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
发布时间:2023-06-02 22:17:28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22
公元1661年,当8岁的康熙被匆匆拥上皇位的时候,南明的延平王郑成功正踌躇满志地准备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回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被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之后,第二年就不幸英年早逝。
1683年,清廷又从郑氏家族收回了台湾。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清廷先后采用了经济封锁和谈判的手段,都没有让郑氏家族归附,直到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才以战逼和,最终让台湾实现了和平统一。
那么康熙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
迁界封锁,剿抚并用
台湾古称“夷州”、“琉求”,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兴起,台湾岛也被荷兰殖民者所侵占。
台湾被侵占后,岛上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多次奋起反抗,这其中就有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郭怀一。
与此同时,在福建扛起抗清复明重任的郑成功,也看上了台湾的战略位置,想要把这里经营成抗清的牢固阵地。
郑成功认为台湾距离福建距离不远,如果拿下台湾就可以和金门、厦门诸岛连成一线,然后“广通外国,训练士卒”,是一处“进可战而复中原之地,退则可守无内顾之忧”的战略要地。
清廷一开始并不重视台湾,清军虽然入关,但是尚没有完成对中原的统一,所以他们只把郑成功在福建、台湾的经营的抗清力量,当作他们统一全国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时在对待郑氏的抵抗时,清廷采取的也只是简单粗暴的方法:郑芝龙已经表明投降清廷,清廷仍然杀掉了郑芝龙和在京的郑氏子弟。
为了压制郑成功,清廷还采用了黄梧的建议颁布“迁海令”,下令东南沿海的居民一律向内陆迁徙三十里,并严令“片帆不得下海”,打算通过武力途径解决盘踞台湾的郑成功部。
令人遗憾的是,在收复台湾还不足一年的时候,郑成功就不幸病逝了。
郑成功病逝之后,郑氏内部还出现了郑成功弟弟与儿子政权的内讧局面,清廷一看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对驻守在厦门的郑成功之子郑经进行招抚。
郑经当时正与叔叔郑世袭夺权,面对清廷的招抚和叔叔的逼迫,他认为归顺清廷“有负先王宿志”,不归顺又会面对清廷“指日加兵”的局面。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情况,郑经决定“暂借招抚为由,苟延岁月,伺余整旅东平在做区处”,与清廷虚与委蛇。
清廷对招抚郑经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他们只想借着招抚郑经,扩大郑经和郑世袭的矛盾,“使自相猜疑,然后剿抚并用”,自己好从中得利。
见招抚没有成功之后,清廷立即诉诸武力,在康熙二年(1663年)派出清海澄公黄梧、福建总督李率泰和提督马得功三路人马,分别进攻厦门和金山,将郑经逼退到了铜山。
此后清廷又派出耿继茂和李率泰来到铜山,再次招抚郑经,郑经摆出“削发登岸,虽死不允”的强硬态度,让清廷的招抚再一次失败。
1664年,清廷又册封“素谙海务、矢志立功”的福建人施琅为静海将军,又征调了承恩伯周全斌、左都督杨富辅助施琅,让他们统帅水军进剿台湾。
当年11月施琅率军出发之后,因为海面骤然起了大风,船只无法继续航行,只能无功而返。
第二年3、4月间,在施琅的第二次征讨又一次因为“受风涛所阻,无功而返”之后,清廷对台湾的武力收复也暂时告一段落。
施琅在给清廷的奏疏中总结两次武力收复未果的原因,认为是“纠乌合之众勉进击缉,固逆知其难也”。
因为“远征外岛,风信靡常”希望清廷能“假以岁月,不可限以定期”,在充分了解“风信”、“海况”的条件下,做好准备再谈征讨。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这一阶段清廷对于收复台湾的行动并不重视,事先既没有周密的部署和准备,对海战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清廷只是把这视为“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虽然也有“剿抚并用”和“迁界封锁”的手段,但也只是企图挟胜利之势,以武力统一台湾。
招抚为主
施琅的两次征剿都无功而返之后,清廷暂时停止了对台湾的军事行动,转而改为“招抚”的政策。
除了第一阶段的两次招抚之外,从康熙元年到武力统一台湾,清廷对台湾一共有过九次招抚。
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亲至台湾,向郑经提出称臣纳贡、遣质子进京和与沿海通商的三点招抚要求。
郑经以“台湾远在海外,若照朝鲜事例则可”的条件,清廷认为不能答应,招抚又未成。
康熙亲政之后,又派刑部尚书明珠和兵部侍郎蔡毓荣带着康熙的诏书来到福建,诏书送到台湾之后,郑经拒绝接见使者,只是委派了两名立管前途谈判。
明珠还特意写了亲笔信向郑经陈述利弊,郑经仍然坚持之前“如朝鲜例则敢从议,若欲削发,至死不易”态度,还提出想要在台湾“另立乾坤”的主张。
康熙认为郑经的要求已经超出了清廷所能容忍的极限,因此“不便允从”。
三藩之乱发生时,郑经配合盘踞福建的耿精忠,接连攻占了漳州、泉州和汀州等州府,清军为了让郑经退回台湾,又先后进行了两次招抚。
这次清廷做了较大的让步,已经同意台湾像朝鲜一样只用“岁时纳贡,通商贸易”,然而郑经此时已经如今了沿海地区,进而提出了要占有漳、泉、惠、潮四府的要求。
这个条件清廷自然不会答应,所以这两次招抚,又以失败告终。
之后在福建总督姚启圣等官员的指挥下,清军大败郑军之后,清廷对郑经还有过三次招抚。
