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沛人与鹌鹑的那些事|季朗友
发布时间:2023-08-17 15:12:06 作者:小王说丰沛 浏览量:432
(2015年冬季丰县王沟镇上野生鹌鹑交易市场)
丰沛人与鹌鹑的那些事
图.文/季朗友
01
中国人喜欢玩,世人皆知。玩出水平、玩到痴迷、玩乐忘我,上至宫庭,下到平民百姓,风行全国城乡,那就数斗鹌鹑了。
它慢慢发展为汉族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这一古老的民间娱乐,到现在依然盛行。
每年冬季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丰县王沟镇的野生鹌鹑交易非常红火,每逢农历五、九日早上组织斗鹌鹑比赛。
栖风园小区,每逢三、六、九日下午,由侯立兵先生等组织斗鹌鹑,十分热闹。
丰县人喜欢玩鹌鹑到了痴迷的境界,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以前,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喜欢鹌鹑的人群。
据丰县城西刘靛池村程庄组白嘉忠先生、城东孙花园村的侯先知先生讲,他们上几辈人都迷恋斗鹌鹑,就是在文革中,也养着鹌鹑。
丰县斗鹌鹑历史,目前暂没发现志书有记载,有据可追溯到清代乾隆时期。一些斗鹌鹑的资深人士讲,丰县斗鹌鹑最迟在明代已经很普遍了。
逮鹌鹑
立夏油菜开花时,南方的鹌鹑北飞。这时期逮的都是头年鹌鹑,俗称“菜花”,名曰:春天逮鹌鹑。
冬天逮鹌鹑最传奇。从农历十月开始,一直到深冬都是逮鹌鹑的黄金季节。在棉柴地里挖一个坑,坑前张好网,坑边插上黄蒿棵。黄蒿种子鹌鹑爱吃,黄蒿香味能引来鹌鹑,坑能蹲坐一个人即可。
(提醒:《请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
特别是一场西北风刮下来准过鹌鹑,是个好机会。凌晨三、四点钟,人藏在坑中,不能出声,更不能吸烟。鹌鹑怕明,非常警觉。
公鹌鹑俗称“喳”,它发出的声音:喳、喳、喳……
母鹌鹑行内俗称“叫哨”,它发出的声音:兑、兑、兑……
人蹲在坑中吹哨模仿母鹌鹑的叫声,带来的公鹌鹑也会发出:“喳、喳”地声音,引得鹌鹑飞到网坑附近,慢慢向网中走来。这时不能有一点意外的声音,否则,白忙大半夜。
鹌鹑哨有牛角哨、铜哨子,铜哨乐耳好招鬼中邪,越是紧的地方(坟地)越出咬。
这时也有个别鹌鹑,也发出不常听到的声音,使人紧张,再加上鹌鹑突然落地发出:“噗塔、噗塔”声音,同扔砖落地声一样,人感到更加害怕。
这种环境里逮到的都是上品鹌鹑。
有人逮一辈子,也不明白一个道理:两块地挨着,甲块地出来的颤斗,乙块地出来的就不行。
晚清时期丰县城西有两处逮鹌鹑的名地,一是蒋河村西北一块林地,二是高楼村西南张胖子林地。
训鹌鹑
把鹌鹑也称“训鹌鹑”。鹌鹑被逮到后放进鹌鹑袋里,有的气性大,三两天不吃食,这种鹌鹑身胖膘肥管玩。
当它慢慢适应环境,开始吃食时,先少喂谷粒,过两天加量,把鹌鹑喂饱,一夜不给水喝,这样化膘。
经过几天的喂养,也就适应了环境,接着用茶叶水给它洗澡,鹌鹑原为青白色,洗过几次羽毛发红油滑。
不老实的鹌鹑早上用热水洗,肥胖带食洗,清瘦空腹洗,先洗头,再洗前脸,接着洗身子,热水慢慢烫紧皮不知痛,连洗几天后越洗越老实,提起一根主羽,都不会掉落。
正式驯养从喂食开始,把鹌鹑放到桌上双手护着,叫它吃食,吃几嘴,用手拦一下,放开再吃;再拦,再放。反复之目的养它的斗性。
喂食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生人,猫、狗突然闯进来,这就落地生,影响斗性及生长,甚至飞跑。
经过半月二十天的驯练,开始试斗。第一次叫“破嘴”,斗上三五嘴就分开结束,慢慢培养斗性与技巧。
把鹌鹑出汗的手最好,把鹌鹑带到身边,没事从袋子里拿出来,把一把,听戏时可把;干活休息时可把;闲谈时可把;睡觉前可把。
把的时间超过两三个小时,叫“大全”。把鹌鹑有技巧,鹌鹑握在右手中,把腿夹在小手指与无名指之间,双抓悬空,使它无法蹬跃,再将颈部夹在拇指与食指之虎口间。
天天把弄,时间长了,放在手臂上,也不会飞去。
讲品级
雏子:对雏鹌鹑的一种统称,夏至以后鹌鹑繁衍三次,称“雏子”。 名曰“头窝雏子”、“二窝雏子”、“三窝雏子”。
这时期称夏天的鹌鹑,品级最次,倒过毛的雏子也称白棠。第一年的叫“时鹌”。
菜花:对鹌鹑的一种统称,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第二年油菜开花时,从南方飞回来,用网捕到称“菜花”。
