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捻军的兴起和覆灭
发布时间:2023-06-01 16:56:1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181
太平天国时期,在北方地区活跃着另外一支农民抗清武装,时人称之为“捻军”。和太平军攻城掠地有所不同的是,捻军采取的四处转战,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那么捻军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最终又是如何失败的呢?
捻军的前身是“捻党”,“捻”在北方方言中的意思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党最早出现于康熙时期,是民间反清的一个团体,成员主要是普通民众、手工业者、盐贩、饥民,活动区域在皖北地区,后来逐渐扩张到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各地。
白莲教起义失败之后,捻党活动日渐活跃。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反抗斗争的普遍展开,安徽、河南等地的穷苦百姓也纷纷结捻,自咸丰元年以后,淮北一带几乎是村村有捻。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时,捻党闻风响应,遍地而起。从此,捻党脱离反清结社的状态,进入武装抗清的新阶段,正式成为“捻军”。
咸丰五年(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齐集安徽亳州雉河集,举行会盟。会上,推举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五旗军制。并发布檄文祭告天地,痛斥清朝官吏“酷以济贫,以减公忿”的起义宗旨。通过这次会盟,捻军的组织由分散趋于统一,确立了明确的反清目标。
其后,捻军的力量迅速扩大,不断派兵攻打清军。咸丰五年八月,张乐行、苏添福率众3万余人,击败颍州知府陆希湜部,接着又打败河南道员张维翰部。随后,捻军挥师入河南,攻破夏邑,继而东出江苏砀山,西指商丘,南下包围亳州,占领蒙城,声势大振。
这时,捻军已有相当实力,人数达十万余人,但其弱点也较为明显。首先,捻军在组织上并未达到完全的统一,其军队内部基本上是按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彼此互不统属,各种集团林立;其次,各旗捻军并非全脱产的专门武装,既无固定的军饷供给制度,也缺乏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较为落后;第三,政治上没有确定一个长远目标。
如此一来,捻军既不可能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而一旦遇到主力则又必然惨遭失败。咸丰六年三月,清廷严令河南巡抚英桂督师剿办捻军。他采取分进合击,稳步前进的策略,命给事中袁甲三、南阳总兵邱联恩等部为主力围攻捻军。
战斗开始后,捻军接连失利,张乐行带领主力南下淮河流域。此时,太平天国经天京事变后,力量大为削减,淮南防务吃紧,迫切需要团结友军共同对抗清军。张乐行、龚得树等首领在淮北屡战失利,受到清军的巨大压力,也希望得到太平军的支持和帮助。基于这种共同需要,咸丰七年二月九日,太平军与捻军会师于霍邱城外。捻军受印信,使用太平军旗,接受封号和领导,张乐行被封为“征北”将军。
与太平军联合后,捻军实际上却是“听封而不听调”,采取不改变原有领导系统和制度,也不出境远征。此后,捻军分别与陈玉成、李秀成部配合,在河南固始、安徽霍邱等地作战。不久,六安捻军内部发生分裂,反对与太平军联合,主张重返皖北,张乐行反对他们的意见,并以阴谋叛变的罪名将他们杀害。
从此,捻军分裂为淮北与淮南两部分,淮北捻军向山东和河南远征打粮,淮南捻军继续和太平军联合作战。为配合太平军解除江北大营对天京围困的军事行动,捻军在龚得树的指挥下,沿淮河东进,先后攻克临淮关及凤阳两城。这样,捻军就控制了淮河中段,切断了清军的水上交通,把淮河北岸的捻军和太平军连接了起来。
与此同时,淮北捻军孙葵心曾一度深入到鲁西南地区,随后经河南退回皖北,给清朝山东、河南地方统治以重大打击。就在这一年,太平军打破了江北大营对天京的围攻,接着又取得了三河战役的胜利。从而使天平天国江北占领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捻军控制淮河中游,切断了安徽清军的粮饷通道,加上淮北捻军四处活动,引起了清廷的震惊。咸丰九年漕运总督袁甲三署钦差大臣,督办皖省军务。他集中兵力占领怀远、临淮,后又下凤阳,打通了淮河的航道,隔断了淮北捻军与淮南捻军及太平军的联系,张乐行、龚得树等在淮南只占据定远一个据点。
咸丰十一年二月四日,龚得树在战斗中身亡,八月,安庆失守后,陈玉成鉴于淮北捻军力量还相当强大,派太平军马融和部北上,又让张乐行等率部北渡淮河,后又派陈得才、赖文光等率部向西北远征。至此,捻军和太平军在淮河沿岸的联合作战宣告结束。
