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军遇上朝鲜人民军,到底是谁鄙视了谁?
发布时间:2023-05-21 11:09:44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899
美军24师21团1营营长史密斯中校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一位“知名”历史人物.
查尔斯.史密斯这个名字,后来出现在几乎每一本朝鲜战争的历史上。
只不过,这不是什么光荣的记录就是了。
01 初战
1950年7月5日早,史密斯率领美军特遣队在乌山设好了防守阵地。
根据情报,北面的水原地区昨晚已经沦陷,北朝鲜人民军应该很快就会打到这里了。
这将是美军和北朝鲜人民军的首次遭遇。
对于自己即将遭遇怎样的敌人,史密斯其实并不清楚——此时不管是美军还是韩军,情报方面完全是一塌糊涂——史密斯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任务是在此地尽量阻击北朝鲜人民军,好让美军的大部队能够有时间在身后建立起一道稳固的防线。
总之,把即将到来的敌人统统打跑就对了。
史密斯特遣队的火力相当充足:除了1营自己的6门2.3英寸反坦克炮、8门迫击炮和4门75mm无后坐力炮外,24师还专门给特遣队配属了一个炮营,拥有6门新型105mm榴弹炮。
不过,特遣队并没有配备坦克,并且7月5日的天气非常糟糕,特遣队无法得到空军的支援。
尽管有一些不利因素,史密斯却对完成任务有着十足的信心。其中一个原因是:史密斯坚信“美军”这个强大的名字本身就是对北朝鲜部队的一种震慑。
史密斯甚至如此告诉自己的部下:“北朝鲜军队看见美军来了,会掉头就跑的。”
西点军校出身的史密斯布置了一个教科书般的防守阵地:他把自己的部队部署在道路两边的高地上,把炮营放在后主阵地后方。
尽管自己手上仅有400人,史密斯却并不打算让号称有3000人的韩军第17团上来帮忙,因为史密斯完全不相信这群盟友的战斗力——这3000人里,一望而知有大量是刚刚临时招募的壮丁,不仅如此,自从史密斯来到这里的第一刻起,这群韩军就表现出了对北朝鲜人民军T-34坦克的无限恐惧。
“害怕坦克的部队,不过是三流军队罢了。”因为担心这群盟友见到坦克就临阵脱逃,反而会影响自己队伍的士气,史密斯干脆让他们全部守在后方的乌山,只要能协助保护炮兵营就可以了。
韩军手上明明也有反坦克火箭筒,怎么就这么害怕坦克呢,史密斯有点搞不明白,大概是一群没打过仗的农民,见到坦克就吓傻了吧?
“敌人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史密斯赶紧拿起了望远镜。
果然,北面出现了8辆北朝鲜人民军的坦克,看样子,后面还有更多。
史密斯立刻让部队进入防守阵地,并通知炮营立刻开炮。
此时在炮营的巴斯准将是一位很有“历史感”的军人,他在开炮时特地看了一眼手表:“现在是8点16分,这是美国在二战之后第一次参战,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
美军的重炮响了,在前线阵地观察手的精确引导下,有几发炮弹精确地落在了坦克头上。
然而,这些坦克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只是直挺挺地继续向前。
等第一批坦克接近特遣队的防守阵地,史密斯一声令下,阵地上的75mm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先后开火。
北朝鲜的坦克完全没有躲避的意思,仍然是直挺挺地继续向前。很快,好几辆坦克都被炮弹击中,美军士兵发出零星的欢呼。
这些欢呼声很快就消失了。
眼前的景象让美军士兵惊骇莫名——所有的坦克安然无恙。
北朝鲜的坦克开始还击了,但是却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坦克们一边开炮,一边仍然在向前匀速前进。
在坦克路过先遣队的阵地时,一名勇敢的美军中尉扛着反坦克火箭筒,近距离对着坦克的后背连续发射了超过20发火箭,尽管这位中尉多次命中了目标,却仍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对T-34无效的2.37英寸反坦克火箭,本图右侧据称是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第一位美军士兵
史密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很快,更让史密斯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终于发现了,这群坦克根本没打算跟先遣队作战!
