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洋片 缝穷 白相 拿摩温 荐头 绞脸 钉秤 老行当你还知道几个?
发布时间:2023-07-03 04:07:09 作者:70后大叔讲历史 浏览量:1003
常听老人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以前行业分工还没有现代这样精细,一直认为三百六十不过是夸张的数字,因为生活中反复常见的也就那么几种,但稍稍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行业,才发现原来我们有那么多的老行当,正在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有多少行业曾经辉煌一时,有多少行业曾陪伴老一辈的人成长,有多少行业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留下的一张张照片,成为记忆当中最深处的怀念——中国正在消失的老行当。
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俗称西洋镜,表演者通常为1人。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自宋朝开始至今,拉洋片已经基本绝迹。仅有少数爱好者仍从事此种艺术形式。在那个时代,此种文艺虽数通俗一类,但也并非人人能够享受的。常常看到演绎民国时期电视剧中一群小孩围在一个一人高的木箱周围通过一个小孔往箱子里面观望,一边看一边兴高采烈地吆喝,边上几个孩子或是囊中羞涩交不起铜板或是正在排队,急的抓耳挠腮,特别有趣。拉洋片诞生在天桥,孕育、抚养它的人名叫焦金池(艺名大金牙)落脚天桥,撂地卖艺。建国后马三立、张庆森等相声艺术家表演的作品《拉洋片》才使得广为人知。
缝穷、缝穷,越缝越穷,越穷越缝,不是吗?只有穷人才穿破衣服,只有破了的衣衫才需要缝补,所以这个行当才是因穷而生的。北方话语叫缝穷,在南方就直接呼为“补衣服的”,听起来不好听,但人已经落魄到替人补破烂,是穷人在赚穷人的银子,也没有什么好听与否了。从事缝穷的是些中老年妇女,劳动力逐渐丧失了,又不愿意成为家里的累赘,靠着多年来在针线上的修炼,赚点小菜钱而已。这个行当多见于工厂码头区,专为穷苦工人缝补衣服,到了这个份上,别人给多给少都随便,正因如此,来补衣服的多是些光棍汉,也乐得来这里,有个歇脚抽烟喝茶的时候。现时满街走的男女老幼,穿着时尚鲜亮,也只有在电影、电视上偶尔看到此类行当从事衣衫褴褛的人们,心里不由感到酸楚。
白相人很多地方含贬义的意思,跟花花公子意思一样。多指无所事事的人。上海话里“白相”就是玩,也就是在社会上玩的人,相当于现在说的花花公子。也可解释为:游手好闲、为非作歹的人、流氓。白相人一般都薄有家产,蒙祖荫所赐,留有几处房产可用来收租的,或许本就是老板家的公子,所以并不需要有什么正当职业和专长,属于有钱但不富有的阶层。当然也有无甚积蓄就靠混吃混喝的,也有靠有钱女人供养的,这些也都可算作白相人。白相人也有自己的圈子,也分三六九等。靠祖上余萌的被称之为小开;骗吃骗喝的被称之为阿诈狸;靠女人的被称之为狼狗。至于那些在街面上敲诈勒索的、收取保护费的只能称为流氓而不能称为白相人。说到白相不得不提一下“黄牛”,因为许多白相人也从事“黄牛”这档营生。这一称谓出现于解放前夕。那时将政府兵败如山倒,金圆券大幅贬值,达官贵人抢购黄金、美元,俗称:‘老大’、‘老二’,平民百姓信赖袁世凯、孙中山头像的银元,称:“大头”、“小头”。所以人们一拿到纸钞,就急忙到街上找“黄牛”换进银元,若稍慢一点,即遭缩水。当然,也有需要用金圆券购买低值的日用品时,就要兑出银元。因此出现了一种行当“黄牛”。现代社会也有“黄牛”,最常见的就是体育馆外倒卖演唱会门票和银行门口倒卖外汇的人了。
拿摩温是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意即“第一号”。《辞海》里这条的注释是:旧中国工厂中工头的别称。旧上海英国纱厂车间里的工头,一般编号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创造性地翻译成了拿摩温。于是被传播到了各个纱厂。原先只用于外商在上海设立的工厂中,以后上海的华商工厂也有沿用此名称的。拿摩温不参加劳动,专门监视、管理工人干活,他们有开除、处罚工人之权。拿摩温还可随意打骂工人。工人进厂、逢年过节和拿摩温家婚丧喜庆,工人都得向拿摩温送礼孝敬。有的拿摩温还在工人工资中捞取回扣;乘工人之危放高利贷进行盘剥。这档角色的德行和嘴脸在表现旧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里时能见到。
荐头,指的是旧时以介绍佣工为业的人。他们的职务是介绍男女佣工到人家去做工。女佣中如烧饭娘姨(沪谚呼女佣曰娘姨)、梳头佣、奶妈、小大姐(即未成年之童工),男佣中如烧饭司务、出店。不过事实上介绍女佣为多,男佣则很少,不过应个景儿罢了。人们要雇佣工,先到荐头店去关照需要那一项工人,他们就会送到。送到当口,先给荐头车资二百文(也有给小洋一毛或两毛者,普通以二百文为多),试用三天后,荐头再来接洽。倘使双方合意,然后面议工资,作为定局。譬如每月工资五块钱,工人方面给二成洋十角,主人方面给三成洋十五角与荐头以作介绍之费。此后或做工几年,或只做几月,都和荐头不涉;惟工役犯了窃盗等情,那荐头须负责料理。倘使送来的工人彼此不合意,未到三天即可掉头而去,只给予几个钱即算完事。开设荐头店的老板,都得要有点来头,也就是黑道的靠山和门路。这种店的店堂中央挂的是关圣帝君,瞧这架势有点白相人的气势,老板百分之八九十是此道中人,因为他要吃“吃人”这碗饭。
有一种关于绞脸起源的传说:说隋炀帝滥抢民女,于是有一家人就把出嫁的女儿的脸上的汗毛全部除去,涂脂抹粉假扮城隍娘娘抬到新郎家,以躲避官兵的检查。后来大家跟着学,成了风俗。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是在西亚、中亚到东亚历史久远的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的美容手段。传统婚俗之一。指婚礼前为新娘修饰梳妆脸面。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表示已婚。多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所谓全福妇女进行操作。开脸的施行者使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或者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麻线在被开脸的女子脸上绞动以除去汗毛。此外,眉、鬓角也要修整。在要绞脸的女人脸上抹上石灰,“美容师”咬着打交的丝线的另两端在抹着石灰的脸上绞来绞去,一会儿,汗毛被拔光,眉毛修得齐整,脸上也光滑、白净多了。开脸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会造成汗毛向皮肤内生长。现在中国有少数地区的人们仍在使用。
相传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他依据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统一使用市秤,规定每斤为10两。钉秤俗称制秤人,制秤是一门极其讲究的手艺,要经历3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精工细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影响到杆秤的准确性,公平是制秤匠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操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钉秤行业最辉煌的时期,一般钉秤匠一天能钉出三五杆秤。现在电子秤普及,用木杆秤的人已经很少了,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一直以选材独特、构思奇妙、工艺精湛而为世界称道。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许多手工艺逐步被机械化、规模化,成为纯粹的旅游商品。一些掌握传统技艺的老艺人要么逝去,要么被社会所遗忘,传统民族手工艺“人亡艺绝”现象日趋严重。即将消失行当还有:锔碗、补锅、竹筷制作工艺、修钢笔、锡匠、铜匠、铁匠、捏面人、蒲编工艺、麦秸编织工艺等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些民俗行当,希望能传承下去...向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普通劳动者致敬...你们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