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组“双胞胎”汉字,看着就眼晕,细辨才能分清
发布时间:2023-07-01 06:38:46 作者:琳琅文斋 浏览量:886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数量众多,常用汉字就达3000多个,在一撇一捺之间,有许多汉字的构成十分相似,有的几乎一模一样,许多人常将它们认错。
现精心挑选非常容易混淆的30组汉字,并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
垚(yáo),形容山高的样子。
壵(zhuàng),古同“壮”,意思是有力,强盛;增加勇气和力量。
区别:垚由三个“土”组成,壵由三个“士”组成。
洞(dòng),指洞穴,窟窿;透彻,清楚。
泂(jiǒng),表示远,清澈深邃。
区别:洞字右半部为“同”,“泂”字右半部为“冋”。
姫(zhěn),谨慎的意思。
姬(jī),一般指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也指旧时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侍妾;还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区别:姫的右边是个“臣”字,而姬的右边中间是个“口”字。
雎(jū),是一个少有的姓氏;又特指鱼鹰。
睢(huī或suī),读huī时,表示仰目,仰视,以及欢乐的样子等。读suī时,用作姓氏、县名等。
区别:雎的左边是一个 “且”,睢的左边是一个“目”。
“胄”(zhòu),古代战士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帝王或者贵族子孙。
“冑”(zhòu),一般指头盔、战盔。这个字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了。
区别:这两个字不容易区别,放大了才能看清楚,胄的下边为“月”,冑的下边为“冃(mào)”。
未(wèi),表示否定;将来;不足,不够;没,没有,还引申指地支的第八位。
末(mò),东西的梢头,尽头;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终了,末尾。
区别:“未”字第一笔横比第二笔横短,“末”字第一笔横比第二笔横长。
妹(mèi),指同父母而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子,后引申为少女,女子。
妺(mò),专用字,指的是传说中夏王桀的宠妃妺喜。
区别:妹的右边是“未”,妺的右边是“末”。
壶(hú),容器名称,一般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壸(kǔn),古代皇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也有广的意思。
区别:壶的下半部是“业”,壸的下半部是“亚”。
候(hòu),等待,问好,表示时节等。
侯(hóu或hòu),古代爵位名,又可指诸侯,后又泛指达官贵人。
区别:“候”比“侯”多一竖。
币(bì),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现指钱币。
帀(zā或shī),读zā时同“匝”,环绕一周也;遍,次也。读shī时在古文中多用为“师”,泛指军队。
区别:币的上边是一撇,帀的上边是一横。
毫(háo),指细长而尖的毛;毛笔;数量极少,一点儿等。
亳(bó),地名,现在指的是安徽亳州。
区别:“亳”字的下边比“毫”字少了一笔。
薛(xuē),周代诸侯国名;古书上指一种蒿类植物;姓氏。
薜([bì),古书上指当归、野麻,现常指一种常绿灌木薜荔。
区别:两者左下部分不同。
祟(suì),本义是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引申义是不正当的行动。
崇(chóng),本义是指山高,引申为泛指高大,表示尊敬、重视等含义。
区别:祟的上半部“出”,崇的上半部是“山”和“宀”。
丐(gài),乞求、乞讨,也指靠乞讨为生的人。古文中有给予的意思。
丏(miǎn),意思是遮蔽,看不见。
区别:“丐”字的第三笔画是一横,“丏”字的第三笔画是横折。
采(cǎi),摘取,挖取;选取,搜集;神态,精神。
釆(biàn),象形字,模拟兽爪留下的印迹,引申为分辨、辨别。
区别:采字是由“爫”和“木”组成,“釆”字一撇下面是“米”。
茶(chá),一种常绿木本植物,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用茶叶做成的饮料。
荼(tú或shū等),指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读shū时,通“舒”,是舒缓的意思,另外也指古朝会时所执的玉板。
区别:“茶”的下面多一横就是“荼”字。
日(rì),指太阳;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每天,一天天;泛指一段时间等。
曰(yuē),本义是说,引申为叫做,虚化为语气助词。
汨(mì),水名,一般指汨罗江。
汩(gǔ),水流的声音;水流的样子;治理,疏通。
区别:“日”字比“曰”字瘦一些。汨(mì)字的右边是rì,汩(gǔ)字的右边是yuē。
肓(huāng),古指人体内心脏下膈膜上的部位。“膏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盲(máng),看不见东西;对某种事物不能辨别或不懂。
区别:肓字的下部是“月”,盲字的下部为“目”。
汆(cuān),是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中煮一下,随即取出。
氽(tǔn),漂浮;用油炸。
区别:汆字的上面是“入”(rù),氽字的上面是“人”(rén)。
市(shì),做买卖的地方;城市;行政区划单位。
巿(fú),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为避免与“市”相混淆,现在一般只用作偏旁
区别:市字的上面是一点,巿字的第二笔画是一竖。
塵(chén),同“尘”。
麈(zhǔ),在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区别:塵字的底部是“土”,麈字的底部是“主”。
芙(fú),一种落叶灌木,即木芙蓉;荷花的别称。
芺(ǎo),古书上说的一种草,即苦芺。
区别:芙字的下部是“夫”,芺字的下部是“夭”。
涑(sù),水名,指涑水。
洓(sè、qì 或zì),指小雨零落;水名,指洓(qì)水;古同“渍”,浸,泡。
区别:涑的右半部是“束”,洓的右半部是“朿”。
春(chūn),春季;指一年的时间;比喻生机等。
舂(chōng),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区别:春字的底部是“日”,舂字的底部是“臼”。
第(dì),表示次序,旧时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等。
笫(zǐ),指竹子编的床席。
区别:“第”的中间是竖折、横,“笫”的中间是一撇。
畬(shē或yú),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开垦过两年的田地。
畲(shē),主要指少数民族畲族。
区别:畬字的上部为“余”,“畲”字的上部为“佘”。
母(mǔ),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指能有所滋生的事物;养育,哺育。
毋(拼音:wú)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
区别:“母”字里面是两点,“毋”字里面是一撇。
茸(róng),草初生时细小柔软的样子;鹿茸。
葺(qì),用茅草覆盖房顶。现泛指修理房屋。
区别:“茸”字比“葺”字中间少了一个“口”。
己(jǐ),常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
已(yǐ),停止,罢了,后来,引申为表示过去。
巳(sì),本义是胎儿,引申指后嗣,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六位。
区别:“己”字是全开口,“已”字是半封口,“巳”字是全封口。
拨(bō),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用于成批的人或物。
拔(bá),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挑选;超出,高出;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
区别:拨字的右半部是“发”,拔字的右半部是“犮”。
你学会了吗?
关注@琳琅文斋,我的世界里希望有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