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猛将 骆尚志,抗击倭寇同时无私教朝鲜军队刀法阵法
发布时间:2023-08-14 08:34:41 作者:正能量说史 浏览量:35
骆尚志,号云谷,浙江绍兴余姚人,时任神机营参将,此人用1个字来形容就是猛,两个字就是很猛。听说他臂力惊人,能举千斤(这要在今天,就去参加奥运会了),号称‘骆千斤’。虽然说夸大了点,但骆尚志确实相当厉害,他不但有力气,且武艺高强,善于剑术,1个打78个不成问题,而不久以后,他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明代那些事儿》
骆尚志,号云谷,意思可见一般,云中之山谷,这就有点吹牛,修饰词而已,反正很猛!臂力绝人,浑身肌肉,身长八尺有余,能举千斤,军中雅号为“骆千斤”,一般军队里面的身体素质都非常高,能有这个尊称,可见此人不一般,浙江绍兴府余姚人,人家都说绍兴出师爷文人,武将也有,而且很猛。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可能大家会认为,都姓骆,难道是一家子不成,对,您猜对了,骆宾王是骆尚志的祖先,这个是骆宾王写的诗,祖先本是北方人,为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到浙江,后来一直世居于此。
早年生平
骆尚志出生于浙江余姚骆家湾村,秉性纯实,勇力善斗。他臂力绝人,能举千斤,传军中有500斤之铁器,他两只手,左右各一个,大早上举起来练功轻松自然,用的是猛人才能用的类似方天画戟的兵器,重有百斤有余,一般人拿不动,他却能健步如飞!
身为武将,骆尚志既非军籍世家,也非武举功名出身,更不是捐纳所得,他完全靠自己实打实的拼杀才从行伍之间脱颖而出。早年任大同参将,征剿蒙古人颇有战功,为安定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援朝抗倭战争爆发前,骆尚志以神机营左参将入朝作战。
入朝鲜作战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丰臣秀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倭寇一路所向披靡,连克釜山、望京、开城、平壤等地,朝鲜国土大部沦丧。朝鲜国王李昖放弃都城北逃义州,接连向父母之国明朝求援。明廷立即派兵援朝。六月二日,明廷令辽东发兵两支为先遣队,后续大军随后跟进。十月十六日,骆尚志率南兵600余人随提督辽东总兵官李如松所部4万余援朝,日夜兼程,奔赴朝鲜。十二月初东渡鸭绿江,留屯义州江上,随时准备作战。
平壤激战
双方首先在 牡丹峰、平壤城下进行了3次小范围的冲突,相互摸索。
1593 年正月初六,中、朝联军5万余人进围平壤 。日将小西行长率兵2.4万余平坚据守 。李如松采用三面围攻,东面设伏的作战部署攻城。
双方首先在牡丹峰、平壤城下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冲突,相互试探。
1593年正月初八日清晨,明军开始分三路进攻平壤城。这时盘踞平壤的是倭军精锐小西行长的部队,约有三万人,据城死守。明军奋勇围攻,双方战斗异常激烈。骆尚志所率领的南兵,是明朝东征军中最具战斗力的士兵,勇锐无比,善用火箭、大炮、刀枪之技,有着丰富的抗倭作战经验。随着主帅李如松一声令下,金鼓大作,喊杀四起,一时劲弩齐发,巨炮齐轰,火焰蔽空,震天动地。倭寇的火绳枪虽然略优于明军火铳,但他们却没有威力强大的火炮。
