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肺片里,既没有“夫妻”,也没有“肺片”!
发布时间:2023-08-28 10:26:30 作者:中国食品报 浏览量:773
说起最奇葩的菜名,非“夫妻肺片”莫属。想象力丰富的人一听这名字,脑海中立刻构思出一幅血腥的画面。停!别脑补了,夫妻肺片里,既没有“夫妻”,也没有“肺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道“名不副实”的菜是如何诞生的。
清末民初,一种叫做盆盆肉(诨名两头望)的回民小吃风靡成都。据民俗专家帅培业回忆,当时成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拎着马架子、挑着竹篮卖盆盆肉的小贩。马架子一支,摆出一大簸箕切得极薄的牛杂和一大盆秘制卤水。食客来时,牛杂加入卤水和油辣子等调料一拌,盆盆肉就做好了。文学大师李劼人在长篇小说《大波》中曾描述过盆盆肉的味道和口感:“吃在口里,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不用说了,而且咬得脆砰砰地极有趣。”
盆盆肉是下水做的,又要站在街头吃,有些上不得台面。像教书先生这种有头有脸的人,一般是不会光顾卖盆盆肉的小摊的。不去吃不代表不馋,经常有教书先生闻见满街盆盆肉的香味,管不住胃里的馋虫,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去吃盆盆肉。他们站在小摊边左看右看,没有熟人,赶紧夹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匆匆吃上几口解解馋,赶快给钱走人。盆盆肉的诨名两头望,就是从教书先生的吃相来的。
上世纪30年代,来自四川中江的郭朝华、张田正夫妇在成都长顺街和金河街一带卖盆盆肉。他们所做的盆盆肉很受附近穷学生的喜爱。原本那牛杂片叫做“烩片”,被学生们叫来叫去,就叫成了“肺片”,再加上夫妻店的特点,慢慢地,就有了“夫妻肺片”这个名号。夫妻俩发现这个卖点不错,不仅喊着“夫妻肺片”沿街叫卖,还做了个“夫妻肺片”的匾额挂在小摊上。没想到这个名号竟让他们从数不清的盆盆肉小摊中脱颖而出,名声大振。
夫妻肺片成名后,经川菜名厨蓝光鉴改良(由卤水加调料拌改为干拌),进入了成都老字号餐馆荣乐园,从此“登堂入室”成了一道大名鼎鼎的川菜。
至于夫妻肺片里到底有没有“肺片”,据饮食文化专家考证,早期夫妻肺片所用的牛杂片里是有肺片的,后因肺片的卖相、口感不佳而弃用。如今的夫妻肺片以牛脑壳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有肺片之名,却无肺片之实。
还好有这“名不副实”的菜名,让百年之后的我们能记住曾经的“夫妻”和“肺片”,记住上世纪初成都市井间那鲜香麻辣又朴实无华的烟火气。
(王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