一共33辆北朝鲜坦克,没有一辆停下来在先遣队身上浪费时间,所有的坦克都大大咧咧地直接穿过了先遣队的防守阵地,直奔乌山而去。
相比于反坦克武器的失效,眼前的事实恐怕对史密斯的打击更大:北朝鲜的坦克群,根本就没把眼前的这批美军放在眼里!
一个令史密斯无比羞愤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这群坦克,恐怕把我们当成韩国军队了!”
02 覆灭
尽管没有史料可以证实,但是史密斯的猜测很可能是对的:北朝鲜的这群坦克确实不可能知道眼前的敌人到底是韩军还是美军,反正从战斗力上来看都一个样子——对坦克束手无策就对了。
北朝鲜的坦克团毫发无损地越过了史密斯的阵地后,到底还是遭遇了一些麻烦:美军的第52炮营给105mm榴弹炮换上了穿甲弹,在大口径的穿甲弹的直接轰击下,2辆坦克立刻被击毁在路上。
后面的坦克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顶开了这2辆坦克的残骸继续前进。
而美军的有效抵抗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们总共只有6发穿甲弹,很快就全部打完了,而剩下的高爆弹打在坦克身上毫无反应。
北朝鲜的坦克很快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这群坦克再次忽略了已经没有威胁的炮营,继续执行自己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任务:直接向着乌山进攻。
而守卫乌山的韩军第17团几乎是立刻就鸟兽散了——美军都不行了,还不跑等什么?
第52炮营的美军士兵突然发现自己问题很大:如果17团逃了,他们的后路就被北朝鲜给断了!于是,第52炮营有很多人完全不顾营长的呼喊,跟着第17团一起跑了。
北朝鲜的步兵还没有上阵,美韩联军已经败得一塌糊涂。
然而,因为电话线被坦克压断,前方的史密斯此时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后方已经完蛋。
史密斯此时正迎来自己“真正的”对手:由3辆坦克在前头开路,长长的北朝鲜步兵队列出现在道路上。
在发现了史密斯特遣队的阵地后,北朝鲜人民军很快展开了进攻阵型,看到人民军的动作后,史密斯可以肯定自己已经被人民军鄙视了:只有队列最前面大约四分之一的北朝鲜步兵摆出了攻击阵型,剩下的步兵居然连队列都没有散开,就站在路边摆出了观战的架势。
7月5日上午11点45分,在3辆坦克的带领下,大约1000名人民军士兵向史密斯特遣队的阵地扑了过来。
如果这不是美军和人民军的初战,其实这场战斗就没什么好写的——一场典型的阵地攻防战,人民军正面由坦克掩护慢慢推进,侧翼展开部队进行迂回,美军则一直在疯狂的开着枪,试图阻止人民军的前进,然而什么也没能阻止。
打到下午2点30分,美军的弹药眼看就要见底,人民军的迂回部队也已经绕到了美军阵地的后方。
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彻底围死,史密斯下令全体撤退。
然而,由于北朝鲜的迂回部队已经就位,特遣队的撤退道路已经完全暴露在北朝鲜重机枪的扫射范围里,于是,这次仓促的撤退很快变成了一场彻底的灾难,几个小时前还是趾高气昂的美军士兵,变成了北朝鲜人民军练习“打火鸡”的最佳对象。
一时间,阵地上到处都是只顾着疯狂逃命的美军士兵,为了逃命,美军不单单扔掉了所有的武器装备,最糟糕的是,他们放弃了所有的重伤员。
史密斯亲眼看到一名重伤员躺在地上大声呼喊自己的长官:“少尉,我们要怎么办?”那位少尉递给这名重伤员一枚手雷,说:“我最多只能为你做这个了。”
放弃了所有的骄傲尊严,史密斯带着特遣队的残部仓皇逃命,他们唯一应该庆幸的是,人民军根本就没有费力气来追他们,而是兴高采烈地开始接收美军留在阵地上的装备。
从头到尾,北朝鲜人民军就没把这群美军当回事。
在北朝鲜军队的“怜悯”之下,7月6日,史密斯带着80多人失魂落魄地逃回了后方阵地。
03 阵线的崩溃
史密斯特遣队的覆灭,仅仅是美军一系列惨败的开始。
事实上,史密斯的表现还算是比较好的——尽管指挥上犯了一些错误,但史密斯确实认真地坚持了3个小时。
