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画家和作家在香港的《耕耘》
发布时间:2023-08-15 12:47:50 作者:中华网 浏览量:463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想起了抗日战争中,上海的一批画家和作家转移到香港,创办了以抗日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艺术综合性杂志《耕耘》,影响大江南北乃至延安的情景。
《耕耘》杂志创刊于1940年4月。参与该杂志创刊和编辑出版工作的,有上海画家张光宇和张正宇兄弟,叶浅予、丁聪、黄苗子、郁风,以及作家冯亦代、徐迟、叶灵凤等。而日常的组稿编辑工作和跑印刷厂处理排印的印务工作,则主要由当时二十三岁、富有才干的女画家兼散文家郁风负责(实际上是集体委托她担任执行主编)。他们都是上海沦陷前后,相继转移到香港的,利用香港的特殊环境投入抗日斗争。他们大都居住在香港靠近西环的半山上叫做“学士台”的一排陈旧的楼房里,可以望见碧蓝的海洋。《耕耘》杂志便在这里诞生。为安全计,刊物的发行人用黄苗子名义,因黄苗子在国民政府担任公职,当时国民政府在香港办有《国民日报》,黄出任该报挂名经理,用黄的名义便于向香港政府申请登记获得批准而正常出版。《耕耘》版权页上的通讯处,亦是黄在重庆的通讯处。《耕耘》在香港的通讯处是向香港邮政局包租的一个信箱号码。
实际担任《耕耘》主编的郁风,毕竟尚未独立编过文艺综合性杂志,对如何设计封面、封里、目录页、版权页、封底,及内页版面的装饰等缺乏实际经验,所以《耕耘》创刊号的编辑工作,是在曾经于上海编过《上海漫画》周刊和半月刊、《时代画报》月刊、《万象》综合性文艺杂志、《独立漫画》半月刊等刊物的老前辈张光宇先生的手把手指导下进行的。
《耕耘》是抗日战争中唯一在香港出版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杂志。十六开本,四十多页,图文并茂(图版占一半以上的篇幅)。刊物广泛联系了国民政府区域和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根据地区域的文艺家,因而稿源丰富,突出了抗日斗争的内容,同时又包容谈论古今中外文化艺术,既有时代性和战斗性,又有艺术欣赏性。
《耕耘》第一期(四月号,即创刊号),刊出的论文有刘思慕的《艺术工作者的政治武装》、景宋(许广平)的《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倪贻德的《从抗战绘画到新写实主义》、叶灵凤编译的《木刻论辑》等,并配有相关插图。同时刊发了一组画家针对抗日斗争形势,议论如何发挥美术在抗日斗争中的作用笔谈,总题为《对于现阶段中国绘画的意见》,参加笔谈的有卢鸿基、特伟、余所亚、廖冰兄、徐德华、阳太阳、任真汉、沈振黄等。刊出漫画作品的作者有叶浅予、周令钊、廖冰兄、谢谢、廖未林等。刊出速写和记事画的作者有李桦、丁聪、阳太阳、刘元等。刊出木刻版画的作者有张望、刘建庵、黄新波、李桦,并用大号字刊出解放区《延安艺术展览》中古元、焦心河、沃渣的版画作品。还发表有司马文森、袁水拍、黄苗子、舒群、艾青、刘火子、常任侠等的诗和散文随笔,韩北屏的短篇小说,为这些散文、随笔和小说创作插图的作者有张光宇、特伟、阳太阳、丁聪、郁风等。并且刊出了沈振黄的《战地的壁画、壁报、招贴、标语》、黄茅的《桂林东南漫画流动展览小记》、刘仑的《在南战场的十三个月》等抗日美术活动通讯,以及在《在前后方的作者们……》的题目下,刊出抗日战争前后方的画家、作家、戏剧家、音乐家的来信摘录,全方位地报道了抗日烽火中爱国文艺家的工作动向,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
《耕耘》杂志因内容丰富,品位高,编排生动活泼,印刷精良,第一期印两千册,主要通过生活书店发到内地,甚至远达陕北延安,很快缺售。前后方的文艺界战友,得到这本《耕耘》,如获至宝,极为珍惜。
《耕耘》杂志第二期于1940年8月出版。除继续保持原有精美丰富的特色外,又加强刊发文艺理论探索方面的文稿,如楼适夷的《文艺和绘画的结合——关于文艺插图、连环图画》、林林的《关于民间文艺的断想》、西谛(郑振铎)的《关于〈太平山水诗画〉》、吴晓邦的《中国舞俑》等,并配上相关图版。更引人注目的是,附有两张连页全版的绘画素描插页赠给读者:一为叶浅予精绘的《鲁迅六十诞辰纪念画像》,二为郁风精绘的《高尔基逝世四周年纪念画像》。这两幅画像均可裁下来悬挂墙头。其中叶浅予作的鲁迅画像,后来由他与张光宇、张正宇、丁聪、郁风、谢谢、糜文焕集体合作,放大为三米半高、两米半宽的鲁迅巨像。1940年8月3日,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和香港文艺界抗敌协会联袂在香港加路连山孔圣堂,举办鲁迅先生诞辰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此像张挂于主席台中央,为纪念大会增添了怀念鲁迅先生的气氛。
《耕耘》杂志的出版经费,都是由参与创刊的抗战战友自动捐助的,其中黄苗子捐助最多。然而大家在战乱中毕竟都穷,一直维持《耕耘》的出版,实感困难。所以,当第三期编好的《耕耘》发送到印刷厂,因付不出印刷费,印刷厂不肯承印,也就被迫停刊了。
录入编辑:王建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