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政区名称
发布时间:2023-09-14 16:29:39 作者:秦露农业 浏览量:438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与和田地区墨玉县、皮山县相连,南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交界,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图什市相邻;东北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柯坪县相接,东北部夹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图木舒克市。总面积111794.03平方千米,人口387.28万人,辖1市、11县,主要有维吾尔、汉、塔吉克等民族,地区行政公署驻喀什市。
“喀什”一词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汉文简称,古称怯沙、伽师祗离、伽师佶黎等。元代称合失合儿,明代称哈实哈尔,清代译写为喀什噶尔。《西域同文志》云“喀什噶尔,回语(维吾尔语),‘喀什’谓各色,‘噶尔’谓砖房。其地富庶,多砖房,故名”。另说此名来自古塞语“伽师”(Kas)和词缀(rari),意为“地区、国家”。喀什历史悠久。汉代属“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子合(今叶城)、西夜(今莎车城南)等诸国地。唐代境内置有怯沙都督府和疏勒镇。宋代属喀喇汗王朝辖地,后为西辽领地。元明为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及叶尔羌汗国辖地。清初为准噶尔部控制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设总理回疆事务大臣、领队大臣、协办大臣于此。光绪十年(1884),设喀什噶尔道。民国时期,先后在此设第三(喀什)和第十(莎车)行政区。1954年设南疆公署,1955年5月喀什专区的喀什市改由南疆行署代为管辖,1955年11月撤销喀什专区,1956年4月撤销南疆行署和莎车专区,恢复喀什专区。
喀什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和交通枢纽,境内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和卡拉苏口岸。喀什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地区之一,名胜古迹有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陵墓、石头城、公主堡以及沙漠胡杨林景区等。
喀什市
喀什市地处喀什噶尔三角洲中上部,东、西与疏附县相邻,南与疏勒县相依,北与阿图什市相接。总面积650.87平方千米,人口45.89万人,辖4个街道办事处、2镇、6个乡,是我国最西端的城市,系喀什地区首府,主要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喀什语种含义见喀什地区词条。民国年间设喀什道,为新疆喀什行政长官公署、新疆第三(喀什)督察专署所在地,1952年5月23日成立喀什市。
喀什市是一座新兴的国际商贸城,自古就有“丝路明珠”之称,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同时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闻名中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等文化遗迹。
疏附县
疏附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邻伽师县,南与喀什市、疏勒县、阿克陶县毗邻,西接乌恰县,北与阿图什市相望,中与喀什市相交。总面积3125.97平方千米,人口32.79万人,辖1镇、12个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托克扎克镇。
“疏附”一词系汉语地名,因建县时,隶属于疏勒直隶州,取“附属于疏勒”之义而得名。此地维吾尔语称“喀什噶尔阔纳协海尔”,意为“喀什噶尔老城”。清光绪八年(1882)疏附设县,属喀什噶尔道疏勒直隶州管辖,县治设于喀什老城(回城)。1955年县人民政府迁至托克扎克镇。
疏附县素有“绿洲明珠”、“瓜果之乡”的美誉,先后荣获“中国喀什噶尔石榴之乡”、“中国木亚格杏之乡”、“中国木纳格葡萄之乡”的称号。疏附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名胜古迹众多,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麻扎、莫尔佛塔、罕诺依石城等文化遗址,还有伯什克然木大果园、帕哈太克里稻田风光。
疏勒县
疏勒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帕米尔高原东麓、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上。东与伽师县、岳普湖县相邻,南与英吉沙县相接,西与阿克陶县相连,北与疏附县、喀什市相依。总面积2262.75平方千米,人口33.00万人,辖3镇、12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疏勒镇。“疏勒”一词来源于“西域三十六国”之古国——疏勒。《大唐西域记》记为“怯沙国”,并注称:“疏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云室利讫栗多底。”《突厥语大词典》作“Kasoar”,即后来的喀什噶尔(见前喀什地区词条)。维吾尔语称此地“英纳协海尔”,意为“新城”,即相对于喀什老城而言,此为新城。疏勒历史悠久,汉代属西域古国疏勒的一部分。唐属怯沙都督府和疏勒镇。宋为喀喇汗王朝、西辽辖地。元明为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领地。清代,置参赞大臣、领队大臣于此。清道光七年(1872),清政府在此筑城驻参赞大臣与军队。光绪九年(1883)设疏勒直隶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疏勒直隶州升为府,民国2年(1913)建县,属喀什噶尔道,民国16年(1927)改属喀什行政长官公署,1950年1月成立中共疏勒县人民委员会,1981年7月成立疏勒县人民政府。
