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高!李延年,硬
发布时间:2023-08-01 13:54:31 作者:淘沙观点 浏览量:804
电视剧《功勋》的第一个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我愿称之为近二十年来最好看的革命战争题材,其文戏之精彩、思想境界之高可以直追上古时代的《地道战》《英雄儿女》;其武戏之跌宕起伏、战争场面的还原,也不是那些只知道堆爆炸场景和人海冲锋的主旋律作品可以相提并论的。
《功勋》最大的亮点就是展示了我军政工干部的优秀素质,以及部队建设、思想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三湾改编、古田会议为什么被称作为“真正的‘建军’”?就是因为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军事民主、官兵平等……一系列诸多原则,这成为了人民的军队与旧军队最鲜明的分界线。
然而很离谱的是,有很多主旋律作品压根就没有政委、指导员,还有如《亮剑》这样的神剧,光明正大说什么“团长管军事,政委管生活”这种谬论,误导了一大批年轻人。美国人也不闲着,如著名好莱坞二战电影《兵临城下》,这部电影里不但用个人英雄主义消解了集体主义伟大的胜利,更结结实实黑了一把苏军的政委——苏军政委在电影里是一个脑满肠肥愚昧自大的官僚,用枪逼着战士们上战场。
须知,真实历史中的苏联政委都是带头冲锋的,德国人俘虏了普通士兵,关进战俘营里做苦役;德国人俘虏了政委,直接枪毙。因为他们知道政委肯定不会投降的,还会在战俘营里联络战士组织越狱、起义,所以直接枪毙了事。卫国战争打到最后,全苏联的党员人数都不够用了,很多情况不得已让还未入党的学生和先进工人担当政委。
所以《功勋》这部剧首先起到了一个以正视听的作用,基本就是一个我党政工干部的“百科全书教学片”,我军指战员最优秀的素养、最热忱的理想、最勇猛的战斗、最温暖的关怀,都在李延年这一形象上投射了出来。
李延年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是代表了我军散作满天星的指战员们。
李源、张排长、陈衍宗、罗厚财、八班长、小安东、王文书、司号员们也不是他自己,更是代表了我军千千万万的优秀战士们。
“二妞”也不是她自己,而是代表了勤劳、善良、朴实且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要让小安东回去跟二妞结婚,其实是一个象征的意象,代表了所有战士内心深处最美好的皈依。他们都是苦命人,有的是国民党抓来的壮丁,有的是地主家的长工,有的早早父母双亡,直到加入了革命队伍,才正式成为了一个“人”。旧社会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念想,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是小安东还有一丝念想,他有幸遇到了那个年代最珍贵的东西——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对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所以他一定要活下去,而且要替整个泰山连的战士们去继承那一份最珍贵的美好。
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支队伍。
这个单元叫做“能文能武李延年”,本文就分别从“文”“武”两个角度来剖析李延年指导员的工作。
小安东当逃兵之后李延年那一段话很有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忆苦。李延年问了三个问题:这样的二妞好不好?你老婆(家人)好不好,想不想他们?那为什么要在这里打仗,不能在家里陪他们?这种启发式的提问,直接解释了“我们为何而战”这一话题。
这其实就是一个变种的“诉苦会”,这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宝。当年我军收编了那么多国民党部队,让他们从旧军队变成人民军队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诉苦运动——因为国民党基层士兵也都是劳苦大众,被国党用坑蒙拐骗拉壮丁的方式带上了战场。他们曾经浑浑噩噩不知为谁而战,而诉苦会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
在汉江边与美军打得惊天地泣鬼神的五十军,就是一支国民党起义部队,史料中是这样记载他们的诉苦会的:“国民党士兵的家人,也是备受欺凌:原六十军有一位新兵跑了,连长便带人到新兵家里去抓,没抓到,就放火把新兵家里的房子烧了。还有一次,没抓到逃兵,就下令让4名士兵抬起逃兵的家属放在火上烧,直到烧死。在第144师的2451名士兵中,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
“在五十军的控诉会上,有的哭得痛不欲生,有的哭得口吐白沫死去活来。第472团2营召开诉苦大会,第一次大会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会又昏倒了35人。一位叫何思勤的士兵诉苦后,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也不吃饭了,谁劝他,他都不理睬……后来人们发现,何思勤诉苦以后特别敬重毛主席,于是,到吃饭的时候,就给他写了个条子:毛主席叫你吃饭!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如果大吵大闹,就再给他写个条子:毛主席叫你睡觉。只要看到是毛主席叫做的事情,何思勤非常听话。后来,何思勤在上级批准他参加人民解放军时,喜出望外,逐渐恢复了正常。”(《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
第二层是动员。有了对旧社会、对敌人的恨还不够,还要有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的爱。而且这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你所爱的东西往往会被敌人伤害。李延年给大家讲:两个朝鲜妇女在洗衣服的时候被美军炸死了,鲜血染红了溪水。首先是激发大家的共情——朝鲜人民也是饱受苦难,正在被侵略者蹂躏;更有一层涵义就是,如果我们不打跑美国侵略者,那时候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母亲和妻子,就会像这两位无辜惨死的朝鲜妇女一样。
