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热搜  > 《论语斩件》1.13 信近于义 | 礼节是荣辱之本,姻亲是晋身之本

《论语斩件》1.13 信近于义 | 礼节是荣辱之本,姻亲是晋身之本

发布时间:2023-08-30 01:07:22     作者:伍老师讲文明素质     浏览量:320    

姻合



姻合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晚年真传弟子之一。

前文说过,在《论语》当中,孔子的弟子辈被尊称为“子”的,只有四人,有若便是其中之一。有若被尊称为子,因为他是孔子的继任者,孔门的第二任掌门人。

孔子去世后,孔门众弟子群龙无首。而当时的有若,无论相貌还是德行,都肖似孔子,于是被推举为孔子的继任者,以维系孔门的统一。

对于此事,被后世誉为宗圣的曾参大力反对,他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意思是说,这样不行,老师的德行如同用长江、汉水洗濯过,用秋日阳光晾晒过,纯净洁白得无以复加,没有人可以替代。

不过,在众弟子的强力拥护下,有若还是继任孔门之师,尊称为 “有子”。(请参看前文《论语斩件1.2 其为人也孝弟》及《论语斩件1.12 礼之用》)


然而,有若学问虽然精深,却缺乏孔子的威望与资历,去压制一众人杰荟萃的孔门弟子,不久就被迫退位了,但保留“子”的尊称。

由于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关于有若的记录极少,仅有的一些事迹,也是因为与其它人事有关联,而顺带被记录下来。他个人的事迹,也就《荀子》中提到过一鳞半爪:“有子恶卧而淬掌,可谓能自忍矣。”意思是说,有子勤奋学习,看书时担心睡着而用火烧手,可谓意志坚定。

有若在《论语》仅登场四次,但提出的都是奠基式儒学理论,譬如“孝悌为仁之本”“信近于义”,以及本章“礼之用和为贵”等,对后世影响极深远。

汉朝设立“孝悌力田”、“举孝廉”等政治制度,就是以有若的理论作为依据。而他主张减轻剥削、寓富于民的观点,也常常成为后世贤臣规劝帝王的理据。


在本章,有若就信义、礼节、姻亲三个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阐述,指引后进成为谦谦儒学君子的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统治贵族。

为何要选择这三方面呢?

因为在当时以宗亲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统治制度下,信义是君子的立足之本,礼节是荣辱之本,姻亲是晋身之本。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约要符合道义,才可以去实行。

信近于义:作出的信约要符合道义。近,接近、符合;义,道义,泛指符合儒学道德规范的行为。

言可复也:才可以去实行。复,还原、实行。

我们前面说过,孔子教导弟子要“谨而信”,宗圣曾参每天都自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者都是说,要言出必行,不可失信于人。但有若却是更进了一步,提出所作的信约,要符合道义方可以去实行。

这里说一个例子。

孔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经过卫国蒲地时,当地官员正准备造反,怕走漏了风声,就派兵去捉拿他们。孔子一行奋起反抗,当中有弟子勇武非凡,叛兵拿之不下。于是蒲地官员就跟孔子谈判,若他们马上离开卫国,并立誓不向任何人透露蒲地的情况,就可以安全离开。孔子依言当众立下了誓言,蒲地官员便放孔子一行离去。

然而,孔子离开蒲地后,带着一众弟子直奔卫国都城,向卫国君禀告蒲地官员要谋造反的消息。孔子的做法,让一众弟子们很不理解,以诚信经商闻名的子贡,甚至责怪孔子违背誓言,孔子对此解释说:“要盟也,神不听。” 意思是说,这种被要挟立下的不义誓约,监守神灵是不理会的,我们不必去遵守。(《史记·孔子世家》及《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当信不近于义,言不可复也。

有若继承孔子的意志,认为诚信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是道义比个人诚信更重要,为了避免被心机叵测之人利用,当发现作出的信约有违道义,就不可去实行。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言行要恭庄合礼,以免招致耻辱。

恭近于礼:言行要恭庄,符合礼规。恭,恭庄。

远耻辱也:远离耻辱。远,远离、避免。耻辱,声誉、人格受到伤害。

我们前面也说过,一口妙辞的子贡,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来赞誉孔子的温润如玉的德养,与和光同尘的风采。其中的“恭”,是解作:恭庄,循行礼制,克制自己处处守礼,敬人、敬事、敬物。

本句的“恭”也作同样解释。不过,有若阐述了它更深层的意义。

礼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让不同地位、不同需求的人和谐共处,避免彼此因需求差异而产生冲突。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礼太多,会让人觉得谄媚邀宠;礼太少,又会让人觉得倨傲不逊。

礼太多和太少,都会招致麻烦或耻辱,那么怎样才算是合适的度呢?

