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物 | 监管风暴眼里的王伟贤盛高往事
发布时间:2023-08-15 12:08:09 作者:观点指数 浏览量:265
关注: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指数”,欢迎置顶或设为星标,即可快速获取更多专业数据资讯、研究报告、深度干货。
摘要:“股坛长毛”一发声,天下哗然,他发布的消息经过一个晚上的酝酿后,最终形成了一股投向资本市场的鹤唳风声。
观点指数 绿地香港在3月底的年度业绩会上高调喊出“朝着千亿目标奋进”的口号,打造千亿巨轮之路并不平坦,它时不时会面对资本市场袭来的风暴。
近期最大的风暴来自监管层,它的一纸公告将绿地香港执董王伟贤推到风暴中心。
起因是4月24日,香港金管局与证监会宣布,最近对一个内地银行集团所属的一家银行及由该集团的一家附属公司所拥有的持牌法团进行了经协调的现场检查。金管局与证监会发现,被调查对象“进行了一连串引起严重关注的复杂交易”。
香港两大监管机构用“严重关注”及“复杂交易”来定性这一场现场检查,本身已经说明事态的严重性。这无疑是一记警钟,香港证监会再度对持牌法团的控股公司或控制人提出了风险警示。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香港监管机构披露的手法大致是:被调查持牌法团的附属公司从所属的银行取得一笔信用借贷,其后向私募基金作出大额投资;私募基金的唯一目的是向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一家公司提供股权质押贷款,后者主要用于偿还向新兴市场项目融资的贷款。
第二种手法则是,上述被调查的附属公司,透过其一家持有放债人牌照的附属公司,同时向其他上市公司提供贷款,并由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提供抵押品。香港证监会警示风险称,某些借款人所质押股权比例“非常高”,达70%。
香港证监会称,被调查法团设立的有关安排,表面上虽然为其附属公司在私募基金的投资,但实质上是一项以该银行提供的资金做支援的保证金融资贷款。
风暴之眼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保证金融资”是过去两年以来香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金融风险之一。
去年8月3日,香港证监会透露,曾对于以投资作掩饰而实际上是提供保证金融资的安排表示关注;今年4月,该机构发布了相关指引,建议禁止证券公司为股票购买者提供超过本金五倍的保证金贷款,而此前机构提供超过9倍的杠杆,新规则将于10月4日生效。
4月25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发声:认为在香港配资是很容易,动不动几十倍杠杆融资,其实并没有。
至于绿地香港执董王伟贤为何被卷入上述监管风暴,则源于被誉为“股坛长毛”的香港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散布的消息。Webb在4月24日发文称,香港监管机构所指进行“复杂交易”的是民生银行旗下香港附属公司民银资本,所涉及被抵押股份的是绿地香港。
根据Webb文章所还原的经过大致是——
去年3月15日,民银资本公告披露出资3亿元认购New China OCT Fund 2的30万股A股股份;New China OCT Fund 2此后向Delta Link Holdings Limited提供4亿港元贷款,抵押物或许为绿地香港的股份,同时绿地香港执董王伟贤是该交易的担保人。
“股坛长毛”一发声,天下哗然,他发布的消息经过一个晚上的酝酿后,最终形成了一股投向资本市场的鹤唳风声。4月25日收盘时,民生银行H股下跌2.17%至5.86港元,A股下跌0.93%至6.38元;绿地香港同样下跌2.98%,最新报价3.26港元。
在资本市场表现恐慌情绪的同时,涉事方也忙于通过不同渠道做出回应,希冀抵消掉强大的资本扭力。其中民生银行对媒体表示,会结合监管要求加强自查和合规管理,确保业务合规合法。
绿地香港则罕见地发布午间公告——其上一次发布午间公告或许要追溯至2018年12月——澄清Webb所提4亿港元贷款与公司无关,“亦非为本公司的任何利益而设立”。公告同时强调,公司从已从王先生得悉,上述贷款已悉数偿还,股权质押已获解除。
绿地香港上述简短的澄清公告的声明将身为绿地香港执行董事、绿地香港前身盛高置地的创办人王伟贤引出。现在,无论事实真相如何,在香港监管局的一次次关注、警示及检查金融乱象之下,绿地香港执行董事王伟贤本人已身陷风暴之中。
王伟贤是绿地香港名誉主席兼执行董事,近年来只存在零星与他有关的消息。2018年7月初,港交所披露,王伟贤连续增持绿地香港110.7万股,持股量增至14.51%。包括4月24日Webb曝出他参与“复杂交易”的消息,也是与股票有关。
未现真身,其实已成焦点。
盛高往事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绿地香港前身为“盛高置地(控股)”,后者创始人正是王伟贤。据绿地香港公开资料披露,王伟贤拥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材料学学位、悉尼理工大学商学学士学位,于1992年2月在澳洲创立盛高。
1998年起,盛高在上海开发首个大型住宅物业“康桥半岛”,以及外滩的“上海半岛酒店”;同时,在苏州打造被誉为“苏州第一高楼”的“环球188”项目,在黄山打造太平湖度假区,在北戴河打造松石滩高尔夫球会等。这些都是王伟贤引以为豪的代表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及“品味”,历来是他一直打造的重要标签。
2006年,盛高置地成功赴港上市,意气风发的王伟贤,描绘的企业愿景是“致力成为一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品位地产企业”。塑造影响力除了注重品质,借助上市融资便利拓展规模也是重点工作,盛高在长三角、昆明、海口、太原均开始陆续获取项目。
以海南为例,2008年盛高斥资4.23亿元收购海口·荣域项目,在此后两年楼市上行通道中,项目一举成功。2010年,盛高再度收购海口总面积33.97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开发“海长流”项目,总体量100万平方米。
当时盛高置地一位营销总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公司有三大产品线,一个是城市住宅,二是城市综合体,第三是旅游地产。持续扩大的经营范围,以及快速增加的业务触手,也对盛高从资金、管理、团队、节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后续的发展看,王伟贤其时已难承其重。
2011年,盛高置地销售额接近腰斩,降至32.07亿元;公司净利润8.98亿元,至2012年上半年转为净亏损9.38亿元,且净负债率攀升至435%。由于销售回流乏力,流动性风险上升,王伟贤被迫为上市公司选择了融资输血,而基本面的下降又加剧了利率的上升,盛高陷入恶性循环。
2012年起,盛高开始陆续出售项目,资产包涉及上海、无锡的项目。上海曾是王伟贤发家之地,他曾多次表达对上海市场的重视,由此可见当时盛高处境之窘迫。
盛高当时已经足够糟糕,转让已成为最后的宿命,2013年绿地集团以30亿港元认购盛高置地的新股,据此持有上市公司60%的股份。盛高置地此后更名“绿地香港”,原董事局主席王伟贤退居第二大股东。
在卖壳的交易中,盛高持股50%以上的上海半岛酒店剥离给了王伟贤。
上海半岛酒店曾经带给了王伟贤足够多的光环,据传在开业不到一年内“平均每周得一个奖”,并首次以新开张酒店身份被评为2010年全球最佳酒店首位。它几乎是王伟贤全部经营理念的结晶,他曾形容道:“我们把外滩的文化、价值体现的最完整、最完美。”
自2013年以后,王伟贤便淡出公众视野。他曾打造了了不起的作品,仍在绿地香港担任名誉主席兼执董,但房地产圈或许大多遗忘了其存在。
绿地香港在借壳后,2018年销售额379亿元,并憧憬2021年实现千亿目标,但大家已不会将这种增长和王伟贤关联在一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