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传(三):从春秋到1944年的记载,龙之逆鳞、鲤跃龙门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3-06-16 03:39:16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243
《左传▪邵公二十九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513年秋季,龙出现在绛地郊外。
由此魏献子问蔡墨:龙在动物里最聪明,因为它从没被活捉到过,是这样吧?
而蔡墨则答道:帝舜时期有董父养龙,到了夏朝孔甲时,又有天帝赐雌雄二龙。
有个名叫刘累的替孔甲养龙,某天雌龙死了,刘累便偷偷剁成肉酱给孔甲吃。
孔甲吃完继续让刘累提供,于是刘累害怕的跑了。
《史记▪夏本纪》中也记载了孔甲的这个故事,但无关于龙的前言,所以这里我选择了《左传》
《韩非子》中记载:“夫龙之为虫也,可犹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
意思是:龙是一种动物,驯服好了就能骑乘。
但是它喉咙部位有一尺多长的逆鳞,人要碰了,它就要暴起伤人。
西汉《淮南子▪地形训》提到演化了天下生物的四龙,这四龙分别是:飞龙、应龙、蛟龙、先龙。
《大戴礼记》:“黄帝乘龙扆云,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帝尧龙、夔教舞。”
到东汉,《论衡》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于龙的想象:“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西晋《三国志》:“青龙见郏之摩陂井。”
东晋《神仙传》:“茅君..丹成,乘赤龙而升天。”
南北朝《异苑》:“船下有两龙载之,船不着水。”
唐《宣室志》:“...龙自池中御素云,跃然亘空,望西南而去。”
五代《唐年补录》:“...有青龙斗死于庭中...凡长十余丈...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
宋《夷坚志》:“...有二龙不辨名色,身高丈余,相去数步而死,冷气腥焰袭人,不可近。”
《太平广记》:“...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
明《元史》:“祥符县西北有青白二龙见,若相斗之势,良久而散。”
清《江西通志》:“冬,十二月,龙见丰城田中,身长四十余丈,头似鳞,七日后飞翔挟风雨而去”。
近代《清史稿》:“咸丰二年...十一月,西宁西纳川降孽龙,臭闻十里。”
再近,那便是1944年的松花江坠黑龙事件了:
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
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
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
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
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
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
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
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
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
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黑龙便不见了。
据当地人讲它是半夜走的,因为暴雨原因没人知道它是怎么走的、去往哪里了。
后来当地人悄悄说日本人封锁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人提起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