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华文化不绝如缕?是世界文化系统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化?
发布时间:2023-09-13 20:50:54 作者:好玩的国学 浏览量:62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长河中,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化优势,她像长江黄河一样滔滔东流不绝如缕,从来没有断裂过,相反,却在民族融合与反抗外族入侵中,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何以能如何坚强,她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梁漱溟先生总结为十四种特征,好玩的国学认为,中华文化有八大显著特点。
第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强调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特别突出。这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中国古人从来都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央,占据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度。中华的“中”,就是世界的中心的意思;“华”就是美丽的意思。中华的先人们,始终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充满了自豪与热爱。第二,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形成了安土重迁的传统,土地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了土地也就是失去了家园,所以历史上每一次的外族入侵,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收复故土重回家园的决心。第三,中国的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形成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情怀。第四,中国有追求国家统一的传统。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是统一的王朝。就像《诗经》中所歌唱的那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孔子统一天下的理想自不必说,他追求的是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强烈反对“陪臣执国命”,认为这是“礼坏乐崩”。孟子认为“定于一”,荀子强调“一天下”。儒家大师们无不主张国家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国家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因此,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鲜明的特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孙中山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都鲜明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句话出自《尚书》。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只有老百姓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
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的形成,是在我国的商周时期。商朝人崇尚天帝,统治者认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天帝,天帝会保佑他们江山永固。然而,崛起于西部的小邦周国,却以弱胜强,在短短几年内就战胜了强大的商朝,商纣王最后渴望的天帝来救他,最终没有实现,只能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之后,周朝的统治者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原来天帝并不能保佑他们江山永固,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民意,所以他们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意是最重要的。这种新思想,也带来关于人的价值的发现。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人其实就是人民,就是老百姓。而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更是具有革命性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极为进步和大胆的思想。即使是主张清静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家老子,也提出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政治思想,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中,中华民族早已经形成了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
第三,刚健自强积极有为的进取意识 。易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易经》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引下,易经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天地自然,像他们一样昼夜不息地运行,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强调刚健自强的民族意识。
孔子说自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为了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晚年去楚国找工作,还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成为坚韧刚毅、奋斗不止的精神写照。孟子则强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这正是刚健自强积极进取的伟大精神。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勤劳最为积极进取的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强大的民族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还能一次次地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原因。
第四,厚德载物的创新和包容的精神。有了刚健自强的硬精神,还有厚德载物的软文化。《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人生固然需要义无反顾地奋斗,也需要宽厚的胸怀与包容意识。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吸收融合众多异族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原因。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
第五,崇尚道德、重视义利之辨。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就是让人成为圣贤的学问。而圣人是中国哲学的各个学派的共同的理想人格。圣人的标准,第一是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二是对社会国家有巨大的贡献。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的。古人有三不朽的思想。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崇高的道德作为人生不朽的第一条标准。在崇高道德境界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又非常重视义利之辨。义就是应该做的,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在孟子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用孟子的说法是,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所以孔子说,在正义面前,君子选择正义,而小人就会选择利益。这就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不同。在崇德重义的思想下,孟子还形成了大大丈夫思想以及舍生取义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特别重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而关系,特别重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常常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放在国家和社会的集体之中,也就是说要对集体对别人做贡献。而西方则是个人主义占据主流,他们追求个人的自由。
孔子在人际关系上,提出了忠恕的原则。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关于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金科玉律。而孟子则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慈善爱人的精神。
第七,“尚中贵和”的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价值。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的精神。从个人来说,中国人提倡和气,从家庭来说,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追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所持有的方法论是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现实的思想。
第八,居安思危的底线和忧患意识。关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最好的一句话就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句话也是来自易经,意思是说,君子整日进德修业,到晚上还戒惧反省,就不会有什么灾害临到自己身上。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反思精神,重视忧患意识。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
这八大特征,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