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冕宁路、隆德路……普陀这里的路名背后竟藏着这些故事!

冕宁路、隆德路……普陀这里的路名背后竟藏着这些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13 11:41:36     作者:上海普陀发布     浏览量:870    

桃浦路


桃浦路

金沙江路、泸定路、大渡河路

桃浦路

……

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辖区内

这些耳熟能详的路名

究竟有什么来头?

老长风人才知道的冕宁路

名字又源自哪呢?

你是否知道不少路名

都渗透着“红色基因”

今天

就让小编来带你追本溯源

一探长风道路名背后的

红色历史~



犹记得那些

写进课本里的长征故事


无论是否来过长风,一提到金沙江路、大渡河路、泸定路,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没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件写在课本里脍炙人口的长征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些地方。

金沙江路初辟于1953年,以云南、四川、西藏边界的金沙江命名,是普陀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呈东西走向,东起宁夏路,西接金沙江西路。

而同年起筑的大渡河路则以四川大渡河命名,位于北起桃浦路,南至古北路桥,南北连接着普陀区和长宁区,长3586米

1935年,中央红军从云南省皎平渡几经波折,耗时7天7夜巧渡金沙江后,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蒋介石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而中央红军18名勇士靠着一艘小船分两批渡河,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最终击溃对岸敌军取得胜利,强渡大渡河成功。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时间很长。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泸定桥始建于1705 年,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古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桥两岸还建有汉式木结构的桥头古堡。泸定路路名便取自于四川省泸定县,也就是泸定桥所在地。

如今,长征虽已远去,但战士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也被记入路名,时刻激励后人前行。




“长征”一词的诞生地


提起“冕宁路”,初来长风的游客可能无法从地图上捕捉到它的影子。冕宁路位于光复西路和大渡河路之间。2007年,古北路桥新建和大渡河路、光复西路拓宽改建,冕宁路因此被注销。

曾经的冕宁路

而此路的“故乡”正是位于四川省的冕宁县,该地也是“长征”一词的诞生地。“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1935年5月21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中央红军先遣部队进入凉山州冕宁县城,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红军在城内贴出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出了“长征”这一概念。

布告中的“夷人”指得就是当地少数民族。在长征途中,红军与不少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发生的冕宁县的“彝海结盟”尤为动人。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遣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与此同时,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继续北上。他们要前往大渡河,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走大路,翻越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山岭;另一条走小路,经冕宁,但要穿过彝族区。

由于国民党军、地方军阀对民族地区的长期压制,这条小路上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中央红军先遣队走到冕宁北部的彝海附近,一群彝民突然将红军包围,后面的工兵连也被围击,物资被抢走。红军当即布置自卫阵地,并由向导不断用彝语喊话。

家住羊坪子的果基小叶丹是一位头人,通晓汉语,在听懂了红军的宣传后,就派精通汉话的管家沙马尔各,下山进一步探听情况。深入了解红军才知道,其实在双方相遇这一天,中央红军在县城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说到: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不仅如此,红军还救出关在狱中的彝族人质,为彝民开仓放粮。这些行动都让彝族人看到了一支为人民而战的军队。

小叶丹像

得知红军如此,果基小叶丹就经人介绍,与刘伯承在彝海边相见,开诚布公,一见如故。双方达成共识:讲和不打,结成盟友,共同对付国民党军和地方军阀。为了表示守信用,小叶丹提出要按彝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喝血酒,义结金兰,而刘伯承欣然答应。这就是著名的“彝海结盟”。

如今在冕宁县的“彝海结盟纪念馆”中,仍陈列着红军外出证章、红军旗杆头、红军和抗捐军用过的枪支、手雷、大刀以及当年红军长征过冕宁时送给老百姓的银元、糖果盒、手镯等。珍贵的民族深情将继续延存……



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长风世纪同乐小区与隆德小区之间有条东西向的马路,名为隆德路,与主干道曹杨路接通。由西向东走到底,便是隆德路地铁站,来往交通十分便利。

黄色线条标注的部分为隆德路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当年毛泽东登上六盘山,被气势磅礴的六盘山与革命态势所震撼,挥笔而就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因此这里被誉为红军长征“胜利曙光之山”,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之山。而此山恰位于宁夏隆德县,隆德路的名称也正源于此地。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同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先后有200多位将帅、开国元勋、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在六盘山地区战斗。另外,环六盘山地区的西吉、隆德等县及宁夏的同心县、盐池县,在革命时期又与红军的西征和大生产运动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地方也成为现今人们重温“红色记忆”的最佳去处。



资料:上观新闻、上海普陀档案、央视网、新华网、人民政协报、宁夏日报、隆德县文广局

编辑:陈雯婷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路名     竟藏     隆德    
上一篇:农村'懒汉'山上野菜移栽田地,发誓成为镇里首富,出口国外挣外汇 下一篇:儿童画教程|学会色彩搭配,教你画超美味的汉堡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