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在西北传唱民族之歌
发布时间:2023-08-18 13:33:47 作者:中国甘肃网 浏览量:259
“你好小李,我上山的呢。明天你们来就行。”7月12日中午,联系上达尔汗业余文艺队负责人加尔肯别克的时候,他正和文艺队前往江布拉提的赛马活动进行表演。
早上十点气温就已经高达31度,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中国甘肃网组织的第十三届“重走中国西北角”新疆昌吉小分队坐上出租车开始前往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40分钟的车程里,车窗外总闪过已经半人高的绿油油的玉米地和大片金黄色的麦田,阳光炙烤着这片土地。
下车后,我们很快见到了加尔肯别克,他同时也是乡文化站的站长。他穿着简单的黑短袖灰长裤,手提着个袋子,隐约可以看见里面是他蓝色的演出服,背着冬不拉——哈萨克的特色民族乐器,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我们被领着走进了天鹅小镇,找了个树荫下容纳三人的长椅并排坐着,在毒辣阳光下的一块凉爽绿荫地里,我们开始谈起了达尔汗业余文艺队。
文艺队的名字是当初建立时乡长取的。“达尔汗”,在哈萨克语里是“广阔、宽广、广大”的意思。“意思就是我们的歌声能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听到我们的歌声,意义就是这样。”
达尔汗业余文艺队排练后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家喜欢唱歌的就聚到一起了”
一见面我们便被加尔肯别克背着的冬不拉所吸引,便借此问起他什么时候学会弹奏这个乐器,又是怎样想到建立业余文艺队的。
“我冬不拉从小学的,五岁开始。”文艺队里不管大大小小的人都喜欢唱歌跳舞,这也正是他们的民族特色。五岁的加尔肯别克到舅舅家时,“我就看到个冬不拉特别喜欢,想要拿走,我那个时候就哭了。”说到这儿,加尔肯别克乐呵呵地笑了。带回家后,加尔肯别克跟着一个邻居舅舅学了一些弹法,上学之后又跟着周围一些老师和同学学习,慢慢地越来越熟练,也开始参加各种活动,认识了许多有同样爱好的人。
毕业后本是在农基站工作的加尔肯别克,因为参与文艺活动积极,被乡长调到了文艺站开始工作。“我干了两年左右,然后我就感觉到必须得把这个民间的文艺人才团结起来,我就给一块经常表演的朋友说了我的意思,他们也特别支持,这样就更好了。”
2003年2月,文艺队开始筹备。13个人,1个月,排练了20多个节目,“差不多都是集体节目、集体合唱,三四个人的一些乐队弹唱,还有一些小品啊,然后一些乐器合奏”。演出那天,活动场地并不大,音响设备也比较简陋,音效不好,但人都坐满了。想起20年前文艺队的第一次演出,加尔肯别克望着前方,透出一丝骄傲的笑意。
正和加尔肯别克聊着,另外两名文艺队的核心队员从拐角走了过来,背上都背着个乐器。
队员叶尔兰原本是牧民,“看我唱歌比较好就给我拉进来了嘛,哈哈。”到现在加入文艺队已经十年,弹奏冬不拉是加入后跟着加尔肯别克和沙力塔那提学会的。当我们想要问问沙力塔那提的故事时,他却摆摆手,不熟练地表示他普通话并不好。“他是个医生,一开始和我建起来这个文艺队的,乐器会吉他、电子琴,唱歌也很好,我们平时都学他,他也多才多艺着呢。”加尔肯别克热心帮我们介绍。
在过去的20年里,在报酬小于付出的时候,文艺队依旧在路上,“因为爱好,热心公益”,因为喜欢聚在一起,又一同前行。
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在舞台上表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各种方言唱些歌”
用不同的方言唱歌则是达尔汗业余文艺队的一大特色亮点。加尔肯别克伸出手给我们细数着,“粤语歌曲,然后闽南语歌曲,还有些花儿,还有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柯尔克孜族的歌曲等。”
文艺队一开始主要是唱哈萨克民歌,还会把大家喜欢的歌翻译成普通话,双语唱。因为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文艺队慢慢开始学习不同的方言来演唱歌曲。
《爱拼才会赢》是文艺队的一首经典曲子。加尔肯别克是在2006年第一次从福建援疆干部那儿听到。“一开始觉得这个旋律也特别美,赶快在网上搜索了歌词。”
用一种新的方言唱歌是很难的,需要苦练、常练。“反正我个人开始学的时候就学了半年一年这样子,每天都练。”文艺队不停地听原曲,自己再唱,再对比发音的不对,再练再唱,慢慢地就越来越接近。
我们坐着的长椅正对着天鹅小镇门口,进进出出的居民,开车的,骑自行车的,步行的,看到加尔肯别克都笑着用哈萨克语招呼一声,还对我们说“你好!”
加尔肯别克解释道,“他们可以算是这里最后一批定居牧民。”天鹅小镇也是福建援疆的建设成果,文艺队在这里唱过不少次《爱拼才会赢》。
文艺队还在自己创作歌曲,“我们队员好多也可以创作一些歌曲”,加尔肯别克自豪地说着。从创作的歌里再选上好的歌,在舞台上演唱,让更多人听到。
每次文艺队登台演出,不管大小舞台,总穿着哈萨克的特色民族服饰,“蓝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都有一些,我们目前有四套服装。”
达尔汗业余文艺队在乡间演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坎坷有困难的地方,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
文艺队平时也经常去一些乡镇上表演,到那些路途比较遥远的山村上去。牧民们住得分散,演出前往往要提前一两天通知才能集合起来。而表演时做不到饮食规律,有时也吃不惯那儿的饭菜。“但是经常下去以后还是会习惯的”,对文艺队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困难了。
成立以来文艺队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一个就是当初刚建立时资金不足,“我就跟朋友那儿都借了,一个借了两百,一个借了三百,一个借了五百,就那样子才凑够钱买了个电子琴。”有的表演活动,队员们有时自己开车去,饭也自己管。但“这方面文艺队的成员以公益为主,因为爱好,热心公益,所以这方面对政府的工作配合得特别好。”在国家文化政策支持下,文艺队的资金有了很大改善,可以拿出一部分钱用于购买乐器、演出服,制作音乐。
除此之外,作为业余文艺队,“把大家时间凑到一块还是比较困难”,文艺队一般都在活动前,根据情况腾出时间排练,乡文化活动厅里、村上、小区里,文艺队排练地点并不固定。
“再一个毕竟是业余的,水平上面也有困难嘛。”在文艺队,大家平时会跟着擅长演奏乐器的加尔肯别克和沙力塔那提学习。学歌是困难的,学其他民族的歌更困难,文艺队就需要更多大量的练习,但学着喜欢的歌,也就更轻松了。
加尔肯别克三人正在弹唱 郭雨萌/摄
在采访现场,加尔肯别克和叶尔兰拿上带着的冬不拉,沙力塔那提带着吉他,三人站弹弦试了试音,悠扬的乐声开始从他们手里流出,嘴里也开始吟唱。
斑驳的树影在他们脸上晃动,歌声正向着远处宽阔的田野传去。正像“达尔汗”的含义一样,文艺队会继续向前、向远处迈进,既在乡间歌唱,也要走向大舞台。站在西北一角,努力歌唱,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歌声。
(作者李佳雪、郭雨萌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教师韩亮、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指导老师闫瑞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