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热搜  > 台湾陆军航空兵建设迷思

台湾陆军航空兵建设迷思

发布时间:2023-06-02 19:50:45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261    

台湾 抗战空军资料

台湾陆军航空兵建设迷思

台湾 抗战空军资料

“黑鹰”坠落后,台湾军界震动,被重金陪护的“低空劲旅”——陆军航空兵究竟是“英雄”还是“狗熊”,岛内舆情汹汹。回顾这20年来台湾陆军的思维,可以发现一条隐约而固定的轴线——“机动”“立体化”“快速反应”之类的词汇广泛出现在各种军方文件和宣言中,似乎是不容挑战的“真理”。这些论述的背后,台湾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原航空特战司令部)麾下的陆航自然成为主导全军建设的先遣队,并在预算战场上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短短五年间,30架AH-64E“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与60架UH-60M“黑鹰”通用直升机陆续入列,号称贯彻“用天上换地上,用火力换人力”的建军思路,实行“精减兵力、增强火力,使战斗力维持不坠”“同步调整兵种配比”“用少量武装直升机顶替庞大坦克群”,活脱脱是“将话语塑造为政策”的典型案例。那么,全力发展陆航,对处于“守势战略”的台军而言真是构建“廉价不对称战力”的捷径吗?未必!

无聊的“新战术空军”

不可否认,自从1975年蒋介石死后,台湾当局就对“反攻大陆”绝望,更因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彻底转入守势战略。而作为海岛防卫战术想定下的参与性兵种,“空中优势”是台湾陆航强调自身价值时最致命的“软肋”,假想台海冲突达到解放军登陆本岛的阶段,主要由台湾空军负责争夺的制空权注定是荡然无存,胜负也已确定,如此要台湾陆军何用?这是最常见的说法之一。但台湾陆航“另辟蹊径”,在其相关文件里提出新的建设目标——“新战术空军”,而使用的方法可说是“借力使力”——不正面迎战“制空至上”的论述,而是化阻力为助力,强调“无制空权也能发挥陆航战斗力”,其理论基础是“夜间低空掠地飞行能力”,这“使空军战机无用武之地”。观察台湾陆航在购买“黑鹰”的“天鸢专案”里的表述,“地面以上100英尺”的空间是直升机的乐园,于是,本来是陆航死穴的“丧失制空权”忽然间却成为最大的卖点:制空权确实重要、“空地一体”也绝对是战争的必然路线,但武装直升机正是固定翼战术战斗机的代替品!所以,“应确立陆航为机动打击为主的战斗兵种地位,并将整建武装直升机兵力列为最高优先”。

这是一种巧妙但似是而非的论述。首先,它是有一定的论据,低速的“低空地貌飞行”使直升机可获得地面杂波掩护,躲避配备雷达的高空高速固定翼机;而在“夜间”进行低空地貌飞行,则使直升机可以避开依赖肉眼的低空低速攻击机或无人机,同时也降低一般防空炮火的威力。然而,被台湾陆航有意掩盖的另一部分事实却是,雷达对低空目标探测的短板,或是光学夜视系统的缺陷,都只是50年前越战时代的情况,当时美国陆军UH-1H直升机不具备“夜间低空地貌飞行”,可如今是什么情况,路人皆知。世间只有前瞻的眼光才值得称道,“夜间低空地貌飞行”如此怀旧复古、准备半个世纪前越南战争那样“上两代战争”的论述,其实是愚蠢的。观察大陆空军和陆航刚刚在2019年大阅兵展现的技术能力,至少达到21世纪头十年的“三代半”水平,着眼于打赢机械化加信息化的“新一代战争”,足以让抱着打赢“上两代战争”幻想的台军痛哭流涕。事实上,从国际上第三代战斗机(俄罗斯和欧美称“第四代”)的基本特征就是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的雷达能通过机动目标回波的频率变化来克服地面杂波的干扰,不受黑夜影响,任何航空器理论上只要机轮刚离地就可能被击落,低飞已不构成多少保障。那么速度呢?众所周知,三代机的雷达总是在演习或例行训练中探测到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时,就知道速度也不会有保护效果。那不过是把速度阀门设在100节、50节或30节的问题。

有些说法会拿“风吹草动”当作借口,认为就算是自然界因风摆动的枝叶,都会产生大量有频率变化的回波,而使直升机可在其掩护下隐蔽行踪。但一般雷达的探测距离是怎么算的呢?针对雷达反射截面积(RCS)3~5平方米的目标,草木产生的回波若可以大到盖过直升机的回波,也许人们就该夸奖该雷达对微小目标具有令人惊叹的探测能力。同时,自然界的风有其“自然”的状态,什么地方会出现非常局部(也许只在几十米的范围)接近飓风等级的劲风,而且“不自然”地固定呢?实际上,当直升机低空飞过,其旋翼刮起局部“不自然”风的地方,这一“不自然”飘动枝叶的回波就算掩盖了直升机的回波,也等于告诉敌人直升机的位置。