在史密斯的后方,美军24师34团的表现才真正是糟糕到了极点:在听闻了史密斯的惨败后,7月6日,34团面对北朝鲜的进攻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没开几枪就直接放弃了重要的平泽阵地。
24师师长迪安气得直接免掉了34团的团长,让自己信任的马丁接任了团长,命令马丁带领34团死守天安。
7月8日,北朝鲜对美军天安阵地发起进攻,北朝鲜的进攻套路和在乌山时完全一致:坦克正面开路,两翼展开部队进行包围。
然而,由于北朝鲜军队人数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个进攻套路就显得简单而有效,美军根本没有应对的办法。
尽管马丁团长作战非常勇敢,但是34团的士兵却表现得非常糟糕,无力阻止北朝鲜侧翼的部队进行包围饶后,在34团发现自己很快要被包围时,美军士兵开始四散逃命,然后就遭到北朝鲜士兵的肆意射杀。
在最后,马丁团长已经没有人可以指挥。于是,马丁亲自操起一门反坦克火箭炮和北朝鲜坦克对射,然后被坦克一炮轰成了碎片。
天安战役之后,美军在车岭山脉的几次战斗中更是一路溃败。几乎每次战斗都跟天安战役差不太多——人民军以坦克开路,然后展开兵力侧翼包抄——而美军面对这个简单的战术却毫无办法,通常只有少数几位勇士(通常是士官以上的老兵)站出来奋力抵抗,起不到什么决定性作用,大部分美军士兵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阵地上猛开枪,发现自己快被包围了就开始后撤,然后在逃命的路上被北朝鲜军队一路屠杀。
在一系列惨败之后,7月12日,迪安的24师彻底被赶出了车岭山脉,一路退到了锦江南岸。
美军在参战初期的表现可以用非常简洁的一句话形容:跟同时期的韩军基本上一个水平。
在这个时候,韩军已经从一开战的恶劣表现中走了出来,开始恢复了一点精气神。
尽管在汉城一战损失了高达70%的部队,但美军的加入让韩军看到了希望,最终,韩军成功回过神来,将被打散的军队进行了大范围的整编和补充,开始在每一个阵地死命地阻击北朝鲜部队。
在清州方向,韩军的首都师组织了一次非常成功的伏击,他们把北朝鲜的部队引入了炮火覆盖的地区之后火力全开,单单用炮火就让北朝鲜军队遭受了800人的损失。
韩军第1师师长白善烨回忆说:“(那个时候)我军终于开始找到感觉了。”
尽管韩军还是没法真正阻止北朝鲜的前进脚步,但是他们在阵地上坚守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甚至比同时期的美军还长一点。
在美军参战一周后,韩军的阵线仅仅比预期的位置后退了一小步,这已经比一开始的表现好太多了,而美韩联军的整个阵线上,美军24师反而是后退最多的那个。
讽刺的是,韩军最开始恢复的士气正是来源于美国陆军的加入,结果开战没几天,韩军眼看着就要被美军拖后腿了,也不知道韩国士兵们对此是什么感想。
04 增援
开战之后,24师灾难般的表现震惊了麦克阿瑟,他终于发现原来美军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所向无敌。
在极度震惊之下,麦克阿瑟开始向美国政府发出不断升级的军事需求:他先是把所要求的兵力从最开始说的2个师提高到了4个师,没过多久,麦克阿瑟又改口说4个师不够,必须至少要有8个美军师参战才能够打赢朝鲜战争。
美国政府对麦克阿瑟的表现非常不满——开战之后,几乎是每隔3天,麦克阿瑟就要对美国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更多士兵、更多武器、更多飞机,每次要求的数量都是上一次的一倍。而麦克阿瑟最后整整8个师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要知道,这几乎是美军当时全部陆军的总数。
不过,不爽归不爽,美国政府也知道朝鲜战场的问题已经非常麻烦,绝不是区区2个师的美军就能够处理得了的。
因此,美国政府尽管没有答应派出8个师,但还是尽量满足了麦克阿瑟的要求,士兵、武器、飞机开始源源不断地送往朝鲜,25师、骑兵1师先后在釜山登陆。
比士兵更快抵达的,是美军急需的全套作战装备:M-24坦克、反坦克地雷、以及能对付T-34的大口径反坦克火箭筒。
