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独子周海婴:一生低调但不负人生,留下大量有品质的历史照片
发布时间:2023-09-13 12:32:53 作者:国家人文历史 浏览量:811
文|张建星
周海婴是文学巨匠、世纪伟人鲁迅先生的独子。尽管一生低调,但他还是不想辜负人生,辜负父辈,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他在北大核物理专业毕业后,成为优秀的无线电专家。但是他毕竟是文学巨匠之后,脉动里的艺术传承血浓于水。人们很难想到,周海婴十分低调的一生竟给我们留下了数万张弥足珍贵的社会存照,他用光影描绘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既是历史的也是艺术的。
周海婴留下了太多的决定性瞬间。你会发现,这些瞬间的抓拍是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实现的,特别是那些无可替代更无法重复的历史瞬间。而这种真实的难得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性,更在于它当下时刻的准确判断,它全部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文献价值。在周海婴的照片中,有一组新中国成立前,民主人士从香港到达东北解放区的历史照片,李济深、郭沫若、黄炎培、许广平、沈钧儒、翦伯赞、侯外庐,或合影,或肖像,或演讲,或聚会,周海婴的每张照片,都体现了感人至深的“决定性瞬间”,就是这些民主人士的神态和目光,沉思和微笑,无不充满了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对光明未来热情奔放的集体向往。
周海婴所展现的都是无法磨灭、瞬间即逝、鲜明纯粹的真实细节。这里除了他对历史和生活真实的忠诚以外,还有他对生活细节的极度敏感。心理和艺术的敏感。作为一名摄影家,周海婴和我们相比,确实多了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温暖且尖锐。目光深处有他对摄影艺术的真爱,对真实性的刻板追求,对快门和暗房操作的生理冲动。比如弄堂里卖熟食的小贩,私人诊所医生和病人打针时的目光相对,著名京剧艺术家言慧珠的青春肖像,周令飞小解放军战士的扮相,还有巴金先生1978年冷隽的微笑,等等。周海婴拍出的每一张照片都可以真实地折射出时代和历史的光影。稍纵即逝、不可重复,在现场,有品质。
美国摄影家埃米特·戈温说,摄影是一个工具,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表现你看不见的真实。认真研究周海婴记录普通生活的照片,你能感到他的摄影创作很有些鲁迅的笔力,在深深的忧郁和深刻的孤独中有一种发现美、展现美、歌颂美的审美情怀,就像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出其不意的目光发现了真实的美好,现实而直接的表达又让这种美好变的亲近、变的可以触摸,变的更有力量。
所有伟大的创作,都是直达心灵的。
在摄影实践中,光是最重要的。周海婴大多数的拍摄都是用自然光。以我个人一些学习心得,自然光下的摄影不但更真实,而且拥有只有摄影才能具备的艺术境界和构图特质。实际上正是自然光为摄影提供了直通现实的路径。因此,我更喜欢和偏爱自然光下的黑白照片,这种黑白照片具有一种更凝重、更质感、更能力透纸背的艺术力量。一种无法阻挡的内生的魔力。
一生都不愿发表照片的周海婴先生是摄影界的大隐,周的大隐,隐于黑白。他的照片没有当下的摆拍,更没有造作失真的修图。直面与正视,克制与才情,坦然与内敛,温馨与恒久,这就是周海婴先生的艺术深处,心灵深处。
在周海婴的绝大多数作品中,技巧和构图已经不太重要,他所有的冲动和激情,都隐藏在他不会回避的镜头里。他似乎很享受冲卷、显影、水洗、定影、晾干,以及暗房冲洗对光线和温度严格要求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孤独和快乐。
当今时代的摄影,由于技术不可抗拒的力量,大大的进步和跨越了,这种跨越和进步使摄影变得更富于变化,也更加容易。但是作为一个20世纪80年代出道的记者,特别是有着60年代、70年代,被父母带到照相馆拍过许多黑白全家福的记忆,我一直认为现在的摄影师失去了暗房操作,失去了化学的味道,特别是冲洗药液中大苏打的味道,不仅仅是失去了摄影最本真的语境,而且失去了暗房这一摄影师最后的乐土。能够让心灵飞跃的乐土。
所以,周海婴先生留给我们的不光是大量有历史重量和品质的照片,还有暗房中深红色的灯盏下,黑色的布景里,属于摄影本身的初心、幸福和快乐。所以,周海婴的摄影对痴迷影像的发烧友来说,更像一坛老酒,很挂杯,很甘洌,很有年份感。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