当然了,遥测大自然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战机雷达也是不小的显学。也许不是每一架三代战机的雷达都能通过高速旋翼(或刮起的风)来找到悬停中的直升机,但只要直升机飞往战场,就不用担心不动的直升机。在小朋友爱玩的“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中,永远不动的那个人下场如何?谁都知道,最先完蛋!因此,哪怕是“上一代战争”,也就是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整群“零高度低速目标”(地面车队)沿着堤道从科威特撤退,却被美国E-8“联合星”指挥机下面的全气象战场监视雷达发现,这就等同于给直升机的“夜间低空地貌飞行”判了死刑。其实,所谓直升机“夜间低空地貌飞行能力”可免于探测的说法,坦白讲,只是一个“可笑的说法”(A Funny Argument)。

的确,雷达能搜索、追踪、甚至锁定低速“夜间低空地貌飞行”的直升机,但空空导弹只用一次的寻的器,却不比战机上完善的雷达,无法锁定、击落这种状态下的直升机,而有所谓“尚未出现能将制空范围延伸至100英尺以下的固定翼战斗机”之说。这仍是似是而非的,是“对空”“对地”语言二分法的精巧利用:直升机是“航空器”,避开“对空”武器就安全了。可惜,战场上并不能这样钻法律漏洞,“夜间低空地貌飞行”不过是让直升机变成夜间行驶的车辆而已,在雷达扫瞄追踪的指引之下,热寻的光电系统可以轻易制导导弹或炸弹加以攻击。也许在“上一代战争”时瞄准吊舱还很稀有,但如今早已是人手一机的标准配备;而热寻的空对地导弹,更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超过3 000枚。制空权的高度底线就算不及地下的碉堡,从来也都是以地表算起的。

不必讳言,战机使用热成像光电系统易受气象影响,低云笼罩时就无法发挥功能,但陆航直升机也好不到哪去,低云只是气象的一种,雨雾烟尘同样妨碍“夜间低空地貌飞行”。战争不会只在有低云的夜晚进行。难道当攻台作战发生时,陆航打算把白昼的12小时都让给敌军?或是像时下所谓的草莓兵一般,气象不达标就高挂“免战牌”?就算台湾陆航全部拥有美军那样配有先进雷达的全天候出动直升机,但2003年伊拉克战争已经告诉他们“怎么做人”——美军UH-60M机群用了不到250飞行小时,就得进行一次为期十天的大检修,就算只是伊拉克的残兵败卒,也只要“一个晚上”在巴格达外围的卡尔巴拉要塞用落伍的苏制小口径高炮让30架美军“阿帕奇”“黑鹰”直升机失去战斗力。正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军意识到还是高速与高度才管用,过去低速“夜间低空地貌飞行”的牛皮已经吹破了。

“1:17”的神话

除了标榜自己是“新战术空军”,台湾陆航刻意贬低“同门弟兄”装甲兵。装甲兵素来是台湾陆军的骨干打击兵种,而作为装甲兵核心的坦克,自然也成为焦点。多年来,台湾陆航除了强调直升机“超越地障能力与超出坦克数倍”,更大肆渲染直升机与坦克“战损比为1:17乃至1:19”,一架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效能“相当于17辆坦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许多人心目都留下“坦克遇旋翼必败”的印象。

仔细想想,“1:17”之说同样是偷换概念的“选择性论点”。“1:17”之说,大约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北约演习的结果,当时直升机与坦克模拟交战的交换比是1:10或1:18。虽说演习视同作战,但演习决不是实战,演习或模拟不过是去验证一些已经想好的答案而已,“1:17”就算不能说错,也只是在所设定的参数条件之下。就此而言,实战亦复如是。是有不少实战战例也支持“1:17”之说,但每次实战也只是代表那一次战斗条件下的结果,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1:17”之说最常引用的战例,莫过于1972年发生在南越的安禄战役,当时几架侵越美军的AH-1G直升机“一下子”击毁了42辆北越人民军坦克,这是反坦克直升机的首次成功实战。但实情呢?这是两架直升机在两个月内的战果,频率与密度实在是微乎其微,不但不足以影响越战走向,也不足以引起北越军的警觉。一种武器最初使用时可能惊奇有效,就如同一战期间德国齐柏林飞艇首次轰炸伦敦时,英国也是毫无还手之力,但接下来呢?就被人家打得销声匿迹了。

再一个常被引用的案例,则是两伊战争期间活跃的伊朗武装直升机,它们曾令伊拉克坦克集群不胜其扰,甚至曾发生伊拉克坦克营长向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举手投降的案例。但同样的,就整个战争的规模与走向而言,这些直升机的成效同样是微不足道的骚扰,两伊战争就军事科技与战术技巧而言,根本是“对等的无能”(balance of incompetence)。虽然两伊战争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期间最有影响的恐怕还是伊朗的“人海战”与伊拉克的“毒气战”,这些一战时代的古典形式又有什么值得学习呢?

