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儿时回忆之野芭蕉

儿时回忆之野芭蕉

发布时间:2023-08-18 08:57:26     作者:运筹帷幄圆月Gn     浏览量:264    

野蕉

野蕉林、野芭蕉、芭蕉芯、芭蕉根,这对现代人来说,当然是闻所未闻的字眼,即使对我们50、60后这一代人,也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记忆了。


野蕉

在儿时,寻找野蕉林,对经常上山摘野果的我们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在深山老林中,只要找到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从山顶上有溪水直流下来的山谷,湿润半荫的幽谷两边,一般都会长有连片的野蕉林。


初进野蕉林,是在浪水的深山峡谷中,几乎可以用“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来形容我们当时的感受。最让我们目瞪口呆的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蕉林海,也不是它高耸的茎杆和宽大的叶子,而是挂在树上那一串串青青黄黄的芭蕉!一串串结实饱满的芭蕉垂在半空中,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这是野芭蕉,没有主人的野果,可以随意采摘的鲜果!当年在圩镇上,那可是舍不得花钱去买的美食美味。


人矮小够不到半空中的果实,这也难不倒当地的小伙伴,他们拿起砍柴刀,几刀就把高大的芭蕉树砍倒,看着一大串胖乎乎的野蕉,你可以选择最熟的那个摘下来,剥开芭蕉皮,露出清香扑鼻的果肉,猛咬一口,才嚼一下,就楞住了,没有想像中的那种香甜软糯顺滑,有的是满嘴的硬核。

原来野芭蕉从外表看和香蕉一样丰满,但里面的果肉很少,几乎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黑色的硬核,根本无法食用。即使你有耐心把硬核全挑出来,剩下不多的那点果肉也是涩味满嘴,很难下咽。


当年在深山里,比野芭蕉美味的野果多了去了,所以除非是饥渴难耐,实在找不到其它野果了,山里的小孩才会偶尔摘一两只填填肚子,聊补无米之炊。


在困难年代,虽然满树的野芭蕉帮不了人们太多的忙,但高大的芭蕉树却是人们度饥荒的宝救命粮。山民们会把野蕉树砍下来,一层一层剥去外皮,最后只剩下一根如日光灯光管大小的实心“棍子”,就是芭蕉心了。

把芭蕉芯折断,中间会有无数的细丝连着,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在芭蕉芯面前,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芭蕉芯的细丝要比莲藕多得多,可惜古代吟诗作对的文人骚客大多没有饿过肚子,或者是没有饿到要用芭蕉芯充饥的地步,否则就没有莲藕什么事了,


山民们会用筷子把那无数的细丝缠绕着清除掉,然后把芭蕉芯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加上盐油煮熟了,可以当饭来充饥。在野外生存时,芭蕉芯是可以生吃的,既解渴又能充饥。

小时候,我们曾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忆苦思甜”活动,忆苦餐中就有芭蕉芯,刚吃一两口,还有点清甜味,可要作为充饥的主食,一碗碗吃下去,那种清寡的味道,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芭蕉芯充饥了,但山民们还是会大量砍伐野蕉林,用芭蕉芯充当猪饲料。一年不知道要砍掉多少的野蕉树。

不知道是否是为了应对人类年复一年的的摧残,野蕉树进化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用一种特殊的本领繁衍生息下去。我们现在种植的香蕉树,砍掉了茎干后,余下的部分会腐烂掉,只能从旁边的地下茎发芽繁殖,所以才有人唱“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芭蕉一条根”,芯没有了,树也死了。

野芭蕉的特殊本领就在于,即使人们把茎干砍了,芯断了,但余下的部分不仅不会干枯或者腐烂,反而很快就从中间长出一株新苗来。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得野蕉林永远都是生机勃勃,“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和芭蕉芯一样,芭蕉根也可以食用或者做饲料,食用时味道似乎比芭蕉芯还清甜一些。但由于芭蕉根还有繁衍后代的任务,所以没有特殊原因,人们一般只砍芭蕉树,不轻易挖芭蕉根。实际上,芭蕉根还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糖降压的功效。


一直以来,不仅十分惊讶于野芭蕉那种超凡的生命力,更敬佩它们那种耐得住寂寞,从不张扬的个性,还有那种从不索取,默默奉献的精神。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之野     儿时     芭蕉    
上一篇:第一批“猎人”英雄一一王亚林、扈华国 下一篇:何晶《壮丁也是兵》角色引争议 “拖油瓶”PK“方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