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病逝,后事安排成难题,邓小平一语定下葬礼规格
发布时间:2023-08-18 18:26:45 作者:简史微鉴 浏览量:447
1984年的4月初,贺子珍身体就一直出现病症,体温怎么降都降不下来,原以为就是普通的发烧。
没想到,她竟然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医院的专家会诊后也没能将她的体温降下来,最终决定将贺子珍转移到上海去接受治疗。
飞机到了上海以后,贺子珍直接被送到了华东医院,李敏根本没时间听医生介绍母亲的病情,径直来到病床前看望母亲。
李敏看着病床上的贺子珍,此刻的她呼吸急促、面容消瘦、两颊通红、看起来很是虚弱。
李敏俯下身子,跟贺子珍说道:“妈妈,我来看您了,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肚子疼。”虽然说一句话断断续续,虚弱又无力,但是她的意识还是很清楚的。
在医院陪伴了两天后,贺子珍的病情逐渐好转,烧也退了下来,神志更加清晰,原以为再过几天贺子珍就能出院,没想到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跳动越来越无力,最终心电图成为一条直线,她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言语。
贺子珍离开了,她的后事如何置办成为了难题,上海市委只能请示中央,最终还是邓小平同志拍板,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那么,邓小平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指示呢?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条全国政协会议增加3名政协委员的消息,这三个人中就有贺子珍的名字。
这则消息刊登以后,还发表了一组三个人的照片,其中一人最惹人瞩目:这位老人白发苍苍、面部丰腴,慈祥地和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在一起,她就是贺子珍。
不少百姓看到以后都大声惊呼着:“是贺子珍!是贺子珍!贺子珍出来了!”
几十封激情洋溢的祝贺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向着贺子珍身边飞来,大家都为贺子珍的出现激动不已。
还有的人嫌弃写信太慢,怕无法表达自己那种喜悦的心情,特地花大价格拍电报。
自从贺子珍当选后,她就一直没休息过,家里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的,人们之所以这么关注她,不仅仅因为她曾经是毛主席的妻子,还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革命女战士,是和我们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贺子珍的一生既经历过慷慨激昂、英勇悲壮的战斗岁月,也经历过痛苦的磨难和不幸。
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分开源于一场误会,当时延安成为了全国的革命中心,许多爱国分子都奔赴延安,来这里学习。
毛主席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也很喜欢和这些知识分子交往,能够在交流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原本贺子珍就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及毛主席而感到自卑,在这期间毛主席和一位女青年交往频繁,使得贺子珍产生了误会。
贺子珍萌生了到苏联学习的念头,而这也是她痛苦经历的开始。
她离开中国时已经怀上了身孕,只是因为悲伤欲绝,并未将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
1938年的10月份,贺子珍来到莫斯科,匆匆赶到医院,想要取出留在身上和头上的弹片,不过这些弹片已经和她的身体长在一起,没办法取出。
在莫斯科,她生育了一个男孩,看着这个刚出生的孩子,贺子珍欣慰地笑了,这是她在莫斯科唯一的依靠。
悉心照顾孩子一个月后,贺子珍将孩子送到了婴儿室,自己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开始紧张地学习生活。
可是没想到自己十月怀胎,辛苦生下的孩子,竟然在十个月大的时候得了感冒,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感冒会转化为肺炎,最终要了他的命。
丧子之痛还在心上,久久不能散去,此时又听说毛主席再度结婚的消息。
贺子珍接连遭受巨大的打击,她差一点挺不过去,随着夭折的孩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贺子珍如今是既心痛,又悲伤,还后悔不已。她知道自己彻底失去了爱人。
随后没多久,李敏、毛岸英、毛岸青都来到苏联,贺子珍也算是有亲人的陪伴,日子也变得不那么煎熬。
可是后来苏联内战爆发,物价上涨得厉害,贺子珍一个人要养活三个孩子,谈何容易?
每个月省吃俭用,还主动找一些零活赚钱来养活这几个孩子,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贺子珍身体越来越差。
她在苏联的生活比当时长征还要难熬百倍,千倍,然后这并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端。
李敏因为营养不良,再加上有些水土不服,小小的疾病久治不愈,因此被儿童院的院长下了死亡通知书。
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贺子珍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李敏没人看管,听天由命呢?
