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北斗与风水学和人体学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3-05-17 23:27:07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339
曾经,我们以为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其实,哪有什么永恒,永恒的真正意义是变化
就像北斗七星,诸葛亮用来摆阵对敌和“朝真拜斗”,道教用来风水理论,武当用来习武迎敌!
今天,我们先从现代说开去,介绍北斗七星的今生与前世(内容有点长,请有时间观看)
北斗七星总是出现在北方的夜空,处于大熊星座之中,它由瑶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这7颗恒星组成一个斗勺状,因此被称为北斗星,通俗叫北斗七星。“斗”的最前端的两颗星,向前延伸的直线的5倍距离上就是北极星。
古代时它经常被用来辨识方位和天文历法,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由此得名
(1)瑶光,大概只有1000万年的历史,和太阳的46亿年历史比较,是很年轻的一颗恒星
(2)开阳,距离地球82.9光年之外,质量是太阳的2.2倍,年龄3.7亿年
(3)玉衡,距离地球82.6光年,质量是太阳的2.9倍,它是北斗七星中肉眼所见的最亮的星
(4)天权,距离地球80.5光年,亮度和质量依然大于太阳。
(5)天玑,距离地球83.2光年,质量是太阳的2.9倍,亮度是太阳的65倍。
(6)天璇,距离地球79.7光年,质量和亮度依然强于太阳,它的寿命只有8.23亿年,目前正在走向衰亡。
(7)天枢,距离地球123光年,质量比太阳大3.4倍,亮度是太阳的165倍。
在民间,有这么一句话,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说的就是北斗七星的位置和重要性
《史记·天官书》记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与四乡(乡通向),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
大意是北斗七星的形状,很像天帝的“车驾”,因此天帝稳居中央,可以发号施令,统治四方。而汉代的首都是长安,长安还有个别称叫“斗城”,据考证,也是从这种观念而来。
而“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则说明北斗七星与天文历法观测、制定的密切关系。
上一篇《神秘的北斗七星》中讲了,古人从勺子到勺柄给北斗七星起了个雅致的名字,分别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由《史记·天官书》延伸出“北斗星君图”,在其中北斗七星前四星组成车舆,北斗星君头戴斜顶高冠坐于车内,后三星则组成辕。右上角还有一小仙人,手持一颗小星,站在北斗第六星“开阳”旁边,(这一细节可是有确切的天文观测作为依据,并不是胡诌)“开阳”为双星,古代星占学称小星为“辅”,为帝相之星。这辆车没有车轮,由云气浮托而行。因此历代帝王都对它极其崇拜,但是凡事如果太过了,就会显得很荒唐。
这不,西汉末年出了个王莽。
王莽废了西汉皇帝,建立了新朝,当上皇帝后除了推行一系列新政,还找人做了一个奇特的东西。
王莽在天凤四年秋天,选择了个吉日,让人用五色药石和铜炼制了一种特殊合金,长二尺五寸的一个北斗星形的东西,这就是威斗。从威斗制成那一刻开始,王莽就随身携带这件宝物。在宫中,他专门指派一个人,拿着威斗,时刻站在自己身边。而且,威斗还要随时间的变化,不断旋转方向,而王莽的座位也要跟着威斗同步转动。即使是外出,都要有专车、专人携带威斗,还要在王莽前面引路。所有这些,说白了就是个人对星占学盲目崇拜,想以此让上天对自己在内外交困时有所帮助。可惜,当各路起义军攻入首都长安,四面楚歌之时,王莽还在让官员操作威斗以调整自己座位,甚至逃走时仍不忘随身携带威斗,但终归无济于事,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民间传说北斗七星的每一颗星都有着它们自己的含义,从勺把开始:
瑶光是力量之星,开阳是智慧之星
玉衡是勇气之星,天权是爱情之星
天玑是幸福之星,天璇是灾祸之星
天枢代表劫后重生
道家的《道藏经》中对北斗七星有另一种记载:
一曰贪狼,二曰巨门,三曰禄存,四曰文曲,五曰廉贞,六曰武曲,七曰破军
而道教建立后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
天枢宫贪狼星君
天璇宫巨门星君
天玑宫禄存星君
天权宫文曲星君
玉衡宫廉贞星君
开阳宫武曲星君
瑶光宫破军星君
北斗七星君,各司其职,有管文采,有管经济………,其中武曲和破军两个星君,是管阵法、将门、刀兵和血刃的,也正因如此,诸葛亮若想祈寿,那肯定必会祭祀北斗了。这与古时巫术和道家术数都是分不开的。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一生征战无数,可以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也连累了很多将士的生命。对于这一点,浑知天理的诸葛亮自己是十分清楚的。这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中就有提到。