明军火炮射出的铅弹不断落入敌阵,给倭寇造成很大杀伤。倭寇战斗力非常顽强,拼命死守,火器兵手执火绳枪雨点般射向近距离攻城的明军。明军略微受阻,后续攻击部队继续攻城。当时战况十分惨烈,骆尚志身先士卒,被创血战。他冒着炮林弹雨,手持长戟从含毯门纵身攀墙而上,胸部被铅子和滚石击中,血流不止,仍然督军不休,奋勇杀敌,愈战愈勇。主将如此,何况士卒?他部下的六百南兵无不以一当百,前仆后继,成为攻下第二个城门的部队。
朝鲜《宣祖实录》中皆叹服“南兵轻勇敢战,故得捷赖此辈”。激战不到中午,倭寇纷纷逃窜,明军一举收复平壤。
战后请功之时,明军主帅李如松却出于派系原因,加意偏袒北军,将先登破城首功全记在杨元、李如柏头上。骆尚志仅得赏银二十两,一说210两,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就奖励个这,但是没办法,加副总兵职衔。
事已至此,骆尚志无意也无力再去争功,只是一心在汉城静养战伤。
攻城详细经过
一月八日晨,平壤攻坚战正式打响。李如松命令各部队专心作战,在战役结束前不准割取敌人首级(古代以获得首级为战功)。战斗开始之后,明军发炮攻城,“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火箭布空如织,火烈风猛,直冲城里,林木皆焚。”日军在城上设立红白旗作为联系信号,依托城池拼死拒战,“弹丸如雨,刀矛向外齐刃,森如猬毛。”明军攻击受挫,李如松亲率两百亲兵驰往城下,手斩一名逃跑的士卒,严令前进,并且大呼:“先登者赏银五千两!”
明军在主帅激励下奋勇攻击,或仰放统炮,或攀梯乱砍守城日军,战斗激烈时,李如松跳下战马“向前做登城状,身边众将见状一齐向前。”
骆尚志已经成功击杀城外全部的日军,日军反应不过来,一枪发不出就被砍死,被射死,五百南兵成功控制了城门口,不远处,吴惟忠的南兵铳卒和休静大师的僧兵众共三千人形成尖刀部队,一举突入城中为后续大军稳定阵脚。
“开战!!!”
一挥令旗,战鼓隆隆作响,黑压压一片的明军大阵开始动了。
麻贵率领左军奔赴北门地区,张世爵率领右军奔赴南门地区,李如松扬刀大呼:“跟我冲!!”
五千骑兵随着李如松迅猛地奔赴东门地区。
萧如薰再一挥令旗,赵虎为中军前锋,陈燮为中军后卫,自己领中军本部,军阵开始前进。
骆尚志带领几百勇猛善战的前军冲入城内一阵猛劈猛砍,把城内没有准备的日军冲乱,直杀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正杀间,一阵鸟鸣的枪声响起,骆尚志身边几名士兵中枪而死,骆尚志回头一看,城头上幸存的一批日军已经提着铁炮开始射击了,骆尚志大怒,抢过一把弩箭对着其中一人一箭射去,直接射穿了脑袋,继而提着方天画戟勇猛的冲了过去。
日军发完一枪来不及发第二枪,悍不畏死的骆尚志和南兵士卒已经挥刀冲到近前,一刀一个把这群铁炮手砍倒,骆尚志瞧了瞧城头,正要一鼓作气冲上去,城头楼梯尽头冒出了几名铁炮手,对着他们就是一阵齐射。
骆尚志连忙扑倒在地,但身后的三名士卒已经中枪而死,摔落下了城楼阶梯,大怒的骆尚志虎吼一声,一跃而起冲上城头挥刀便砍,五六个既来不及放枪也来不及拔刀的铁炮手很快便被骆尚志砍死。
骆尚志打开了缺口,身后的士兵紧随而上,猛扑向没来得及装填弹药的铁炮手,一刀一个干脆利落,接着一批弓弩手上城,一轮齐射,城头上的日军就被解决的七七八八。
一个看起来像是城门守卫军官的倭寇挥舞着倭刀嚎叫着冲向骆尚志,骆尚志横刀一劈斩断他的倭刀,左手立刻掐住此人的脖子,一用力,把他整个矮小的身子提了起来,手指一动,将他的脖子捏断了。
一刀下去,将此人首级斩下,骆尚志又一刀劈断了城头上的日寇战旗,一名士卒递来了大明战旗,骆尚志接过,一把插在了城头。
“先登城头者!骆尚志也!”