都说女人本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贺子珍冲到儿童院将李敏救了出来,也因此被儿童院院长诬陷为精神病患者,强制性地送到了精神病院,一住就是四年时间。
这四年的时间里,贺子珍遭受到了很多非人般的折磨,身体也日渐衰弱。
孤独、孱弱无助、无人倾诉,这些都折磨着贺子珍的精神,只能她一个人默默承受。
毛主席听说以后,派了王稼祥和夫人来到苏联,组织营救贺子珍,这才让她脱离了精神病院的生活。
贺子珍虽然被营救出来,但是在苏联怕是难以继续生活,王稼祥和夫人询问她今后的打算。
贺子珍的打算是回到中国发展,但是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毛主席以及他新婚妻子。
如今的她已经没有了家,回到中国又该何去何从?
王稼祥觉得这件事毕竟涉及到毛主席的私人问题,不方便贸然处理,只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很快就做了回复,同意贺子珍回国。
贺子珍与毛主席夫妻十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她一共生育了六个孩子,然而唯一一个活在世上的,却只有李敏一个人!
第一个孩子诞生,是在1929年的时候,当时刚生下女孩,红军就要攻打龙岩,无奈之下只能将孩子交给当地的百姓抚养。
等战事稍微平缓后,贺子珍满心欢喜找到收养孩子的百姓,没想到他们却说孩子已然不在人世。
第二个孩子取名为毛岸红,小名为毛毛,孩子出生后没多久,红军就开始了长征之路,红军长征九死一生,为了孩子的安全,贺子珍将他交给了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毛泽覃又交给了警卫员。
在一次突围中,两个人都牺牲在战场上,毛毛从此下落不明,为了寻找毛毛,妹妹贺怡还将生命葬送。
虽然后来贺子珍找到了疑似毛毛的朱道来,但是朱道来也在1966年病故在了南京。
为了革命,为了换取新中国的胜利,贺子珍几次三番抛下了她的孩子,还有一个女儿连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这样天人永隔。
从苏联回来之后,李敏被毛主席接回了北京生活,作为六个孩子中唯一的幸存者,她频繁往来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希望能多陪伴两位老人。
因为有了她的陪伴,贺子珍的晚年也过得不算太凄惨,这也是她不幸中的一大慰藉。
回国以后,贺子珍听说妹妹贺怡还有母亲温吐秀都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怀和照顾,她内心是很感激毛主席的。
为了表达这份感激之情,她提笔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当真的提起笔来后,贺子珍竟然犹豫了,不知道该写什么好。
满肚子的话,却不能诉说,担心会影响毛主席的新家庭,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最终信上只是寥寥几笔,简单说了在苏联的情况,还有感谢他对母亲和妹妹的照顾。
毛主席将李敏接到北京以后,孑然一身的贺子珍倍尝孤独的滋味,生活充满了凄凉,按捺不住思念女儿的心,贺子珍写了信表达了自己的孤单和寂寞,还希望毛主席能够保重好自身。
这两封信,毛主席都没有回复,而是让李敏做了回复,希望贺子珍能珍重自身。
1950年,贺子珍接受上级安排,来到了上海生活,初来上海时,毛主席对身为上海市长的陈毅表示,贺子珍在上海的一切费用,从他的稿费里出。
陈毅却说,一个贺子珍上海还养得起,不需要动用毛主席的稿费,由于年轻时致力于革命,并没有好好保养身体,晚年的贺子珍身体并不好。
她是1954年住进华东医院接受治疗的,医生诊断出她有精神分裂症,发作起来十分癫狂,不仅抓别人的头发,还抓自己的头发,而且一直用抽烟来缓解。
毛主席虽然不能陪在贺子珍身边,但是时常关心她的生活,经常派人给她送一些东西,还让李敏常来探望。
贺子珍也很关心毛主席在北京的生活,但是他太专注于国家大事,不好好照顾身体,每次李敏来总是要问东问西的。
1976年毛主席的离世,是对贺子珍精神上的重大打击,她呆呆地在电视机旁边,听着全国的哀乐声,看着电视上悼念毛主席的每一个尽头,她都悲伤难以自已。
昔日相处的时光,两个人一起迎接诞生的孩子,并肩作战的记忆涌上心头。
巨大的哀伤、无限的思念,贺子珍根本没办法控制这些情感的冲击,病魔再一次向她袭来,她彻底失去了驾驭自己的能力。
虽然后来身体有所好转,但是病根还在,1976年贺子珍突然患上了中风,左半身瘫痪,在华东医院接受治疗,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出来。
中央惦记着贺子珍革命时期所做的贡献,决定将她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
激动地她坚持换上了浅灰色上衣、深黑色裤子,还有一双新式的布鞋,接待前来祝贺的同志。
多年来,在医生的精心照顾下,贺子珍的病情逐渐稳定,但是1984年4月份开始,贺子珍就陆陆续续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后来还出现了便血的情况。
这一次,华东的医生都意识到了不好,可能贺子珍没多少日子可以度过了。