但是郑经无一例外地坚持“不剃发、不易服、不称臣”的条件,让清廷想要不诉诸武力,通过谈判统一台湾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就在1667年郑经以“台湾远在海外,照朝鲜事例即可”的条件拒绝清廷的招抚时,施琅就上书想要通过武力收回台湾。
施琅提出,就现有的船只、人员来说,朝廷只需要再增拨一部分,凑成2万人就可以跨海东征。
他还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即剿抚并用,“先取澎湖,以扼其吭,台湾即可不劳而定”。
此前为了遏制郑氏的势力,清廷采取了迁界和禁海的政策,想用经济封锁的办法,迫使郑氏归附。
但是因为清廷的禁海政策导致与日本的贸易减少,郑氏转而利用台湾的地理优势,加强了和日本的海上贸易往来,清廷的经济封锁并没有多大效果,反而引起了沿海百姓的不满。
因此施琅认为郑氏不平,东南沿海就不得安宁,台湾一平,不但“税赋可望,民生得宁”,是“诚一时之劳”,得“万世之逸”的好事。
施琅的分析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清廷却将施琅从福建调回了京师,又裁撤福建水师、焚毁战船,继续实行招抚政策。
相时而动,以战逼统
清廷坚持招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其一就在施琅。
施琅最早追随郑芝龙投降清朝,后来又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
之后因为个人恩怨,施琅再次投降清朝,因为善于水战才被再次启用,所以清廷对施琅的忠心和能力仍存疑虑。
另一方面,康熙亲政后,由于辅政大臣鳌拜把持朝政,康熙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清除鳌拜的势力上,根本无暇顾及台湾。
因为清廷当时是外族入关,在中原立足未稳,所以铲除了鳌拜集团之后,康熙又以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社会生产为主,也没有过多的精力用在台湾上。
直到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清廷才终于腾出手来,下定决心收复台湾。
公元1678年,清廷重设福建水师提督一职,任命积极主张平台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在姚启圣的策划下,开始了收复台湾的一系列行动。
姚启圣用的,还是“剿抚并用、以战逼和”的方法。
他先以设“修来馆”的方式招降郑氏旗下的官兵,分化瓦解郑氏集团,又启用了曾经在洞庭湖大破吴三桂水师的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
万正色上任之后很快就收复了福建海澄,后来又和姚启圣一起攻克了厦门、金门,大大地压缩了台湾的势力范围。
康熙此次对收复台湾也是势在必行,他特地简拔福建人李光地为内阁学士,时时向李光地了解福建和台湾的情况,后来又在李光地的保举下,重新启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对于福建方面的请求,康熙都是亲自过问,全力支持,应施琅之请,他将御前侍卫都派去随军出征。
1681年郑经去世,郑氏内部又经历了一次争权夺利的内讧,姚启圣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上奏康熙,康熙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最终下旨征剿台湾。
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康熙又下旨告诉福建的姚启圣和施琅,“进剿台湾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给了他们极大的自专权。
经过慎重考虑,康熙又给了施琅“独自专征”的权利,让施琅“相机自行进剿”。
在康熙的支持下,施琅与1683年率领水师3万余人、战舰300多艘誓师出征。
短短十余日的时间,施琅的水师就攻下澎湖,郑经之子郑克塽上表请降,向清廷缴纳册印,当年8月施琅带兵进驻台湾,清廷“以战逼和”收复台湾的计划也以成功告终。
清廷收回台湾后,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又以“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的理由,主张放弃撤回军队,放弃台湾。
施琅却认为台湾从地理位置来讲,是江浙闽粤四省份的屏障,如果占而复弃,肯定又会落入红毛(荷兰)手里,此后沿海诸省就无宁日了。
康熙也赞同施琅的意见,也觉得台湾“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采纳了施琅的建议,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将台湾正式纳入清政府管辖之中。
结语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对于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有莫大的贡献,但是他之后骤然去世,并没有来得及好好经营这里。
之后郑氏家族据守台湾,更多地是把这里看作自己的一处据点,郑经还一度提出在台湾“别立乾坤”的说法,这显然违背了郑成功当年收复台湾时,对荷兰人说的“台湾者,中国之土地”说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康熙即使在与郑经讲和时也坚持“郑经乃中国人,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相比”的态度。
从这点上来说,康熙收复台湾秉持的是国家民族大义,如果他为了一时的安定,放任郑经在台湾“自立”,才是违背了中国历史以统一为趋势的主流。
所以在收复台湾一事上,康熙足可媲美郑成功的壮举。
参考资料:
1.王丹誉.康熙收复台湾,有一个比水师更重要的“武器”[J].廉政瞭望,2020(10):63.
2.戴逸.史实中的康熙收复台湾[J].炎黄春秋,2002(02):60-62.
3.张晓松.论清廷收复台湾的决策过程[J].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78-82+106.DOI:10.16007/j.cnki.issn2095-7114.1999.01.01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