼年拜李兰亭为师,习武生,上世纪40年代开始搭班演出,在京、津、东北一带很受观众欢迎。

李元春曾和妹妹李韵秋成了北京立春秋京剧团。50年代二人成为北京市青年京剧团的主演,后转为北京市京剧团、北京京剧院。

李元春短打武生的剧目为主,最擅长的是猴戏,他在舞台上身手矫健,把猴子的抓耳挠腮、善于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演的很到位,猴戏的代表作有《金钱豹》《十八罗汉斗悟空》《闹龙宫》《闹天宫》等。

孙岳 李韵秋夫妇

李韵秋(1933年—2023年1月3日),自幼随父李永华学艺。后又拜陆叔田老旦。她第一次在黑龙江登台演员就是扮演《钓金龟》中的老旦。后又拜师赵绮霞习刀马旦、花旦。

1953年与兄李元春组织春秋京剧团,在京沪鲁等地演出。1957年加入北京青年京剧团,1964年并入北京京剧院二团,1979年任北京京剧院三团主演。

李韵秋和李元春搭档演出的《三借芭蕉扇》,配合默契,相益得彰,可称是又一经典剧目。

李荣威 张至云夫妇

李荣威(1926年—2011年1月5日),回族。他12岁入荣春社跟随孙盛文等人习铜锤、架子花脸,为荣春社的台柱子,出科后,又在裘盛戎门下深造,后拜侯喜瑞、苏连汉为师,继承了侯派艺术的精髓。后入天津市京剧团从艺。

李荣威 林玉梅 六号门

在现代京剧《六号门》中,李荣威成功塑造了天津海河码头搬运工人胡二的艺术形象。剧中“卖子”一场的表演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胡二夫妻二人的【反二黄】对唱流传唱至今。

林玉梅是程派青衣演员,她以程派风格的唱念塑造的胡二妻的艺术形象,大概是第一个程派现代戏的角色。

江新蓉(1927年—2016年11月4日),满族,曾用名赵小凤,艺名六岁红、云艳霞。其扮相秀丽,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她是京剧界的八路军,也是程砚秋唯一收的一位女弟子。

据说,程砚秋很满意当时江新蓉在京剧《白兔记》一剧中的发声方法。他说:“你那时用自己的宽亮发声方法,唱得很好。其实只要气口、润腔、字头、字尾能按我的方法,这就是程派千万不要硬憋着嗓子学我,我是没嗓子,才找的这样‘靠后’的发声。你们女生的嗓子本来就比男生的窄,你再‘靠后’憋着唱,我听了真难受,这不是我要求的‘程派’的效果。我现在年纪大了,一不小心还露出喉音,你千万别学我的毛病。”

迟金声与恩师马连良合影

迟金声(1922年— )生于梨园世家,10岁开始学戏,11岁唱戏,13岁开始在前辈艺术家时慧宝、尚小云、王凤卿的戏种演小孩戏。他追随马连良研习问艺数十年,20世纪50年代终于成为马连良的弟子,后成为马派艺术传承的执鞭人。

在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中,迟金声担任了几百出剧目的总导演,此前还曾执导过现代京剧《沙家浜》《红岩》、新编京剧《三打陶三春》等剧目。

马崇仁(1922年—2015年3月5日)是马连良的长子,他武生承尚派,花脸宗侯派,老生既习家学马门本派,又兼学其他名家,博采众长,不拘一格,且能戏甚多,人称“戏包袱”。

马崇仁生于1922年,1933年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净行,而后搭入其父马连良领衔的扶风社。1955年,马崇仁加入北京京剧团,演出的同时还兼任舞台监督。

马崇仁演《打金砖》饰马武 1983

据我的观察,马崇仁与迟金声一样,这个终身成就奖主要还是表彰怹二位在“音配像工程”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崇仁自1994年起担任京剧“音配像”工程但舞台导演,十余年间共执导了400余部剧目,实乃成就卓著。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十八位     成就奖     表演艺术家    
上一篇:萝卜吃了很多年,这样做第一次见,鲜香滑嫩,香辣爽口,特别好吃 下一篇:《孤岛余生》:年代律政史诗,高光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