情急之下,他们只能将这个事情告诉北京,通知贺子珍的家属到上海做准备。
4月15日,孔令华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接到了电话,让他们一家人到上海见贺子珍最后一面。
李敏的身体也不容乐观,很早就患上了心脏病和淋巴结肿大,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后,急匆匆赶往上海。
李敏根本没心思听医生在那里讲述她母亲的病症,只一心想要尽快见到母亲。,她径直来到病床前,贺子珍呼吸急促,双眼凹陷,虚弱地双眼微闭,说话都很困难。
李敏艰难地俯下身子,想要叫一声“妈妈”。贺子珍似乎感受到了女儿的气息,用力睁开了双眼,当看到李敏一家人时,她露出了笑脸,嘴唇蠕动着,好像说:“你们来了啊。”
李敏看着许久未见的母亲,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但是她忍住了,哽咽了一会说道:“妈妈,你还好吗?我们来看您了。”
她听着女儿的声音,深深点了点头,想要说什么,却没有力气,只能张嘴,发不出声音。
自从偏袒以后,贺子珍说话就不太清晰,如今接连高烧,水米进得也很少,说话更轻了。
贺敏学一家人也从福建赶到上海,担心姨妈会有什么不测,这才急匆匆来看望,还建议她服用安宫牛黄丸,这可是那些危急病人退烧的良药。
用过这药后,贺子珍的神智恢复了一些,烧也退了下去,有力气说话,面色也不似之前那么苍白,大家都以为她病情好转,没想到却是回光返照。
18日晚上,贺子珍突然陷入昏迷,医生们进行了紧急抢救,李敏、贺敏学等人都守候在外面。
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脏跳动越来越微弱,心电图也逐渐成为了一条直线,这位饱经风雨的老人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离开这个世界,享年75岁。
贺子珍离世以后,她的丧事该怎么办?骨灰又该安置在哪里?这些都成了问题。
中共上海市委拿不定主意,只能向中央请示,邓小平同志看到这份报告后,做了一个决定:
“我们中央的领导同志都要送花圈,她的骨灰放在一室。”邓小平这句话决定了贺子珍骨灰存放的位置。
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是存放中央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许多革命先烈死后都安置在这里。
1984年4月25日,贺子珍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办。
这个告别仪式简单但又不失庄重,李敏将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大家都围着鞠躬、致敬,最后李敏亲手送到了一室。
胡耀邦、邓小平、邓颖超、聂荣臻、杨得志、胡启立等领导人都送来了花圈,表示一点心意。
中央办公厅、上海市、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等诸多省份也纷纷发来了吊唁。
大家怀着崇高的敬意,在盒子中遗体前默哀,鞠躬,向这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干部进行告别。
贺子珍遗体火化以后,中央派专机将她从上海接回了北京,许多同志都前往八宝山公墓参加安放仪式。
虽然贺子珍最终都没办法和毛主席安葬在一起,但是李敏却用自己的方式,让两位老人以别样的方式团聚。
她在家里的客厅布置了毛主席的巨幅遗像,如今她在激励又安放了贺子珍的巨幅遗像。
贺子珍离世以后,遗物只有三个箱子,这三个箱子装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旧衣物,还有各种账单。
对于像她这种行政级别很高,资历老的干部来说,这些遗物实在是太简单了。
但是贺子珍从来不计较这些身外之物,她身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军人,精神上的追求远远大于这些金钱上的在意。
虽然贺子珍工资很高,但是她从来不把这些东西看做是私有财产,她觉得这些都是国家的东西。
只要一看到谁家有需要,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她都会伸出援手,慷慨相助。
贺子珍也很体贴照顾她的同志们,逢年过节总要给他们买一些礼物,请他们吃顿饭,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贺子珍,这是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反的伟大革命女性,她的一生经历了慷慨激昂、英勇奋战的战斗岁月,也经历了磨难重重,饱受折磨的辛苦时光,但是最终她都以坚强的内心战胜了这些。
她以一己之身,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也让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自己的名字。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革命女性致敬!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