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道德经》第十四章: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道纪

发布时间:2023-07-14 04:34:42     作者:孟小春通俗国学     浏览量:680    

道德经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mǐn)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字面理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想看也看不见叫做“夷”。想听也听不见叫做“希”。想抓也抓不着叫做“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这个东西是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见、抓也抓不著,简直无法分别刨根问底,也无法细致描述,“道”就是集合了这三种特性的统一体。

诘:追问。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道”它是上边也不明,下边也不暗。

皎:洁白,明亮。昧:暗,不明。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它绵绵不绝的充塞于天地、宇宙之间,但又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很难言状。归根结底“道”不是以一种有形的形体体现出来的,好比能量转换不是一个物体转变成另一个物体一样,不能用“物”来描述。

绳绳:形容接连不断。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就是说“道”是无形的形状、是无象的表象,这个现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姑且用“恍惚”来描述。

恍惚: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要想在前头去迎接它的话,根本也看不到它的前头。要想在后面跟着它,你还是看不到它的尾。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圣人就是依据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再结合自己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就可以指导或借鉴今天的所作所为。知道古往今来事物的来龙去脉,并顺应这些规律行事,就是“道”的纲纪。

1、通俗理解

“道”是万事万物客观存在的内在本质规律。由于他所体现的都是“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那么要想把“道”用一种形象的方式把它描述出来就很难了。

在古代,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是:想看也看不见,想听也听不见、想抓也抓不着,简直无法分别把各种规律来进行刨根问底,也无法细致描述。它是上边也不明,下边也不暗。它绵绵不绝的充塞于天地、宇宙之间,很难言状。换言之:“道”不是以一种有形的形体体现出来的,不能用“物”来描述。就是说“道”是无形的形状、是无象的表象,这个现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老子哪个年代只能用“恍惚”来描述。

圣人就是依据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再结合自己总结的知识和经验,就可以指导或借鉴今天的所作所为。知道古往今来事物的来龙去脉,并顺应这些规律行事,就是“道”的纲纪。

2、道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在老子那个时代,自然科学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解释很多自然想象,当然老子给我们解释的“道”有些“神乎其神”、“恍恍惚惚”了,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就容易理解了。

比方说:古人“钻木取火”,就是典型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再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古人用一根细木棍在一块“木墩子”上高速旋转,通过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当温度升高到干草燃点的时候,就点燃了干草;干草燃烧就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因此古人就可以在篝火上烧烤食物、取暖、照明、驱赶猛兽了。古人可以看到的是木棍和木墩子,以及驱动木棍的运动,他们既看不到人体发出的机械能,又看不到摩擦发出的热能。他们可以看到干草、木头燃烧变成灰烬,他们看不到碳燃烧时的化学反应,看不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换言之就是,古人所看到的实物都与能量和能量转换密切相关,但却看不到能量和能量转换,绝对无法用眼看的实物来描述能量和能量转换。所以在老子那个时代,就只能用“恍惚”来描述了。

再比方说: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利用水的势能推动水轮机,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中的线圈通过电磁感应而产生电能,这样机械能就转化为电能了。我们可以看到水流,但我们看不到“势能”;我们可以看到发电机转动,但我们看不到电磁感应;我们可以看到灯亮,但我们看不到电能。我们所看到的实物:水、水轮机、发电机、灯泡都与我们想要知道的“能量”密切相关,但他们都不是“能量”本身,不能用所看到的实物来描述“能量”;我们想要知道的“能量”却又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它的确是老子所描述的“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还比方说:一个人,从表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解释就是:这个人体内是处于“阴阳平衡”状态,换言之,就是这个人的饮食所摄取的能量,与他的能量消耗处于平衡状态,反之,要么“发福”,要么“减肥”。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全部是表面现象,我们既看不到:食物转化为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维生素,我们也看不到这些营养物质被输送到全身;我们更看不到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在体内燃烧,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又会在肌肉组织里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我们的身体的各种行动的;我们更无法想象,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给我们大脑提供能量而转化为智慧的。营养物质、热能、机械能、智慧,它们都是在一个看起来平静的人体内运动变化着,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表面平静的人,体内竟然在进行着如此复杂的运动变化。我们更无法想象“大米饭”是如何转化为“智慧”的。

用今天我们学习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的确是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能量转换”就是规律,换言之就是“道”的本身。我们的确是:想看也看不见,想听也听不见、想抓也抓不着。它的确是:充塞于天地、宇宙之间。它的确是:无形的形状、是无象的表象。这些现象的确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由此可见,老子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可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的客观条件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所以,中华文化中的“道”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道”,他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另一种是人类认识层面上的“道”,是要随着人类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加深而发展变化的。

既然,人类对“道”的认识与客观存在的“道”相去甚远,我们为什么还要违背自然呢?此时我们才真正理解到了中国人“顺其自然”的思想有多伟大了!

3、古为今用

本章老子向我们阐述了:“古为今用”的哲学思想。“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就是要学习前人认识自然所总结出来的知识,用这些知识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再总结出更新的知识,以指导后人更深层次的探索更深层次的自然奥秘。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鬼谷子说:“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李世民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古人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说:“前车之鉴”、“古为今用”、“道冠古今”、“能者为师”等等。这些名言、俗话、成语里都包含有中国人“古为今用”的哲学思想。

李冰

李冰是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其发挥的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的格局。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没有进入铁器时代,也没有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然后用水浇烧红的岩石,使岩石爆裂,终于用了八年的时间,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岷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岷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岷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点评

李冰父子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开凿了都江堰,给我们留下了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指导思想,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其实质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水哲学,它强调的是要充分掌握河流的流势和其它自然条件,加之利用和正确引导,利用有利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同时要随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把工程做好。这一治水哲学思想不仅对过去,而且对今天的水利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就是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留下了一段李时珍的千古绝唱:“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也到过均州的太和山。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蕲蛇”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太岳太和山(武当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点评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李时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会囫囵吞枣式的继承中华医学,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扬弃”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华医学。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是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道纪     道德经     第十四章    
上一篇:曲江创意谷是西安的“太古里” 下一篇:4个原则帮初学的你选择乒乓球拍?好的乒乓球要看这两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