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科普之飞鱼服,一款十分霸道帅气的汉服,气场十足
发布时间:2023-08-01 19:05:37 作者:同袍APP 浏览量:609
如果要说汉服中最为帅气的一种款式,那一定得是“飞鱼服”了。
缂着五爪金龙的帝王龙袍和绣着飞禽走兽的大臣朝服我们再熟悉不过,但飞鱼服却与众不同,上面绣着精美的飞鱼纹,与它密切联系的就是我们知道的具有强大气场的锦衣卫,因此飞鱼服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都是帅气加霸气的。
飞鱼是一种纹理,有飞鱼纹的曳撒、直身、贴里都是不同款式的鱼服。飞鱼服上有四爪飞鱼纹'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飞鱼类蟒,非真作飞鱼形'。
飞鱼服属赐服,是一种特典,飞鱼服并非明代唯一的赐服,在明朝赐服制度中,纹样最高级别的为蟒,其次是飞鱼,再次为斗牛、麒麟,故而有了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之称,但这些服饰并无特定形制,它们可能是出现在端庄的圆领袍或直身袍上的补子,也可以是刺绣在英武潇洒的曳撒、贴里袍上的纹样,形制不拘,样式各异。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内收藏有不少明代赐服,其中就有圆领袍款的蟒服、斗牛服,当然,最广为流传的还是那套香色飞鱼服。
飞鱼服是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祭历代帝王所穿礼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
一件衣服能不能称之为“飞鱼服”,不必看它是什么形制,关键取决于衣服上的图案。
所谓飞鱼,是古印度神话中摩羯演变而来,《山海经·海外西经》也有记载:“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作鲤)。”因能飞,故得名飞鱼。不过在明代飞鱼服上却几乎看不到摩羯的模样。如果不将蟒服、飞鱼服、斗牛服放在一起仔细比较,还真的很难辨别出谁是谁,因为这些瑞兽一旦“明化”之后,全都奔着龙的形象去了。先说蟒服,作为明代最高级别的赐服,除了赏赐给有功的文武大臣之外,属国的国王、部落首领也在获赐之列。获赐的官员通常会穿着它绘制画像,例如八岁袭封六十一代衍圣公的孔弘绪,他在画像中就身着蟒袍,从直观上看,那袍子上的哪是什么蟒,分明就是一条龙。没错,蟒服上的蟒与皇帝龙袍上的龙极其相似,区别在于天子龙袍上的龙有五爪,而蟒为四爪。但即使是如此微小的差别,居然还有人要搞事。
当然,如飞鱼服、麒麟服等除了作为给文武百官的赐服,却也的确算是锦衣卫的标志之一。衣卫除有军政搜集情报、巡查缉捕等职能外,也要“掌直驾侍卫”,同时还得充当仪仗队,由于这些特殊性质,他们穿衣的权限也相对较大。
例如锦衣卫中有身着铠甲,手持金瓜的“大汉将军”,这些“大汉将军”并非真正的将军,而是身着铠甲的仪仗队。代皇帝举行视牲、朝日、夕月、祭历代帝王等活动时,锦衣卫堂上官(指挥使)可穿大红蟒衣、飞鱼服,头戴乌纱帽,腰挎绣春刀,“千百户穿青绿锦绣服随侍”。要知道即使是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过正三品,却能穿蟒服、飞鱼服,嘉靖皇帝下令规范制服,也唯独对锦衣卫网开一面,允许侍卫者穿麒麟服。
从这个角度看,后世将飞鱼服误认为是锦衣卫的官服倒也非空穴来风。
飞鱼服的形制其实是源于蒙古袍,是曳撒的一种。曳撒(yì sǎn ),读法源自蒙古语,为“一色(shǎi)”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元代服饰之一。明朝人王世贞在《觚不觚集》里讲过“胡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褶,而下腹竖褶之。若袖长则为曳撒”。
明朝人将其改良,加上刺绣纹饰,变为锦衣卫和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官服。
而现如今,飞鱼服作为汉服体系中的一种,没有任何身份象征,带来更多的是一种阳光帅气之感。
更多汉服精彩内容,尽在“同袍APP”~
下载网址http://tongpao.whfpsoft.com/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小袍删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