白棠:对鹌鹑的一种统称,冬天逮到的鹌鹑,称“白棠”。
早秋:对鹌鹑的一种统称,是对老鹌鹑的称法
玩鹌鹑讲究品级,辨别好孬最注重颏与胡子。颏:颏部及喉部中央条一羽毛干线称颏。胡子:颏部与喉部两道外八字羽毛干线称胡子。
杂毛胡子乌麦颏:頦部黑白羽毛相杂,杂毛胡子最次品,是斗场上主力军。
黑颏红胡子:丰县谚语“黑颏红胡子,值个牛犊子”,是鹌鹑中的珍品。红胡子美曰“火里串烟”。
白胡子紫颏:颏部两道羽毛为洁白色,中央一条干线紫色,白胡子美曰“雪中送炭”。
黑頦、红胡、白胡都是珍品级鹌鹑,也有人目的是把着玩,不舍的叫它上斗场。一是稀罕,二是炫耀。
紫毛绿:绿眼,嗉部、颈部紫红色的羽毛,属上品。
插花背剑:头顶上方一根洁白羽毛,翅膀根根主羽洁白如剑,属珍品。
插花盖顶:头顶上方有一根洁白羽毛,属珍品。
棋盘腿:有人玩一辈子鹌鹑,遇不到棋盘腿,在鹌鹑腿正面有道细沟纹,沟中有一遛小点,同杆称星一样。丰县谚语“插花盖顶咬千嘴,不如棋盘一条腿”,属极品。
斗鹌鹑
组织斗鹌鹑者俗称圈主。斗前有圈主讲明规则:公平竞争,决不能隐瞒鹌鹑的年龄。就是老鹌鹑不能咬小鹌鹑。
如果隐瞒被发现,当众摔死无话可讲。同级别的鹌鹑相斗,这是规则。如果觉得自己鹌鹑好,申请越级,斗败心甘情愿。
圈主主持斗前先向篰篮撒几粒谷子,甲乙双方鹌鹑分开吃几粒,然后右手拿鹌鹑,左手捧谷粒,影照一下让他吃不到谷粒,马上放到篰篮里 。
双方开始咬斗起来,鹌鹑煽动翅膀,全身的羽毛鼓动起来,嘴刁脚蹬,猛飞两尺高,突然袭击,另一只闪身躲避,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好的鹌鹑斗二三十嘴,就能分出优势来。
主人一看自己的要败,马上撒谷粒,拦手分开。也有双方势均力敌,斗到缠脖,主人们才分开。
不分出胜败,目的惜才、慢慢地培养。此时哪一方不慎惜败,对鹌鹑都是致命打击。分开就是为下一次更好的准备。
斗鹌鹑如果六十嘴以上,甚至百嘴以上,这并不是好的鹌鹑。说明双方嘴不够厉害,主人不能叫它们分出胜败,败者也就废了,收毛扭脸马上飞跑。败者叫败狗子,不飞跑也没有都性了。
有句俗话“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有好声音的败狗子,主人会留着当“喳”,用来引鹌鹑。
双方斗过要给鹌鹑洗澡,洗出汗,不能受凉。搽净水,用被子盖,或放到怀中暖肝。
败嘴子训练成“喳”也要费一番功夫。晚上点亮油灯,放在灯明下,熬三个小时,俗叫“熬鹌鹑”。开始能叫几声,最后发展能连续叫一百多声,那“课喳 ”、“课喳”声,让主人满足,这样带到地里去引野鹌鹑了。
它们失败后,也会回报他的主人,那声音会引来更多的鹌鹑。
过年后出了正月,鹌鹑要倒毛了,把他们收到笼子里,也叫留斗。
笼用瓢或搪瓷碗当底,周围竖竹条紧围起来,上面一个布袋,一是拿放鹌鹑,二是挽成咯嗒放到笼口里,防止鹌鹑上飞顶破头皮。鹌鹑在笼里无事,也会进行叨竹条或碗底,这样无形就练嘴了。
一年称过笼,二年称两笼,三年称正三笼,正三笼里斗鹌鹑黄金时期,四至五年也就老了,没有斗力了。
过笼的鹌鹑能分辨出来,腿下爪子正面有道细小的沟,能放下细线,至于是几年的过笼,就不好分辨了。
选鹌鹑看眼,大眼不好,小眼、立眼、红眼培养出来的鹌鹑擅斗。毛薄的好,身子结实厚毛不好。
随身装鹌鹑的口袋,底部是小篮,上部是口袋,利于别在裤带上,小篮有碗口大,有榆条、藤条编成,也有用铜丝所编,最好的是用向日葵筋编篮,价格昂贵。
下面有两则小故事,说明鹌鹑在丰县普及。
民国二十年代,有个挎大篮的乞丐,右手挎着大篮,左手把着鹌鹑,在宋楼镇孟堤口小集上与一个地主斗鹌鹑。
结果地主的鹌鹑败了,谁知地主抓住乞丐的鹌鹑说,这是我的,你的飞了。双方发生争吵,后来乞丐聚人,来到地主家前闹事。加上杨楼村李院地主支持乞丐。
最后地主向乞丐赔礼道歉,还了鹌鹑才算了事。
(2015年冬季丰县王沟镇刘靛池村程庄组白嘉忠先生,放羊时手里把着鹌鹑)
敞斋蒙书居藏有《评审地富反坏有分子分别待遇呈报表》,地主刘※清,江苏丰县顺河公社代庄人。当前表现栏:写有“劳动很是较好,服从领导,劳动积极,听指挥。”
访问笔录:“解放前这个人最爱鹌鹑,有一次他半夜后吹鹌鹑,吹了半夜。正巧王新庄的哑巴经过那里,把鹌鹑轰跑,被他揍一顿”。
由于这条解放前的罪行,处理意见栏:群众:随同劳动;大队:管制生产;公社:监督生产;县处理意见:非社员。
非社员三个字,给刘当时带来多大的心理压力,不能同社员一样。这都是鹌鹑惹的祸。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季朗友,地方文史学者,专题收藏百年教科书,多次与地方博物馆合作展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