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为什么叫北洋(北洋政府军阀三大势力)
发布时间:2023-04-07 10:30:03 作者:互联网收集 浏览量:180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中央政权很快落入北洋军阀的手中。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军北伐,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几十年,直到1928年12月29日后才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在辛亥革命后统治中国几十年的军阀集团为什么被称为北洋军阀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被迫开放新的城市为通商口岸。至此清朝的对外通商口岸增加到了十一个(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其中牛庄、登州、天津都位于北方。
于是清朝在总理衙门之下设三口通商大臣,负责管理牛庄、登州、天津三个北方通商口岸。同治九年(1870年),清朝撤销了三口通商大臣,改让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的三个通商口岸。而直隶总督兼任的北洋通商大臣自然被简称为北洋大臣。
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衙门在天津)。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将天津搞成洋务运动的北方中心,还以北洋大臣的名义组建了北洋水师。从李鸿章开始,北洋大臣从管理通商口岸的地方官员转变为控制军政大权的地方实力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这就是有名的小站练兵。因为小站练兵是以北洋大臣的名义进行的,所以小站练兵编练的新军被称为北洋军。北洋军的编练水平可谓清朝第一,算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清朝新式军队。
因为北洋军充满了袁世凯的骨血,所以北洋军基本上是袁世凯的专属军队,对清朝的忠诚度是很低的。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以强大的北洋军和西方列强的支持为基础,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迫使孙中山先生将临时大总统让给自己,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将领也都鸡犬升天,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因为都是北洋军出身,所以世人便将袁世凯及其北洋军将领统称为北洋军阀,袁世凯的上台也被认为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开始。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