而美韩联军很快也正式成立,7月8日,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全权负责美韩此时在朝鲜的所有部队,很快,麦克阿瑟授权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担任美韩联军的实际指挥。
7月17日,第8集团司令部里挂起了一面特殊的旗帜:联合国旗。这代表着“联合国军”这个特殊单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
然而,不管打出了什么名号,沃克首先必须想办法解决美军目前面临的困境:已经登陆朝鲜半岛的部队一直在节节败退,但后续增援部队赶到前线还需要时间。
7月18日,沃克专程赶到大田与24师师长迪安商量,希望24师能够在大田坚守到7月20日,因为根据眼下的进度,美军的精锐部队骑兵一师21日就可以赶到大田一线。
迪安此时的处境已经非常艰难:自从登陆以来,24师就没有打过一场胜仗,全师的兵力已经从刚来朝鲜时的15965人减少到只剩下11440人,全师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但是迪安明白沃克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受限于朝鲜的半岛地形,美韩军此时控制的陆地面积已经少得可怜,如果战线再继续收缩下去,会导致美军后续增援部队甚至没有空间来进行展开,美军很可能将陷入有力使不出的窘境。
迪安最终答应了沃克,他决心在大田守到20日。
尽管迪安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艰难的承诺,最终让他付出的代价竟然如此难以接受。
00 老旦点评
1、美军在朝鲜一开始的溃败其实一点也不复杂: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军24师是长期驻日的“少爷兵”,士官还算勉强,普通士兵训练水平严重不足;而武器方面,只带了按美军标准而言最低限度的火炮,几乎没带任何能有效对付T-34的武器,而且空地配合相当糟糕。
然而就在这么低的作战水平之下,面对兵力占优、士气高涨的北朝鲜主力师,美军居然还不集结兵力,反而是一个营一个团地往上添油,那可不就是去送死么。
2、这里顺便聊一下美军的火力,正如前文所说,史密斯先遣队这500个人配了6门105mm榴弹炮,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就拿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装备最好的东野来对比吧,在辽沈战役开打前,东野4纵整个纵队4万人一共就配了3门105mm榴弹炮,其他都是更小口径的火炮。
至于为什么说这是“美军最低标准”,因为美军一个师的标准配置是:105mm榴弹炮54门,155mm榴弹炮18门。
3、根据美军记载,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盯上了仁川,美军最开始的计划就是让24师顶住阵线,然后让骑兵1师在仁川登陆,对北朝鲜部队进行两面夹击。在24师惨败之后,麦克阿瑟震惊于北朝鲜军队的强大战斗力,赶紧放弃了登陆计划。
4、有意思的是,如果美军真的这个时候就执行仁川登陆,那么他们在登陆时将面对至少一个团的正规军(后来美军仁川登陆的时候,岸上只有1000名左右的新兵),即便美军侥幸抢滩登陆成功,接下来美军这1个师将要对付的则是北朝鲜士气正旺的主力部队(人民军最强的第2、3、4、6师团),我就不说美军会不会直接被赶下海吧,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登陆不会起到后来那样扭转战局的作用。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旦聊历史”
谢谢阅读!觉得不错的话,顺手点个“赞”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