恭庄,就是合适的度。正如上面的解释,恭庄就是严格循行礼制,不增多也不减少。

譬如说,平辈相见,按照礼制,应微笑拱手以示敬意,这便是恭庄。若是非要行跪拜大礼,那就是礼过多了;若是敷衍的随意拱手,那就是礼太少了。后两者都不是恭庄的表现。

又譬如,家中举行祭祀,按照礼制,天子可用 “太牢”,即献祭一牛、一羊、一豕(shǐ,猪),三牲全备(因行祭前需先将牲口饲养于牢圈,故以牢称之);诸侯与卿大夫,可用“少牢”,即献祭一羊、一豕,比“太牢”少一牛;士和庶人,则只可献祭一豕。……遵照礼制选择符合的献祭规格,进行祭祀,便为之恭庄,超过或降低自身应有的祭祀规格,都是不恭庄。

有若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遭受耻辱,往往是由于自身的不恭庄。后来孟子根据有若的这个观点,总结出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维持姻方亲密关系,以壮大自身势力。

因不失其亲:缔结姻缘,不可失去姻方的亲密关系。因,姻的通假字。亲,亲密关系,利益与共。

亦可宗也:也就成为自身势力。宗,归向,亦有宗族之意。

当前本句的诸般注解,一团乱象,或作“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或作“遇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这些注解,别扭牵强且不说,根本无法跟前面两句联系贯通,形成一个整体。

在有若生活的春秋时期,实行世袭贵族统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统治基础。故而当时最重出身,出身首看血缘,次看婚姻。

血缘就是“宗”,婚姻就是“因”,两者都是合理的宗法关系。

宗与姻合加起来,就是宗亲势力,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出身及社会地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出生就拥有超人地位的皇亲国戚。

在孔子开办的是民间私学,而当时的官学教育,就有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之说。由此可见,姻亲在当时的重要性。


这里说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

汉朝末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娶黄月英为妻,是一个小小的农民地主。后来宿敌司马懿骂他“诸葛村夫”,就是讥讽他出身低。当时的诸葛亮,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任何的建树,为什么会有偌大的名气流传,以至刘备要三顾草庐,请他出山呢?

这其实是诸葛亮背后的宗亲势力,发挥的强大作用。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为重臣,族弟诸葛诞在曹魏为将领,这是他的宗族势力。而他著名的丑妻黄月英,则代表着一股强大的姻亲势力。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是襄阳名士,与当时的名人庞德公、司马徽(水镜先生)、庞统(凤雏)、徐庶(刘备前军师)等交好;黄月英之妹,则是当时雄踞荆州的刘表的后妇……

正是这些宗亲,在不同的势力为诸葛亮鼓吹造势,流亡军阀刘备因而被吸引,前往求贤。因此诸葛亮一出山,就高据军师之位,拥有运筹帷幄的权力,再加上他本身的智谋,就有了后来波澜壮阔的三国演义……

若是没有背后宗亲势力的支持,诸葛亮纵然智谋若妖,怕是在南阳躬耕一辈子,也是无人知晓,又或是从事微末小吏,然后泯然于三国乱世矣。

故而,缔结良姻,壮大宗亲势力,这是当时社会的晋身之本。其重要程度,足与信、礼并列。


鉴于此,本章我作以下注解。

有子说:“作出的信约要符合道义,才可以去实行。言行举止要恭庄合礼,以免招致耻辱。姻亲要利益与共,方能壮大自身势力。”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斩件     113     晋身    
上一篇:成都大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国队夺冠 下一篇:教你如何快速调整笔记本电脑外接显示器亮度,适用于Win和Ma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