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外星人进了贫民窟,男人变成外星人,电影脑洞惊奇
发布时间:2023-08-31 17:40:05 作者:老片复盘半只猫 浏览量:1120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是2009年的经典科幻电影《第九区》。
收听《第九区》有声影评>>>「链接」
推荐指数:★★★★★
悬疑指数:★★
视觉指数:★★★★
剧情指数:★★★★
《第九区》是一部院线电影,但导演运用了大量新闻纪实镜头、DV视角、监视器记录和人物采访的拍摄手法,夹杂屏幕左下方不时显示的日期和时间,把电影活生生拍成了一部纪录片,把故事叙述地好像就发生在真实的世界之中。
而比画面描写地更加真实的,则是电影对人性的捕捉,虽然讲的是外星人的故事,但反应出的,却都是人类社会真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后面半只猫也会为大家进行剖析。
电影《第九区》是南非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
在《指环王》的导演彼得·杰克逊监制下推出的长片处女作。
电影一经上映,票房持续走高,最终北美票房突破一亿美元,全球票房逼近两亿美元,这对一个成本只有3000万美元的影片无疑是个骄人的业绩。
《第九区》在舆论上也是好评如潮,IMDB:8.3分;烂番茄新鲜度:89%;《芝加哥论坛报》对它的一句话评论为“在这个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这部电影让整个好莱坞感到羞耻”。到了第二年,《第九区》不负众望,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在拍摄该片之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曾经拍过一些短篇,其中一部名叫《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
彼得·杰克逊看到了这部短片,对短篇导演青睐有加,认为尼尔简直就是为电影而生。并决定为其投资3000万美元打造自己的电影。
于是短篇作品《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就变成了长篇电影《第九区》。
描写外星生物的科幻电影在好莱坞不胜枚举,但是历来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外星生物光临地球多半是耀武扬威,大杀四方。用远超地球人的科技碾压地球人。毕竟能够从数十万光年之外来到地球,外星人的科技一定与人类有着云泥之别。
但是在《第九区》中,导演另辟蹊径,把外星生物设计为一群宇宙难民,他们来到地球只是一场意外。
他们的社会组织类似于蜂群,由少数女皇(queen)指导数量庞大,但缺乏复杂思考能力的工蜂(drone)。当女皇由于意外感染细菌集体死亡时,大量工蜂却因体质较强存活了下来,但因为失去了女皇的领导,变成一群集体无意识的低等生物。母舰也失去了目标,最终悬停在了约翰内斯堡上空无所事事。
所以这些外星人虽然拥有比人类更高的文明,但现在只能说是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不幸沦为贫民窟里,争抢猫粮,任人宰割的“大虾”。
一个名叫MNU(Multi-National United)的组织,中文直译为“多国联合组织”。主动承揽了外星人的管理,以及处理人与外星人关系的重任。
在约翰内斯堡为大虾们划出了一个第九区,专门给外星人生活居住。
乍看之下,MNU是一个救助外星人的人道主义组织,实际上它不是公益组织,也没有国家背景,是一个秘密收集外星人武器,对外星人进行地下实验的营利性私人企业,全球第二大的武器制造商。
MNU把外星人框在第九区进行管理,本质上跟煤矿公司把矿坑围起来管理,是一个目的——更高效地开采资源。
对他们来说,外星人不过是如矿石一般的可利用资源而已。
男主曾经也是多国联合组织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但男主变成外星人的时候,他的身份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种资源。当MNU发现男主可以使用外星武器时,无数贪婪的目光投向他,他成了一座宝藏。
男主被推到解剖外星人的实验室里,一句“他变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能从他身上获取什么”把人类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医生对着镜头有条不紊地叙述即将进行解剖的全过程,仿佛解剖台上躺着的已是一具尸体。他们要男主的组织、骨髓、血液,要把他解剖的一无所有。而男主甚至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了解到这一切。
其实,理清影片的背景设置,揭开该片科幻的神秘面纱后,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划出“第九区”来隔离“大虾”,影射的就是导演年幼时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经历。影片所真正暗含的并非人与外星人的矛盾,而恰恰是人与人自身的矛盾,呈现的是人自身的残忍,直击的是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把外星人的形象剥离开来,第九区里外星人被隔离的生活场景,影射的便是当年南非少数白人对大量黑人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
黑人在隔离区中受到各种压迫,混乱肮脏的生活条件催发了疾病、失业、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于是黑人不得不采用种种极端手段来反抗,从而遭到更残酷的镇压。
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约翰内斯堡,就不会有这部影片,并不是我先有了一个故事,然后再去选择一座城市讲述这个故事,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导演的这种忧虑与反思的确很值得我们深思。关于对异族的态度,中国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类对异族总是抱有贪婪、畏惧和防备之心,归根结底是沟通的障碍,导致相互的不认同,并认为己方为人,对方非人。