陈玉成死后,太平军在皖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淮北捻军的处境也更加艰难。不久,僧格林沁率兵南下,同时袁甲三等部北上,协同僧军及豫、苏、鲁清军共同对付淮北的捻军。在清军重兵围攻的形势下,张乐行等未能及时转移,而是集20万之众于雉河集一带,进行防御战。
经过数月的战斗,捻军损失惨重,张乐行率20余人逃至蒙城,结果为叛徒所出卖。次日,张乐行等被清军杀害。张乐行牺牲后,捻军余部在张宗禹、任化邦的率领下,离开淮北,转战于湖北、河南、山东,后进抵豫陕边界,拟于太平军会合。
天京陷落后,赖文光等太平军余部与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在鄂北地区会合。接着进行了改编,推赖文光为首领,使用太平天国年号和封号,但仍沿用捻军的编制。这个时期,捻军根据北方地势平坦的特征,决定易步为骑,在战术上采取流动作战方针。两军合并后,史称“新捻军”,逐渐形成了一支十余万人的骑兵军团。
新捻军奔驰于豫、鲁、苏之间,予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一带挫败清军主力,并打死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改派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命其率湘、淮军北上剿捻。曾国藩改变以往清军狂奔穷追的战略,提出“重点设防”、“布置河防”的战略方案。捻军则不顾曾国藩的围追堵截,继续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到处打击清军。此后,捻军驰骋于皖北、河南、湖北之间,不断打击曾国藩的防堵军。
同治五年八月十六日,捻军突破沙河、贾鲁河防线,胜利进入山东,曾国藩因“剿捻无功”,退回两江总督原任,清廷改派李鸿章继任剿捻主将。
捻军虽然屡败清军,但在政治上提不出新的号召,又没有比较固定的根据地,因而斗争形势日益艰难。赖文光深知“独立难持,孤军难立”,为扩大势力,拟在四川建立政权,并将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一支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在中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然后由湖北入川,是为“东捻军”;一支由张宗禹率领,挺近西北,再由甘肃入川,是为“西捻军”。
东捻军三万余人在赖文光的率领下,挺进山东腹地,但因清军阻截,未能突破运河防线,遂转向鄂东北。同治六年正月,东捻军在安陆府附近,将淮军刘铭传部包围,刘铭传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湘军鲍超部从东捻军侧背发动猛攻,捻军损失2万余人。
从此,东捻军被李鸿章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的地区内,虽屡次突围,但始终未能突破清军防线。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东捻军受挫,任化邦被杀害。十一月二十九日,赖文光率军在山东寿光海滨洋河,与清军主力决战,战败而逃。十二月十一日,淮军吴运兰部往攻,赖文光伤重被俘,于十六日,在扬州被杀。
以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六万余人,于同治五年九月十五日,从河南许州出发长驱入陕,进逼西安,并与回民起义军联合作战。清廷急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
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作战计划,派军先割断回民起义军和西捻军的联系,力图把西捻军围困在渭河北岸,予以消灭,然后再向回民起义军进攻。就在此时,张宗禹接到东捻军的救援书信。
为解除东捻军的危局,张宗禹率西捻军二万余人,由绥德南下,经山西、越太行,再由怀庆、新乡北上,于同治七年一月进抵北京近郊卢沟桥。西捻军突入京畿,清廷大震,急令各地勤王。时东捻军业已失败,西捻军已成深入敌后的孤军,在各路清军的包围下,西捻军突围南下。
五月二十七日,西捻军在直隶吴桥遭清军伏击,伤亡千余人;六月七日,与清军战于山东商河东北的沙河镇,又损失三四千人;六月十二日,在洛阳玉林镇与清军激战,将士阵亡六七千人,张宗禹负伤,率余部抢渡运河失败后,退往茌平西南广平镇。
二十八日,西捻军在茌平南镇,与清军阻击部队激战,张宗禹之兄张宗道、弟张宗先、子张葵儿等数千将士阵亡。张宗禹突围而出不知所终,李鸿章上奏朝廷的战报中说他是“溺水而死”。至此,捻军起义宣告失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