这个故事我讲过很多次了——读大学的时候我有幸为一位老红军写过回忆录,他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我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啊,最早我那些战友还有吗,没有啊,我知道的是一个都没有啦,子弹打到人身上跟纸一样,能活下来是命大,就我撑到这一天过上好日子了啊……你说打仗怕不怕死,能不怕么。怕,我给你讲啊,为什么还要上?我们的命贱,娘生了十个孩子,能有三个长大就不错;灾荒一来,人跟那风吹稻子一样一片一片往下倒……我们的命贱,我们不希望你们,不希望你们这一代命也贱,我们打仗是给你们打啊……”
这与李延年这一番话的主旨和内涵是完全相通的,可见这是那个年代革命战士最崇高最普遍的共识与信仰。
为什么我们志愿军战士能用两条腿跑赢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为什么他们能在零下3、40度的野外潜伏隐蔽数日,为什么他们面对数倍于己的凶残敌人、以及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寸步不退……答案就在这些话里。
第三层是“团结-批评-团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李延年已经改造了小安东的灵魂,就没有必要消灭小安东的肉体了,所以对革命同志执行了“枪口抬高一寸”的策略。这也是我军一直以来优秀的工作传统,但这也是肃反扩大化时误杀了太多太多的好同志,换来的血泪经验。“肃反”是我们从苏联红军学来的,虽然这是保证革命队伍纯洁性的必要条件,但是苏联老大哥也从肃反扩大化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么如何解决肃反扩大化与保持革命纯洁性这一组矛盾,伟大领袖毛主席设计了一个天才般的制度模型,完美的在保证队伍革命纯洁性的前提下,避免了肃反扩大化的危机。这个天纵英才般的设计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建设伟大的创新,答案也只有简单两个字:整风。整风不是隔离监禁,不是用反特务间谍的手段整党,不是肉体消灭,而是挽救思想落后、行为落后的同志。毛主席给整风运动精炼地提了一套流程:团结——批评——团结。第一个“团结”是出发点,我们整风出发点的是为了组织团结,而不是要肉体消灭某些人;第二个“团结”是目的,整风的最终结果还是要团结;而“批评”则是达到目的重要的手段,批评的出发点是团结,批评是为了让你进步,最终还是团结。
毛主席为整风运动的指导思想提炼了八个大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我们是为了救人,不是杀人,不是把落后的同志肉体消灭。从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力精神力凝聚力更上一个台阶,这是毛主席天才设计的伟大功效,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遵义会议之后,党内也从此杜绝了对同志的“肉体消灭”,诸如王明博古张国焘等人,也都是思想层面的清算。正因为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张国焘叛逃之后毛非常之淡定,因为知道他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反而还是一个绝佳的反面教材。
回到电视剧的情节,不仅仅是李延年践行了这一思想的精髓,从师里下来的两位政工干部也是如此。在七连虎口拔牙成功进行了锄奸行动之后,我们的政工干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表示:审查结束。事前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风险,事后果断裁决不拖泥带水,这就是一个优秀队伍的干部应有的水平。这些桥段是最能完美体现我军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是怎样展开的,近三十年来几乎没有主旋律作品能有这种的高度。
其他“文”的部分简单叙述一下,比如李延年批评陈衍宗个人英雄主义:虽然自己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是没有起到一个班长应有的作用,没有带领班集体战斗,战斗结束后五名战士伤亡,一个班的建制直接残了。所以陈衍宗虽然战果明显,但是非但没有记功,还被免去了班长职务。这就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一个指战员要有大局观,要作为集体的大脑和灵魂而存在,这样才能让团、连、排、班如臂使指,战无不胜。
我党我军向来强调集体主义,对于个人英雄给予足够的荣耀与肯定——剧中李延年也说了,大家要去拼战斗英雄的荣誉——但是个人英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再英雄的个人也属于革命队伍这个集体。然而很遗憾的是,近十数年来的主旋律作品,往往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忽视了集体主义。最典型的就是《亮剑》,这部剧第一离谱的是李云龙频繁战场抗命,第二离谱的是李云龙一个主力团团长,跟自己的警卫员偷偷跑离驻地,去一个宪兵队长的生日宴上杀了一群鬼子汉奸。这个在历史上却有原型,但是屠了鬼子生日宴的是我军敌后武工队做的——人家专职工作就是这个。给李云龙安排这一段剧情,说《亮剑》是“抗战神剧”之滥觞毫不为过。
此外,剧中对军事民主的体现也非常到位——事前充分讨论,有不同意见尽管表达,而形成决议后必须坚决执行。“服从命令”四个字在剧中频繁出现,是大于天的四个字。就连李延年组织锄奸行动,也是包含了留封信向团长请示批准这一“程序正义”。既体现了我军战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机决策果断抓住战机,又尊重了基本军事决策程序,这才是“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说完了“文”的部分再说说“武”的部分。
抗美援朝时期的人民军队,经过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磨炼,堪称“进攻万花筒,防守铁布衫”。《功勋》的剧情好在用短短的六集,完美地展示了我军的进攻作战、阵地防御战与特种作战(锄奸行动),主创团队真是用过心思的。