由以上论述可以了解到,“1:17”充其量只是一个特定的起点,但交战两方因科技、国力、外交等因素而出现后续发展的不对等。这一不对等才是关键,“1:17”之说之所以出现,往往是当代武装直升机对付上三代战争的坦克,例如1991年“沙漠军刀行动”美国“阿帕奇”直升机屠刀下的伊拉克T-55、T-72坦克,后者丧失任何掩护,而且坦克乘员都已四散奔逃,扔下坐车在沙漠里挨刀,不是真正的“直升机对付坦克”结果。要知道,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叙利亚陆航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击毁7辆以军坦克,却损失了12架直升机。

实际上,台海军力的不对等,早就断了台军技术领先解放军的“念想”。即便台湾陆航现有的“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可能相比解放军三代坦克有某些优势。但这是拿岛内纳税人的血汗钱堆出来的,为什么要用单价平均接近1亿美元的机体,或是单价320万美元的导弹去个别攻击几千米外的16辆坦克;而不以一两百万美元的代价,一次就攻击一两百千米外一艘载有几十辆坦克的登陆舰或运输舰?就算不谈这些,这用钱堆出来的“优势”在台湾根本也无用武之地。事实上,台湾陆航对外宣传常提到的“在100英尺以下的低空攻击6~8千米远的目标”,在台湾高度城市化环境里是不可能的,只能在“100英尺以下”紧邻地面的空间活动的直升机,无法在密布的地形地物中获得6~8千米视线,就好像配备昂贵狙击枪的神射手,在狭窄的家屋巷弄之中,也将不敌手持普通冲锋枪的敌人,这是一样的道理。


盲目的“不对称发展之路”

在台湾陆航的整体布局中,“黑鹰”之类的通用直升机的意义不过是协助加油挂弹之类的后勤工作,只为了这样的“二线功能”,是不值得购买造价动辄千万美元的直升机的,这还需要其他论述“背书”,支援救灾是其中之一,也是2010年陆航购买60架“黑鹰”诉求得手的关键,但在作战本业里,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用直升机搭载步兵空中突击作战。步兵迄今仍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性,但步兵该如何抵达战场呢?台湾陆航抬出了“兵贵神速”的“主神牌”,强调台湾本岛“受纵向山脉分离、横向河川切割,兵力跨区机动不易”,但直升机却可“超越地障、快速机动,适为防卫作战”。因此,他们应当成为台湾陆军“快速反应部队之主力”。

言之凿凿,却还是刻意扭曲的选择性报道。无论是称为“空中机动”“空中突击”还是“垂直包围”,直升机搭载步兵的想法可以回溯到20世纪50年代,迄今也十分常见,看来好像是一路从理念、实验、实行到成功的过程,值得大大推广。但实情呢?直升机搭载部队的历史,从来只能达到配角的程度。美国第一个这样的直升机单位——骑兵第1师早已改编回一般的重装师,何故?直升机所能做到的,只是以高昂的购置与维修成本,去增加一小批部队的机动力。用兵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速度并不是一切,就算土豪般地集结起几百架直升机,还是只能搭载一小批相对轻装的部队,且得多次往返,这么做既拖累陆航的机动性,还是不足以与重装的纯地面部队对抗,根本得不偿失。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的行动,就是这种困境的写照,与一般的印象完全相反。第101师当时已是拥有近500架直升机的部队,但当该师第一批地面部队搭机从空中前进80英里,深入伊拉克敌后建立前进基地后,经过了一天的时间,全师三分之一才陆续抵达该地(这之中又还有一半是乘车走陆路)。次日,从该基地再出发前往伊军退路上设下拦阻阵地的行动,一样又耗费一天的时间,才完成区区2 200人的部署(其“重武器”不过105毫米榴弹炮与“悍马”车载的反坦克导弹),但此时这一条伊军的退路,早已被多国联军其他地面部队切断了。

美军第101师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行动,不仅呈现“空中机动/空中突击”的困境,也说明它与“空降”非常相似:既然空降部队都无法担当“战略”任务,那么机降空中突击其实也是一种“战术性”的力量,而第101师试图切断伊军退路的行动,其实不过就是1950年10月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朝鲜肃川、顺川空降作战的翻版。“空中机动/空中突击”不过就是换汤不换药的“空降”,第101师在伊拉克所谓的“经典展现”,与肃川、顺川这号称“史上最成功”的空降作战,效果是一样的差:敌军早已被其他地面部队给击溃了。

以此为鉴,台湾既无核武器,面临的是大陆解放军雷霆万钧的全面技术优势,更没有美国那样的财力与物力,盲目走“不对称发展之路”,其实是浪费更多的公帑。实际上,台湾陆航营造出自身价值的定义,根本不是军事上实战效用的分析,而是争取预算与部门发展的话语,建军备战理应为一客观物质效用的领域,但其中话语论述的塑造却可以扮演一种惊人的扭曲力量,甚至到了“自我催眠”的地步。由此可见,“错误的政策比贪污更可怕”,真的一点没错。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迷思     陆军航空兵     台湾    
上一篇:台湾空军规模最大的一座机场-第五联队有什么样“大家伙” 下一篇:台军高层回应军营涉毒:校园吸毒比例是台军的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