骆尚志大吼一声,转身率军杀下了城头,没走几步,一阵鸟铳的声音响起,骆尚志还以为是倭寇援军抵达,伸头一看,居然是吴惟忠带着尖刀队突入城内,对着不远处街道出现的日军进行齐射。
各路将领拼死攻城
日军轻视进攻南城门的朝鲜军,祖承训先以朝鲜军打头阵,然后率部卸装而进,露明盔甲。日军大惊,急忙分兵增援南门,但明军已经攻上了城楼。与此同时,名将张世爵用大炮撞碎城西七星门,李如栢攻破含毯门,杨元攻破普通门,各军乘胜争先,与日军展开巷战。游击将军吴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时胸口中弹,仍然大呼督战,率部攻克峰顶。战斗中李如松坐骑被日军子弹击中,换马再战,战马堕于堑中,提缰跃出,继续前进,日军抵挡不住联军猛攻,残部退入城内各处堡垒死守,明军以火攻焚其密窑土堡,围小西行长于风月亭土窟。
当时战场情况极为复杂,在明军背后,有日军大友义统部6000余人随时可能自凤山来袭,而平壤日军又拼命拒战,急切难下。在这种情况下,李如松命俘获的日军统译张大膳递信给小西行长,令其弃城投降。小西行长请求明军撤开包围,以便弃城而走,李如松下令撤开一路朝鲜军。而密令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名将率军埋伏于要路。半夜时分,小西行长率残兵逃出城区,明军半路截杀,斩获首级359级。生擒2人。朝将郑晔斩获倭首级120余级。
养伤期间教授武艺
他曾多次探访朝鲜领议政柳成龙,与其商议教练军卒、防备贼患之事。骆尚志建议将降倭的朝鲜人组织起来,教习操练,防备将来倭寇再犯。柳成龙立即上书国王,朝鲜为此专门成立一个新的练兵机构——训练都监,从而兴起练兵之事。随后,骆尚志应柳成龙之请,选派军中南校10人向朝鲜军队传授枪、剑、狼筅等武技以及“鸳鸯阵法”、“辛酉刀法”,甚至亲自到军中舞剑用枪,悉心教授。后来在朝鲜李朝国王重视下,将此绘图配文,编成《武艺图谱通志》,刊刻行世。其中有不少中国已经失传的内容因之赖以保存。
柳成龙立即上书朝鲜国王:“不如乘此南兵未还之前,急急学习、操练火炮、筤筅、长枪、用剑、鸟铳、器械,逐一传习,以1教10,以10教百,以百教千,则数年以后,可得精卒数万,倭虽再来而势可防守。”
此外,骆尚志又建议朝鲜开采银矿,与辽东通商互惠,为朝鲜强国富民积极出谋划策。骆、柳二人面谈不尽,继以书信往还,至今在韩国还保存着当年骆尚志写给柳成龙的8通信札原件,柳成龙的《西崖集》中则收录了三通与骆尚志的书信。
当年五月,骆尚志伤势已经恢复,便再次领兵转战全罗、南原、庆州、处州、光阳、尚州、顺天等处备御战守,风餐露宿,“辛苦最久,倍出诸营”。万历二十二年正月,骆尚志带领近五百名南兵撤还回国,驻扎蓟州,后累擢神枢营右副将、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结语
还有很多和骆尚志一样的人在保家卫国,抗击倭寇,那一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而是应该被牢记。他们一起参加抗倭援朝战争,平壤之战时立下赫赫战功。精通武艺,懂兵法。主动帮助朝鲜训练军队,并向朝鲜军队传授枪、剑、狼筅等武技。
平壤之战以明朝联军的全胜告捷, 三都之一光复。 等日军再次有机会踏进平壤, 已是整整300年后的事了。此役日本第一军团受到重创,黄海道、开城、咸镜道等地的日军相继撤往汉城,朝鲜的半壁河山因为此役的胜利而迅速光复,日军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战略设想完全失败。
参考——《明史》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