以进攻来说,大军团级别的大范围穿插、迂回与包抄,志愿军战士们用两条腿跑出了机械化的感觉,三十八军更是创下了战争史上步兵行军的最高纪录。在阵地战中,我们也是得心应手:利用黑夜偷偷潜伏至美军阵地前沿,在持续多达几个小时的隐蔽之后,忽然雷霆万钧一举拿下阵地。我们这种战法打多了,后果就像剧中李延年说的,经常美军不会在前沿阵地留人过夜了。
当然还有我们都知道的“三三制”,这个意思是三个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互相支援互相配合,一个主攻两个掩护;一个班有三个战斗小组,一个主攻两个掩护。当然没有这么死板,也有四五个人一个战斗小组,一个班四五个小组这样——简而言之一句话,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下面这一段来自于101亲自讲解“三三制”的文章:
多年以来,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总是简单粗暴的用“人海冲锋”战术来表达战斗场面,这明明是敌人污蔑我们的说法,结果被或蠢或坏的影视工作者们统统加进了自己的作品里。最近两年因为骂人海战术骂的多了,最近的影视作品里终于有所改善了,但是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
好消息:他们知道什么是“三三制”了;
坏消息:他们好像只知道“三三制”……
“三三制”其实只是101六大法宝之一,剩下的“五大法宝”分别是:“一点两面”“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
一点两面: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的一个攻击点上,并至少两面包围敌人,采取纵长(点)与分散(面)相配合。
三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
四快一慢:(抓住敌人后的)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敌溃退后)追击要快。总攻开始时间要慢。
四组一队:以连为单位,设“四组”——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合起来为“一队”——突击队。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一种是敌人守——要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再攻击;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拖住他;再一种是敌人退:那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
101练兵真的很牛,在世界军事史上都能排的上号的。领袖的军事思想往往着眼于大战略,以及战争的总体指导思想(运动战、游击战);101军事思想科学化、规范化、细节化了连排班级别的战术与战斗。至少在战争层面,他们师徒二人说一句“珠联璧合”不过分。
除此之外还有步炮协同。我军实属把步炮协同各种花样都玩明白了,这是在解放战争中解放那么多个大城市,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经验。常凯申大队长这个人虽然是个混账王八蛋,但是有两点很厚道,第一是给解放军留下了大量的装备,第二是充当了经验包,各种战术实践都在他身上应用、磨合、改进,最后招呼在了美军身上。就举一个小例子,东野解放大城市的战斗中,开发出了一种“狙击炮”打法,简单来说就是大炮蒙上几层被子,然后水平射击,这一套后来被用在了打美军坦克上。电视剧里步兵炮兵怎么协同,怎么发信号怎么定坐标,都有很好的展示,军事爱好者看了很享受。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部戏,很好地展现了我们“进攻万花筒,防守铁布衫”的特点,上面说的那些细节和战术,大家可以一边看剧一边一一对应。还必须一提的是,剧中浓墨重彩的展示了志愿军战士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力量,即便战术理论再丰富多彩,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和绝对优势的海陆空火力,也是无法施展出来的。
我再着重说几个我感觉很不错的细节。
首先是战士们的方言,因为我就是河北人,李延年河北昌黎的,所以听他说话跟我老家很相似,内味真的很亲切。我们河北的方言也就这样,跟普通话差不多,稍微带点拐弯。许多战士都有自己的方言,相信各地的朋友听了也会感到亲切。这就是毛主席的那句话啊——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其次,对于历史质感的还原。大口径炮打出来的弹坑有多大大家也看到了,一个迫击炮打出去也就是一团黑烟,这些在剧中都真实还原了。而近年来的一些作品,为了盲目追求视觉效果,制造了很多脱离历史、脱离现实的战斗场景。比如香港导演的拍的《建军大业》,几炮下去半个南昌城都被大火淹了。我军要在1927年就有这个火力配置,别说打南昌了,东京都打的下来。
其他场景中的细节,比如说战士们嘴上的燎泡,这都是渴出来的。朝鲜的秃山头上基本都没有水源,一壶水是像子弹一样宝贵的战略物资,所以电视剧中志愿军战士们都在互相推让喝水。有一个情节印象很深:班长问陈衍宗你渴不渴,陈衍宗很明显地咽了一口吐沫说不渴。表演中的这种细节都做到了,非常难得。
最后,电影中三次提到了毛主席:一次是好坏转换的辩证思想;一次是要在战争中学习,包括像敌人学习;一次是说美军钢多气少,我军钢少气多。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哪有战士不爱毛主席的?像《攀登者》这样披着主旋律外衣的爱情探险片,才会强行修改历史,抹掉了登山队员带上珠峰的主席像。
毛泽东思想的体现与剧情推进紧密结合,让我想起了《地道战》中,高队长读了《论持久战》后理论联系实际,打开了与日寇斗争的新局面。为什么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伟大思想的指引是先决条件。
能让最基层的指战员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受到启发,在战斗最激烈最残酷的时候作为鼓舞士气最重要的手段,这就是“屠龙术”的意义。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