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3-09-18 09:17:50 作者:活泼坚守 浏览量:103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 “双减”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作业呢?
一、作业的形式多样数学作业应形式多样,具有童真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的作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小学生都急切想要表达自己意愿。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将思维过程语言化。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的家庭作业。借此机会,不仅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新知识,也给家长提供了绝好亲子机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玩”的作业。贪玩是儿童的天性,为此,教师要设计“玩”的作业,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完成。如:在学完角的初步认识后,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个活动角,在玩耍中感受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样,让学生在玩耍中巩固所学知识。
“问”的作业。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悟。”学生会质疑,说明他在真正地去思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引导学生提问,还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外碰到问题后经过思考,并提出问题。每天可安排学生进行质疑,提出一两个问题,与同学、与家长、与老师进行探讨,让学生渐渐养成一种“想问”“敢问”“乐问”的习惯,体验到“问”的乐趣。
“用”的作业。 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二、作业的内容丰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内容丰富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趣味性。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必然积极参与,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乐学者。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课堂上可以设计开火车、闯关游戏等练习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层次性。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因素和生活实践都有一定的差别,学习程度不一。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弹性作业,教师设计A、B、C三类作业,学生自主选择,让优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践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实践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小组合作测量组内同学的身高、肩宽、臂长等,及教室里熟悉物品的长度。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开放性。开放性的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开放性作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敢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巩固知识,还要创新多种作业形式,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只有这样才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