诸葛亮先前六次擒拿孟获,但孟获这斯各种不服气,就去乌戈国借来刀枪不入的藤甲军物,连败蜀军。诸葛亮为了破敌,用计把孟获的三万多藤甲军引进山谷,用火攻之法尽数烧死。按书中之描述,极为惨烈,诸葛亮这次是亲自参与、亲眼目睹。所以书中描写诸葛亮望天垂泪说:“我虽有功于社稷,但却造下了无边杀戮必损自身的福寿。”
这句话其实也是以后诸葛亮北伐时,祭祀北斗添寿的伏笔。
也正因为诸葛亮自知杀戮严重,阴德减损,寿命将至,才列七星阵。这也是他实施天人感应,期望主管生死的北斗七星能给于延寿的一种体现。
他告诉姜维,“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可增寿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具体请看【神秘的北斗七星】)
只是千算万算,漏算了个魏延,毁了他的愿望。
据《三国演义》中所说,“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这在《易》理中,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祈禳设立界限,使帐内和帐外形成结界,这样的布置称为“坛界”,所谓“七七四十九”,“七”为周天变化之数,寓意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皂”旗,“皂衣”中的“皂”是“黑”,五行中主水,这个“坛界”也就是“护城河”的意思。
感觉跑题了
道家《云笈七笺》中认为,北斗七星对应着人的“七魄”,主人福祸生死。所谓五星为五脏,七星开七窍,七星降童子,以卫其身,七星化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尺,人为善,则其星光大而明;人为恶,则其星冥暗而小,善积而福至,恶积则灾生,星光坠灭则身死。”民间“举头三尺有神明”出处就是在这。道家也根据这样参星拜斗的方法研究出添油接命之法,也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本命七星灯”。虽说诸葛亮失败了,但是明朝的刘伯温用这个方法成功续命,这里暂且不表,另开一文下回再说。所谓“七星灯”是指人身内七个大的、关键的,能吸收和转换生命能量的位
这七个位,分布在人体,如果站在其左侧观之,就正好是一个斗口朝下方的北斗七星图案。
1,膻中:为贪狼星灯;
2,天目前方虚悬一:巨门星灯
3,泥丸:禄存星灯
4,夹脊:文曲星灯
5,命门:廉贞星灯
6,丹田炁:武曲星灯
7,海底:破军星灯
此本命七,构成人身体内本命七星灯,欲点长明灯,当用添油法。至于八十一种法门什么的,这里涉及到文章发表问题,就不写了,有时间重开一篇,不通过也不影响大问题。
唐代瞿昙悉达编撰的《开元占经》第六十七卷中,出现了北斗七星另一种名称,并与七曜日加以联系,对应如下:
天枢,破军,日,正星,主阳德
天璇,武曲,月,浊星,主阴刑
天玑,廉贞,萤惑,令星,主中祸
天权,文曲,辰星,伐星,主天理
玉衡,禄存,填星,杀星,主中央
开阳,巨门,岁星,危星,主天仓
瑶光,贪狼,太白,部星,主兵
看来我国古代对这些传统天文术学一直在整理总结,才有今日之完善。
众所周知,北斗七星可以定方向辨四季(神秘的北斗七星一文有解释),除了这些还可以定月、季度、日、时、历数等等。
比如《史记·天官书》中的建四时(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节度(二十四节气),定诸纪(年、月、日、时、星辰、历数)。所以开头提到我国北斗系统的命名想必大家现在都知道原因了。
宋代道教天书《云笈七签》24卷提到北斗七星还有辅星、弼星的存在,(本文前面提到过“开阳”旁的双星说的就是这两)时称北斗九星。
《黄老经》曰:
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
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
第三天玑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
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
第六闿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
第七瑶光星,则天官星之魂大明也,
第八洞明星,则辅星之魂精阳明也,
第九隐元星,则弼星之魂明空灵也。
这九星在“北斗九星职位总主”的别名分别是:
第一阳明星、第二阴精星、第三真人星、第四玄冥星、第五丹元星、第六北极星、第七天官星、第八洞明星(辅星)、第九隐元星(弼星),由九位大帝各主其星,摄理二十八个星辰。
另外,按照《春秋纬元命苞》记载:“斗为帝车,出号布政,授度四方,斗为人君之象,而号令之主”。所以古人认为“天枢星主徐州、天璇星主益州、天玑星主冀州、天权星主荆州、玉衡星主兖州、开阳星主扬州、瑶光星主豫州”;这是古九州的划分。还有一种说法是,北斗七星对应“秦楚梁吴赵燕齐”.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版图不断夸大,星象所主之地也相应在变化,都是古人在自身知识体系有所限制之下的思考和反应。
由于各种限制,下回讲讲二十八宿和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的故事!
参考:《老子中经》
《北斗本生经》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斗母延生心经》
《度人经》
《史记·天官书》
《开元占经》
《云笈七笺》
《道门科范大全集》
《真灵位业图》
《搜神记》
《黄老经》
《晋书·天文志》
《尚书·舜典》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