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大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育人宗旨及其精神的千年传承
发布时间:2023-06-14 02:26:3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62
五代时期,番王割据,战乱频仍,科举教育断代,仕子学业荒废,百姓流离失所。这时生活于湘江之滨,岳麓山脚下的僧人智璿师付及其弟子也深感世风日下,湖湘仕子们急需一个安全静谧、不受世事打扰的读书场所。于是师付智璿倾其所有,在麓山脚下购置一小块土地。并通过师徒二人日夜不知辛劳的化缘所得,建起五间简陋的书舍,并购置来珍贵的儒家珍典,以供仕子们翻阅、研习。这便是千年岳麓书院的前生。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全国统一。终于结束了五代时期的战乱局面。宋朝发展到其弟宋太宗时期,政局基本稳定,百姓得到修养生息,朝廷社稷也日渐富裕。再说宋太祖赵匡胤经“杯酒失兵权”之后,国家开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儒家文化得以大力发展。于是各种官学、私学开给兴盛起来。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尊师重教,大兴儒学,借着智璿和弟子原办学的文脉与拫基,大兴土木,起教舍五十几间,并配有斋舍。采用左右序列斋舍的建筑格局,并以岳麓山来命名,起名“岳麓书院”。朱洞亲自骋请德才兼备的大儒做老师,严格招募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施教。
朱洞离任后,公元999年,后任知州李允则更加着眼未来。书院得到更大规模的扩建。扩建后的书院增加了礼堂、藏书阁、君子楼,以及老师伦道的讲堂学生的斋舍等等,功能更加齐全。并制定岳麓讲学、藏书、祭祀和学用四大规则,完善书院运行制度。这样寄托着湖湘学子一期望的书院就不会因人而兴,又因人而废,自此千年岳麓书院就初创成功。
周式,湖南湘阴人,朱洞请的岳麓书院首任山长。他以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称。周式注重经学研究,大力推陈儒家学说,康称大儒。主张培养君子人格了人良好的学养。在他担任书院山长一期间,将毕生所学亳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当时宋真宗赵恒因赏识他的才学,还特地召见了他。这对于一个小小学院山长来说可是无尚荣光,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宋真宗还要封他为国子监主簿,被他婉言回绝。在周式的请求下,真宗还为学院赐匾——“岳麓书院”。此匾在岳麓书院一挂就是千年。自此岳麓书院名扬天下,四海学子争相来投,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公元1017年,北宋天禧元年,一个给岳麓书院教学注入无限精髓的人诞生了。他就是濂溪先生周敦颐。周敦颐湖南道县人,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对于湖湘,乃至中国的影响仅次于大圣人孔子。他著有的《爱莲说》在当时的读书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岳麓书院六君子堂的供奉位于榜首。
他在哲学领域的主张就是一个“诚”字,是关于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之道的最高境界的表达。
他在教育领域首先倡导“教人向善,进德修业”。再就是“六经为主,认诚为本”。三是“自学为主,重在启发”。
周敦颐一生不管为官还是为民都在大力推广教育事业。
在社会国家政治领域,他主张“德治与刑治”。倡导人要修圣德,重师道。告诫学子们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提出的无扱、太扱阴阳、五行、无欲、顺化等理学摡念至今还在影响后人。经他以后儒家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周敦颐的主张、学说从此成为岳麓书院传道理念的源头。
时间来到1165年,南宋高宗时期,张拭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张拭今四川棉竹人,号南轩先生。师从周敦颐第四代传人儒家理学湖湘派泰斗胡宏老师,得其毕生所学之精髄,成为湖湘派新一代领袖。他的父亲是抗金名将张浚,官至丞相。张拭受其影响深远,一生主张忠君爱国。教学强调学以致用,义利之辨,圣人之道。在书院讲堂的墙壁上至今镶嵌着张拭写的《岳麓书院l记》。其中一句活为书院奠定了教学宗旨——“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其意是:书院不是为了科举利禄,也不是为雕琢文辞,是要培养真正经世之才,传道济民。他教导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他力主培养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学生活学活用,不读死书,学以致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与今天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他为教正值南宋年间,外敌威胁年代,他注重学生军事技能的培养,恢复了儒家传统的“射礼”。告诫学生外敌盗据神州很久了,作为当朝仕子应该效忠明志,收复失地。
周拭为学没有派别门见,主张各个学派之间相互交流、融合。他执教岳麓书院期间首开先河,促进了历史上理学学术界有名的“朱张会讲”交流盛会。当时岳麓书院人潮涌动,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固”。来的人有学界、政界、商界等一众之仕。由于人实在太多,马池的水都饮干了。论道之后朱熹感叹:以前很多感觉迷茫的,没有头绪的想法,如今都道明理清。朱熹还为书院题词:“忠孝廉节”。勉励岳麓诸生要成为有气节的国之栋梁,而不是追求富贵利禄的科举附庸。
张拭一生致力于儒家新理学的推广教化,只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死时年芳48岁。张拭之后朱熹还经常到岳麓书院讲学论道。至此朱张之学的学统彻底扎根于书院当中,被后人称之为“朱张学统”。朱熹也成为新理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称为“朱子”。
至此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00年历经二百多年不断发展完善,岳麓书院的办学宗旨及精神已基本形成。
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学院虽经七毀七建,但其经世致用、传道济民、精忠爱国、忠孝廉节……的教学宗旨及其精神,后又经明清两代人的不断完善和践行。虽历经千年,却更加的历久弥新。引领无数三湘学子,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赴国难,敢担当,刹身成仁,舍身取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