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热搜  > 长津湖美军总结:志愿军其实不擅长夜战,素质和纪律才是根本优势

长津湖美军总结:志愿军其实不擅长夜战,素质和纪律才是根本优势

发布时间:2023-06-04 06:38:49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951    

美军有什么纪律

长津湖志愿军

在很多历史作品里,“志愿军擅长夜战”似乎是一个定理。满月被说成是“中国人的月亮”,甚至美军也被形容为“出现了黑夜恐惧症”。

美军有什么纪律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过于贬低美军的认知水平,而且将志愿军不断战胜“联合国军”的真实因素简单化了,也低估了志愿军的本质优势!

美军有什么纪律

长津湖美军

笔者在查询美军资料时,曾经看到美军陆战五团一营的长津湖战斗报告,对志愿军战术做过一个较详细的评价,与我们的传统看法截然不同:这份报告对志愿军第九兵团评价很高,然而却认为“志愿军并不擅长夜战”!

1950年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爆发,美军陆战五团和陆战七团、陆战炮11团都部署在柳潭里,被志愿军第20军的两个师包围,与下碣隅里的陆战一师师部的联系被切断。在柳潭里,陆战五团一营在强大空地火力支援下,虽然付出了一定伤亡,但守住了阵地。12月2日上午,该营作为突围先锋,负责打通柳潭里通往下碣隅里的道路。但是,短短十几公里的道路,陆战五团一营经过两天苦战,才在12月3日夜间冲到了下碣隅里。所有柳潭里的美军,直到12月5日才基本撤退到下碣隅里。

12月7日,该营又随陆战一师大部队撤到古土里,并很快继续向南撤退。12月8日,该营的两个连参加攻击了对水门桥附近的1457高地。此后,该营基本没有再遭遇较大战斗。12月11日,全营抵达咸兴,于次日登上船只撤离。

根据该营的报告,在柳潭里、下碣隅里等地,该营先后与20军、26军的若干部队发生过交战。

该营报告指出,志愿军的作战方法十分灵活,总是不断试探美军防线的弱点,然后果断发动猛烈攻击。在多次战斗中,志愿军都成功渗透进入该营的防线,但很难继续突破,因为“缺乏夜间沟通手段”。

该营报告指出,志愿军的夜间攻击,火力支援主要依靠机枪和迫击炮,有时也出现了75毫米山野炮。但总体来说,志愿军山野炮的火力支援很不精确。

柳潭里战斗示意图

另外,该营报告还认为,志愿军总是能“准确找到美军阵地的侧翼方向”,并且捕捉到美军迫击炮阵地进行压制。同时,志愿军的迫击炮却经常转移阵地,让美军炮火和飞机难以捕捉。

该营报告最后总结道,志愿军对夜战战术并不熟练,更像是不得已为之。该营认为,这由于美军在白天拥有空中支援和空中侦察的优势。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双方的共识。

然而该营同时认为,志愿军真正的优势,其实是兵员素质和纪律!

客观来讲,陆战五团一营的报告认为“志愿军并不擅长夜战”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夜战是一门难度极高的技战术,对部队的装备、训练、通讯、纪律和组织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仅从长津湖战役来看,志愿军在几次大规模夜战中都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硬件。例如缺少无线电步话机,导致营连级部队之间缺乏沟通。新兴里、下碣隅里等战斗中,志愿军营、连级部队曾多次成功突破敌人防线,但是友邻部队却无法知晓,没有及时进行增援,导致突入部队遭到重大损失。

此外,志愿军的炮兵也缺乏夜战训练,难得的几次炮火支援,都因为夜间难以识别目标,白白浪费了弹药。唯独伴随步兵的机枪和迫击炮,在夜战中表现较好,但面对美军优势火力仍远远不足。

尽管如此,美军战报仍对志愿军做出很高的评价,关键就是战士的纪律和组织度。

长津湖志愿军

陆战五团一营的报告指出,志愿军往往在精确的迫击炮和机枪掩护下,以小分队冒着弹雨接近美军阵地,猛然投出大量手榴弹,而且一波接着一波,牺牲很大,但对压制美军防线很有效。

下碣隅里美军陆战一团三营也提到,志愿军在攻击该营H连、I连的时候,在精确的迫击炮支援下,以“完美的小规模战斗队形”前进,手持手榴弹和冲锋枪。美军称,尽管遭到火炮、火箭、无后坐力炮、重机枪和坦克的火力严重杀伤,但志愿军只要有人站着,每一次连续的攻击波都会“继续争取突破”。

志愿军迫击炮阵地

不仅如此,美军还提到长津湖战役中“很难精确统计”志愿军伤亡,因为志愿军总能控制战场主动权,并且尽快疏散伤者和死者,令美军陷入“战场迷雾”。

正是这种高水平的纪律性和组织度,让参加战斗的美军十分震惊!至于“夜战”能力,根本不是志愿军天生具备的,只是在客观情况困难时临时采取的适应性战术,也只有高组织度的军队,才能迅速接受这种适应性转变。

长津湖志愿军

在一些传统看法里,经常将志愿军描述为“作战精神强”。但到底有多强?特别是“精神力量强大”,到底表现在哪里?传统说法都过于笼统,甚至在表达上缺乏说服力,往往只是简单归结为“战士勇敢”。

通过这些美方资料,我们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志愿军的战场表现和优势所在——正是美军所提到的“素质、纪律和组织度”。

长津湖志愿军

值得一提的是,比长津湖之战早11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军曾声称即使与清军交换武器,仍然能够取得胜利,原因就是英军的“素质、纪律和组织度”。相反,清军即使装备了英军的先进武器,也打不过武器落后但纪律和组织度更强的敌手。

我们再看志愿军——高超的射击投弹技术,出色的战术配合,这是“优秀的素质”。严格执行每个人的战斗安排,能忍受残酷的严寒和伤痛,这是“严明的纪律”。即使牺牲很大,剩下的少数战士仍能继续贯彻作战目的,甚至独立坚持战线或主动协助友军作战,在条件苛刻的夜战中组织不乱,这就是“高水平组织度”。

撤退中的陆战一师

所有这些特点,都是二十世纪高度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军队特征,却集中体现在仍属于一个农业国的军队身上。这才是美国军队最受到震撼的地方!

所有这些特点,都不属于“武器和装备”的硬件范畴,而是真正的精神境界。仅仅以“勇敢”来形容志愿军的精神,确实显得太微薄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型军队!(作者:陶慕剑)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长津湖     夜战     志愿军    
上一篇:G7安保异常严格 日本警察甚至在本土被美方检查 下一篇:军事丨美军装备SCAR步枪,反映很混乱,改掉习惯还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