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热搜  > 西游记为什么是名著?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

西游记为什么是名著?你真的了解西游记吗?

发布时间:2023-05-27 01:44:1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570    

你对西游记的了解

绝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西游记的,记得当年思想略显早熟的我,曾不屑地认为作为四大名著西游记真是不过如此,哪能说得上是古典小说的高峰呢。在我看来,那西游记不过就是想象力丰富冒险小说罢了,不就是五人主角团顶着主角光环一路击败各种反派修成正果的故事吗?毫无内涵可言啊,直到后来我读过了西游记的原著。

你对西游记的了解

这是西游记开篇的一句话,意思是要想明白人生之真谛,须看西游记。这是作者在吹牛吗?当然不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拿西游记作为素材来讨论人生的文章,这些文章没有在胡扯,而西游记也确确实实是当之无愧的成功学指南。

你对西游记的了解

这是一部世情小说。所谓世情小说,就是讲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西游记虽然是天上地下,神佛妖魔,无所不包,可这众生百态和功名利禄之心在哪都有,和凡间并无二致。比如孙悟空寻道到了南瞻部洲,在这里学人礼、学人话,风餐露宿八九载,却无缘仙道,只因这里“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南瞻部洲的人,都醉心功名利禄,因此仙道不存。作者也作诗来讽刺这名利之心: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更讽刺的是,作为本书主角的孙大圣在修得长生之道后,所想也是到天庭做官,原著中说“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箓名”。连身为石猴的齐天大圣都有追名逐利的心思,更何况芸芸众生?这是作者在暗示,在这个世界,哪怕是齐天,甚至是苍天自己,都难过这一关。

弱肉强食,神仙也可以吃神仙。看过原著的朋友应该都对“龙肝凤髓”有印象,这是玉帝邀请各路仙家的主菜。而在西游记的设定里,龙也是布雨这一工作的执行者之一,也算是神仙了,却会被当做一道菜,这让人想到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越靠近灵山,妖怪越猖狂!如来佛告诉孙悟空:“我西牛贺州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事实是在南赡部洲境内妖怪极少,反而是到了西牛贺州,妖魔鬼怪纷纷登场,而那狮驼国最为恐怖。原文描写极为血腥。即便是孙悟空,也是被吓了一跳。真是虚伪的佛啊。同时,小说中还有一个情节是,乌鸡国国王一心向佛,却因错把文殊菩萨泡在水中三日而被佛祖罚在井下泡了三年,哪来的我佛慈悲?

而小说中神仙送礼拜码头,佛祖收钱过营生等情节也让人拍案叫绝。刻画入木三分,不愧为传世之作。

与其说取经,不如说传经,因为取经本身就是在佛祖的授意下进行的。观音菩萨是执行者而其中策划之严密,手段之高明更让人赞叹,这里就不展开。而传经的目的是开拓市场。书中有一段描写是:

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麦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这简直是抢钱!

可见这是一门利益丰厚的大生意,而南部赡洲已被道家占领,取经的目的便是抢夺市场。

书中还有一个疑点是,为何玉帝要找如来帮忙而不是那些道家高人,这其中又有没有平衡的权谋之术呢?另外,事实上在书中孙悟空的实力根本说不上无敌,甚至连凌霄宝殿都进不了。他也没必要去找人帮忙,仔细推敲确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甚至可以大胆假设,取经不过是玉皇大帝和佛联合起来抗衡道的势力。这不是权谋之术吗?

这也是很多文章都经常提到的内容,那就是取经团队的互补性和管理。软弱的唐僧,强大却难以管理的孙悟空,意志不坚定的猪八戒,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沙僧,还有工具人白龙马。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组织团队吗?完全可以和现代的组织管理类比啊。

西游记深受当时明朝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王阳明精通儒释道,同时当时的思想主流也是儒释道合一。所以书中有佛道理论的痕迹但并不深入,因为小说根本目的是传播“内圣外王”“知行合一”等儒家思想,以孙悟空为例,本书不就展现了他从愚昧暴戾到逐渐通明智慧,懂得惩恶扬善的过程吗。西天取经,对孙悟空来说便是一次致知的过程啊。

西游记这本书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也许有人认为是过度解读,但阅读本身就难以避免误读,从阅读中得到有益的东西,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西游记     名著     真的    
上一篇:六小龄童没骗我们,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大电影终于来了 下一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推广曲小沈阳八戒八戒歌词mp3试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