所以在几个世纪之前,欧洲人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二战时日本人对中国人无情杀戮,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
其实,日本人把中国人称为“支na猪”,纳粹把犹太人称为“犹tai猪”,这与影片中人类把外星人称为“大虾”并无二致。也恰恰因为这种异化的处理,所谓的“人”把异族踢出了人类的范畴,所以他们屠戮异族时才表现得心安理得。这一切都展示出人类对异己冷漠、厌恶、残酷的本质。
然而电影中讽刺的是,许多黑人成为了抵制外星人的主力,他们操着一口浓郁口音的英语,数落着大虾们的种种不是,预将他们除之而后快。
曾经处于鄙视链底层的族群开始有了自己的鄙视对象。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实,电影的表达也并没有脱离现实,因为今天的约翰内斯堡,黑人歧视白人,华人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因此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种族歧视,与种族无关。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这是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经典桥段。
毋庸置疑,《第九区》可以算作当代银幕上的科幻版《变形记》。男主原本是个普通的MNU工作人员,他平庸、虚伪、怯懦、自私,只想守着自己小小的幸福,平凡地生活,他本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
却悲剧性地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大虾”,如同《变形记》中的推销员萨姆沙,尽管变形后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终因外形的异化被人类世界所遗弃,成为孤独的“非人类”。
从影片开始时男主对升职的志得意满,到对外星人的蔑视,再到后来身体出现异化后,眼神中流露出的痛苦、绝望、恐惧与难以言说的焦虑。
从头来探寻男主的心路历程,我们发现,他原本跟其他MNU的人毫无差别,同样视外星人如牲畜。
他手法利落地拔掉给外星婴儿输送营养的管子;他对着镜头边微笑边解释着如何消灭未孵化的外星人,背景画面是火焰喷射器吐出长长的火舌,烈焰中,无数外星人的卵接连爆裂,而男主却在很享受地聆听着一个个小生命的消逝。
这一刻,他笑得如同灭绝人性的侵华日军,如同屠杀犹太人的德国纳粹。
随后,意外发生,男主身体开始慢慢异化。
当看见自己的左手变成“大虾”似的触须手时,内心极度惊恐的他第一反应是要见自己的妻子。而从这里开始,男主正式走向了他的异化之路,整个人类社会无情地抛弃了他,他已被归入“大虾”,而非人类。
MNU立即对男主进行了武器实验,外星人的鲜血溅到他的脸上,他异常地痛苦,可见男主还拥有最起码的同情心。
待到被压在冰冷的解剖台上时,他才终于明白了自己身份的转换,并迈出了抗争的第一步。
男主逃出实验室,却在人类的社会中无法生存,新闻媒体对他进行大肆的污蔑,随手一个ps,男主就成为了与外星人媾和的采虾大盗,他被彻底地孤立化、边缘化,唯一的生路就是逃往第九区。
伴随着无尽的孤独、无助与绝望,男主别无选择,不得不与外星人并肩作战。
如果说一开始,观众还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样认为外星人是“大虾”而不是人,那么到此时,随着主人公身份的转变,观众已不知不觉地站到了外星人一边,这与同年引领3D革新的《阿凡达》出奇的一致。
观众对男主的遭遇深感同情,继而扩大到对整个外星族群的同情。
观众的立场在导演的推波助澜下随之转变。只因观众越来越看不出电影里那些人类角色的人性所在:MNU贪图外星武器的强大,在实验室里残忍地肢解外星人;对昔日的同伴进行无情的捕杀;尼日利亚的黑帮老大干脆要生吃男主;自己的亲人也转眼间放弃和抛弃了男主。
而在外星人一方,观众却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性之光:当红马甲见到同伴们被人类肢解的尸体时,他放下枪悲痛无助。当红马甲与儿子诉说故乡的月亮时,父子俩眼神里流淌的又是何等的思乡之情。见到男主陷入苦战红马甲却坚决要与男主并肩作战。
影片高潮,男主驾驶着外星机甲的那一转身,寓意着人性的伟大回归,他战胜了自己的自私与懦弱,愿意牺牲自己帮助外星人父子回到母舰,重返家园。
最后一战,男主一个人与全世界为敌,在外星武器面前,人类如气球一样炸开,血肉横飞。可是观众却并不会为这些人感到同情。
最终,外星人父子驾驶着指挥舱在悲泣似的歌声中缓缓升入母舰,男主抬头遥望着母舰升起,眼中流露出无比的激动、欣慰、羡慕与辛酸,他们可以回家了,可他自己呢?
影片的结尾,闪回了男主在MNU总部未出发前的镜头,他幸福无比地拿出妻子的婚纱照,略带炫耀地赞美妻子的美丽。镜头前的男主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眼神里写满温柔的爱意,那时的他与如今已是判若两人。一前一后形成的巨大反差,为影片更添悲怆。
字幕走起前的最后一个镜头,一个外星人坐在废墟之上,手握一朵金属做的玫瑰花,虽然电影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外星人的身份,但是观众都很清楚,这个大虾就是男主。即便已经面目全非,但并没有妨碍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
《第九区》中外星人一开始就被归为非人,他们像畜生一样被歧视、被宰割,其实他们内心与人有何不同?他们同样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生存的权利,他们谁都不想伤害,只想回家,仅此而已。
男主为帮助外星人父子返回母舰,一人驾驶外星机甲与人类武装对抗,而生死关头,外星人居然说出“不,我们要并肩作战,我不会丢下你的”这样温情脉脉的话语。
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外星人比人更像人,而人由于内心的异化,却开始慢慢变得不像真正的人了,人的外表与内心相背离,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从出生到离去,一个人的样貌必将经历千变万化,但最终盖棺定论的依据,不是这个人的样貌,而是这个人的内心和这个人的所作所为。
人究竟何以为人?是靠相貌,肤色吗?显然不是,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有“人形”,而是因为有“人性。
收听《第九区》有声影评>>>「链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