疏勒县素有“瓜果之乡”、“黄金走廊”之称,是喀什通往和田、西藏阿里地区和喀什地区南部八县的必经之路,为喀什市的西南门户。名胜古迹众多,有巴依汗古城遗址、疏勒古城遗址、阿古柏城堡等文化遗迹。
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沿。东与莎车县接壤,西、南与阿克陶县毗连,北部与疏勒县为邻。总面积3420.90平方千米,总人口26.14万人,辖1镇、13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
“英吉沙”一词系维吾尔语,“新城”之意,原称“英噶沙尔”、“英依沙尔”。清光绪九年(1883),清政府改名“英吉沙尔”,设英吉沙尔直隶厅,由喀什噶尔管辖。民国2年(1913)置县,先后由喀什噶尔道、喀什行政公署、新疆第三区(喀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区管辖,1950年3月成立英吉沙县人民政府时,定名“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是全国七大商品杏基地之一,曾荣获“中国色买提杏之乡”的美誉,有享誉海内外的英吉沙小刀,也是闻名世界的“达瓦孜”民间艺术的发祥地,有“中国达瓦孜之乡”的美誉,文化遗迹有阿合图古城等。
泽普县
泽普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冲积扇中上部。东南与叶城县相临,西北与莎车县相依。面积为999.66平方千米,总人口19.44万人,辖1区公所、2镇、10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泽普镇。
“泽普”一词系塔吉克语“泽勒普善”的汉语简称,意为“黄金之河”。传说叶尔羌河中游河水中有金沙,故得此名。东晋大兴元年(318)以前泽普为西域莎车国的一个大村庄,地处泽勒普善河(今叶尔羌河)南岸,民国10年(1921)9月设置泽普县。
泽普县是南疆地区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风景名胜有国家级胡杨森林公园,文化遗迹有都力克遗址等。
莎车县
莎车县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东与麦盖提县相连,东南与泽普县、叶城县相接,西南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毗邻,西与英吉沙县和阿克陶县交界,北与岳普湖县、巴楚县相邻。总面积9036.55平方千米,人口74.02万人,辖7镇、22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莎车”一词源于“西域三十六国”之古国名,其语源和含义尚待研究。西周初年,莎车已是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汉代为莎车国,三国时被疏勒兼并。宋代为于阗国地,后为喀喇汗王朝辖地。元明时,先后为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属地。清初属准噶尔部控制。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莎车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设莎车直隶州,归喀什噶尔道管辖,民国2年(1913)莎车改为县。
莎车县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有喀尔苏沙漠景观、达木斯原始森林、依盖尔其水库以及维吾尔音乐经典《十二木卡姆》的创作者阿曼尼沙汗陵墓等。
叶城县
叶城县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东与皮山县相连,南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相接,北与莎车县、泽普县、麦盖提县相交。总面积28928.64平方千米,人口42.27万人,辖3镇、17乡,主要有维吾尔、汉、柯尔克孜等民族,县政府驻喀格勒克镇。
“叶城”一词系汉语地名,为“叶尔羌城”的简称。“叶尔羌”系维吾尔语,《西域同文志》云:“回语(维吾尔语),叶尔,谓地,羌,宽广之意。其地宽广,故名。”维吾尔语称此地为“喀格勒克”,为“喀拉古鲁克”的转音,意为“要塞”。历史上有哈哈里克、喀赫勒克、哈喇里克等不同写法。清光绪八年(1882)设县,始名叶城。
叶城是新疆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被誉为“核桃之乡”。该县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通道,名胜古迹众多,有棋盘千佛洞、锡衣提牙古城等历史遗迹,还有阿克塔什水库、宗朗风景区等自然景观。
麦盖提县
麦盖提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中下游。东与皮山县相接,南与叶城县相连,西与莎车县相邻,北与巴楚县相依。总面积11022.53平方千米,人口24.12万人,辖1镇、9乡,主要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麦盖提镇。“麦盖提”是“米盖提”、“麦尔盖提”的转音,后演变为麦盖提。其语源和含义待考。民国11年(1922)由巴楚县析置,成立麦盖提县,属喀什噶尔道。民国32年(1943)为莎车督察专署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莎车专署、喀什专署和喀什行署管辖。
