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象(67)两和贰
发布时间:2023-09-19 09:04:49 作者:象思维 浏览量:757
两和贰,两个简单的汉字却难倒了英雄汉,可见汉字解象并非易事,难怪许慎总说从甲乙声,用声旁应付了之。不过,字象还得解。
先看两:
两有金文字形,跟现在的差不多。
说文:㒳,再也。从冂,从从,从丨。
段玉裁解释:㒳,再者,一举而二也。凡物有二,其字作㒳不作两。两者,二十四铢之称也。今字两行而㒳废矣。从冂,覆其上也。从从(入入并立,打不出来,用从代替),从二入也,㒳从此,与此正相印合。从丨,二字今补。盖为二入之介也。
且不论二之数,也不论斤称两,关注一个点:在丨的两边各有一个入,表示双方对应存在。这个入有点像∧,不用说具体是什么,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丨∧,两端,双边,各有一个,对应,一举而二,这些意义端,成为思维的原点,一旦引伸便有缘起。这是汉字最深邃的思维方式。
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实体的比附。据头条·字本论,甲骨文中不见'两'字,'两'就是'车'。发展至金文,'两'与'车'逐渐分离,'两'截取了'车'字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表示两匹马拉的单辕车,也就是车辆。'两'即'辆'的本字。《尚书·牧誓序》'武王戍车三百两'。两-辆,古今字。
两,截取了夹在马脖子上的车轭、固定车轭的衡以及连接车轴的辕,用来指车辆,因为拉车的马匹为二,便有二之数。
辕木将两副车轭分在两端,成双成对,具有对应性,缺一不可。车辆之象比较实,㒳之象比较虚,本质一样,表意也一样。
再看贰:
贰,金文字形。
甲骨文字形只有二。贰、弍都是金文字形,贰出现于西周晚期,弍出现于战国,可以判断,弍是贰的简化。
二,反而繁化成贰,这是为什么呢?一说:为了记账不易被篡改,所以用繁体字。也许有道理,只是为何繁体字要写成“贰”这个样子呢?
贰,从贝从二从弋。从二好理解,从贝干嘛?
贝,甲骨文字形。首先贝壳的形体分为对应的两半;其次贝是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其坚硬的外壳主要用来保护软体动物;第三贝是货币,是交易得以完成的媒介。
除了含有数目2的因素,贝还指向两者对应,更重要的是,外壳与软体动物,货币与购买东西,存在一种依存关系,贝是为他者服务的,居于次要地位。
不过,也有另外的解释,据头条·字本论,贝是鼎之误。贰字从鼎,从弍,其义为二鼎相匹配之意。二鼎相匹配,必然有一个为主,一个为副,且有“增加”之意,因此'贰'又被引伸为副、益之意。
以“二鼎相匹配”来解释增加之意,可通;“必然有一个为主,一个为副”则未必然,如何辨别二鼎谁主谁次?且贝鼎相误之说亦未可轻信,贝毕竟是传承下来被固化的字符。
说了从贝从二,还需说说从弋。弋也写作戈,西周金文从戌,春秋金文从戈(戌、戈都是兵器,通用)。为什么用戈?
或曰:在古代建筑工地存在偷盗建筑材料、聚众酗酒斗殴等不法行为,因此需要每天进行武装巡逻,一日三次分别表示为:弌 、弍、弎。
为了解释“戈”,弄出个武装巡逻,也颇有趣。
“字本论”则认为,为什么增加弋或戈呢?就是大写数字。而繁化时最初所加的应该是弋,正如毛际盛《说文解字述谊》中所言:'弋,橜也。盖记数之筹。'弋是记数的工具橜,为短的木棍。
橜 jué,同橛。《説文•木部》:橜,弋也。《说文》又云:弋,橜也。象折木衺锐著形。弋、橜,相互转注。尔雅曰:橜谓之杙。按俗用杙为弋。总之,弋、杙、橜,意思都是小木桩。所以,记数之筹,可以采信。
故,《说文》小篆改从弋旁,为后世文字所本。
说文段注:贰,副益也。当云也,益也。周礼注:副,贰也。弍古文二。由此引伸出副职,辅佐,重复,背离等义,顺理成章。
可以提取的意义端:两,成对的双方,二者是缺一不可,对应性;贰,正副配合,协从性,和合,顺从。
值得再说的是,两、贰这两个字对中国思想的精妙表达。关于对举的思想,在阴阳观念形成前后,古人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物生有两,皆有陪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物生有两,“生”字表示万物天生就有“两”的属性。“两”显然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词,而是指事物的生存状态包含着相对的双方。
“陪贰”即陪伴为贰。贰,首先也不是一个数词,而是说事物不但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而且相依相成,互为补益,明显具有了互补对生的思想。
直到朱熹创造了一个新词:一分为二。其思想方法跟马克思主义相通,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最后一说,车辆啊,小木片啊,贝壳啊,这些物件本身并非汉字所向,汉字只是拿这些物件作为象,甚至连物件都往后退,直接用“㒳”来传达一种意思。这种意思,既不是为了指物、也不是为了指事,而是搭建了一个思维框架,比如说双方、对应、配合、顺从这些意义端,成为思想方法活的灵魂。所以,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说法,是对头的。
为您链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