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热搜  > 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六十四:王季友

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六十四:王季友

发布时间:2023-08-14 16:33:50     作者:刘育章     浏览量:580    

王季友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为一些历史精英的活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因为某些名人而彰显和扬名。历史名人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一座城市。

王季友

洛阳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阳开始,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洛阳曾出现过无数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引领了历史的方向,或渲染了历史的色彩,或点缀了历史的天空,他们的爱恨悲欢都交织在这片河洛沃土之上。

王季友

我们以历史时期为线索,选取了洛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著名人物,他们有功高盖世的政治领袖,真知灼见的思想巨擘,有勇有谋的传奇英雄,妙笔生花的文坛泰斗,匠心独运的艺术大师,铸造科技辉煌的科学精英……时间跨度从商代到近代,描述了三千多年洛阳的历史进程。我们将他们人生旅途中与洛阳关系密切的部分加以展开叙述,或写他们在洛阳期间的生活、工作、奋斗历程,或写他们对洛阳的各种贡献,或写洛阳对他们思想、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些故事或波澜壮阔,或细语浅唱,或幽默风趣,或令人回味,读者了解这些人物,就基本掌握了洛阳历史的人物精华。

洛阳是一座文化名城。历史名人在此聚首并演绎其精彩人生,塑造了洛阳在世界城市之林的文化气质,彰显了洛阳这座城市的人文辉煌!今天推出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六十四:王季友



王季友(714-794),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祖籍河南洛阳。他自幼苦读诗书,能背诵很多名作,每当与人谈论的时候经常引经据典。

王季友父亲是封疆大吏,在任期间出了重大变故,致使王家家道中落,一家人失魂落魄地避居于南昌豫章东湖,备受旁人的嘲笑和讥讽。由于家道中落,王季友被迫做起了最简单的手工艺活”卖草鞋”,一些人常常带着酒到他家,喝得没完没了。妻子柳氏特别反感,常常驱逐来客。他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妻子柳氏的娘家人得知女儿跟着他在南方过着乞丐般的生活后怒不可遏,决定终止他们的婚姻。在家族的胁迫下,柳氏在王季友出门卖履之后留下一纸休书,别他而去。王季友回到破烂不堪的家时,似乎觉察到一丝异样,空寂无人的家中只有一片寂静,一束光线从破屋的空隙中投射进来,火辣辣地照射在一张纸上。王季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双手颤抖着捧起了这张纸,这是一张休书,明白无误地向他宣告着这段婚姻的结束。王季友的泪水滴落在这张伤他心的休书上,模糊了纸上的字迹。

一个清晨,他和哥哥离开了东湖边的破屋,来到了丰城株山脚下,在他仰慕的徐孺子隐居的地方,结茅而居,开垦荒地,用功读书。伴随他的行李除了书之外,还有那一纸休书。他在这里勤劳耕作,发愤苦读,有时感时伤事,对酒当歌,有无奈、愤怒、叹息,也有期待。

时光流逝,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22岁的王季友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的成绩考中状元,雁塔题名,并任职御史治书,消息迅速传遍各地。举朝惊叹,他前妻的娘家河东柳家开始气急败坏、后悔不迭。他们又尝试恢复他们女婿的名份,但又怕遭到王家的断然拒绝而被人耻笑,况且打听到王季友在丰城已有了一位患难之妻陈氏,柳氏回来什么地位也未可知,事情就这样暂时搁置下来了。

王季友雁塔题名之后,与权倾一时的李林甫之流不合,对时政感到厌倦,所以弃官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北方领土大部沦陷。王季友在江西过着且歌且饮的隐居生活。第二任妻子陈氏的去世引起他深深的忧伤。一个月夜,王季友的茅屋外一阵犬吠之后,响起了清晰而小心翼翼的敲门声。他迟疑地起身去开门,“吱呀”一声后,在门外站立的正是结发妻子柳氏。多年未见的她略有些老态,但仍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为了躲避战乱的颠沛流离,她显得疲惫而憔悴。凝望之际,泪水奔涌而出,模糊了两人的视线。没有这张薄纸的千斤重压,也许他会潦倒终生不思进取。他也理解了妻子的不易,对妻子的仇恨与愤怒,随同那纸箱底的休书一同化为灰烬。隐居期间,他常对故国魂牵梦萦,期望回到北方的战场,去收复失地,抗击叛军。

王季友交游广泛,其中有身居高位的皇室宗亲,有宦海沉浮的下级官吏,也有穷困潦倒的底层文人。王季友与岑参感情很好,岑参十四岁随父由晋州迁居河南,在太室山读书,往来于缑山、王屋、陆浑等地,王季友隐于临近洛阳的山间多年,与岑参同去游山玩水。开元二十二年岑参前往洛阳求仕,王季友依然困守山林,此后天各一方。

李勉是王季友一生之中地位最显赫的朋友。李勉是唐朝宗室,王季友出仕之前曾在滑州与洛阳之间往来,李勉则在距滑州、洛阳不远的宋州、开封等地活动。王季友人品好,学识高,声名远扬,李勉正派清廉,受到时人的仰慕,二人惺惺相惜,结为至交。

王季友选择临近洛阳的陆浑作为隐居之地,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河南人,距洛阳较近,更因为洛阳特殊的政治地位,洛阳拥有庞大的官僚群体,数量仅次于长安,唐代官员认为洛阳是退休后可以居住的理想之地。王季友隐居于此,便于制造声势,结交官吏。天宝十四年(755)四月,在左拾遗杜甫,左补阙岑参和礼部尚书崔灏等人的大力推荐下,朝廷下诏起用王季友,他先后担任陕西华阴县郡,虢州录事参军,太子司仪等职位。

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他的诗歌多写贫困孤寂的生活,抒写怀才不遇的不平及人生易老的伤感,诗风沉奥有古骨,不乏淳厚质朴。他生性磊落不羁,热爱山水,有闲情逸气。他在当时名气赫赫有名,杜甫、岑参、元结、钱起、郎士元等人和他关系交好,他们之间还有唱和之作。

贞元十年(794),81岁的王季友与世长辞,归葬于丰城林山龙泽坑智度寺,赠豫章伯,妻子柳氏附葬。王季友的挚友杜甫为他作了《可叹》以作纪念。

诗的全文是:“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丰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之角,孝经一道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履,好事就之为携酒。明月元暇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收藏文章

收藏

文章标签: 季友     100     历史名人    
上一篇:10种东北特色山野菜,你吃过几个? 下一篇:出门见绿,转角遇美!宝山这些颇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你打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