麦盖提县是《十二木卡姆》作者阿曼尼沙汗的出生地,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被誉为“多浪舞之乡”、“农民画之乡”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岳普湖县
岳普湖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邻巴楚县,南与莎车县相接,西与疏勒县相依,北与伽师县相连。总面积3165.76平方千米,人口为15.63万人,辖2镇、7乡,主要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岳普湖镇。
“岳普湖”一词系维吾尔语,意为“白色营帐”,由“亚巴库”演变而来。“亚巴库”是突厥人部落,因公元前11世纪牧民在此定居,故得名,又由于宋宣和二年(1120)前后,在此发生战争,使用白色营帐而得名,但有待考证。岳普湖汉代为疏勒国领地,唐属疏勒都督府,宋代为喀喇汗王朝辖地,后为西辽领地。民国29年(1940)4月由疏勒县析出成立岳普湖设治局,民国32年(1943)4月成立岳普湖县至今。
岳普湖县被誉为“中国高产棉花之乡”、“中国优质甜瓜之乡”、“中国小尾寒羊发展之乡”、“中国毛驴之乡”和“中国沙漠风光旅游之乡”等称号。有千年胡杨王、柳树王、原始胡杨林,还有万年不枯的达瓦昆圣湖。
伽师县
伽师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东与巴楚县相邻,南与岳普湖县相接,西与疏勒县、疏附县相依,北与阿图什市相连。总面积6600.68平方千米,总人口38.50万人,辖2镇、11乡,主要有维吾尔、汉、乌孜别克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
“伽师”一词,即唐代疏勒国王城“伽师祗离”的简称。建县时,借用此名。维吾尔语称此地为“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据传说17世纪前,有个叫排孜拉苏皮的人带领群众疏通了克孜勒博依和排孜阿瓦提两条河渠,使该地变得水源丰富、五谷丰登,后演变为排依孜阿瓦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伽师建县,属喀什噶尔道,民国16年(1927)后属喀什行政长官公署、喀什督察公署,新中国成立先后属喀什专署、南疆行署、喀什行署,1977年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至今。
伽师县是新疆著名的瓜果之乡,有“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杏之乡”和“中国酸梅之乡”的美誉。
巴楚县
巴楚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与阿瓦提县、墨玉县接壤,北与柯坪县、阿图什市毗邻,南与麦盖提县、皮山县相连,西与伽师县、岳普湖县、莎车县相接。总面积18490.59平方千米,人口31.79万人,辖4镇、8乡,主要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
“巴楚”一词系“巴尔楚克”的汉语简称。以喀喇汗王朝时在此建巴尔楚克城而得名。历史上又作巴儿楚克、巴尔木克。传说中认为其为一突厥将领名,因该部落后来定居此地得名。维吾尔语称此地为“玛拉巴什”,意为“鹿头”,译写时又有玛勒尔巴什、玛拉勒巴什等不同写法。从此这两个不同含义的名称沿用至今。汉代这里属尉头国地,后属于龟兹、疏勒。唐时此地设有尉头州。宋为喀喇汗王朝辖地。元明属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领地。清初属准噶尔部领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属喀什噶尔(叶尔羌)参赞大臣下的叶尔羌办事大臣管辖。光绪九年(1883)设立玛喇巴什直隶州。光绪二十九年(1903)定名为巴楚州,隶属莎车府。民国2年(1913)改为巴楚县,隶属喀什噶尔道、喀什行政区。
巴楚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是南疆地区重要的客货集散地之一。旅游景点有托库孜萨来遗址、穷吞木遗址、图木秀克遗址和夏河原始胡杨林、红海水库、马蹄山、色力布亚大巴扎等。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喀喇昆仑山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东与莎车县、叶城县相邻,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接壤。总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人口3.69万人,辖2镇、11乡,主要有塔吉克、汉、维吾尔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
“塔什库尔干”一词系维吾尔语,即“石头城堡”之意,因县城附近有石头城堡而得名。相传此石头城已有1400的历史,初建于南北朝,元朝进行了扩建。塔什库尔干在西汉时期称“蒲犁”,东汉称“德若”。唐朝在此设葱岭守提,明朝改称色勒库尔,属于叶尔羌汗国,为叶尔羌的色勒库尔回庄。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蒲犁分防厅,属莎车府,宣统三年(1911)改为蒲犁县,划归喀什噶尔道。新中国成立后仍为蒲犁县,1954年9月成立塔什库尔于塔吉克自治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旅游资源独特,有“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峰和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以及秀丽多彩的喀拉库里湖风景区,还有公主堡、石头城遗址、香宝宝墓、吉日尕勒遗址等文化遗迹。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