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候补”官员主要分几类,哪些人更容易放实缺?
发布时间:2023-08-09 14:21:12 作者:左都御史 浏览量:119
清代官员的数量总共有多少呢?这个是有具体数字的,从雍正至道光时期,全国的官员总数都维持在23000人左右,其中文官15000人左右,武官8000人左右,这个数字实在是少得可怜。
不过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有功名或是有顶戴的官员却超过十万,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属于“候补”行列。以晚清时期为例,全国的候补官员超过8万余人,用当时最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候补官员“如过江之鲫”。
候补这个概念可能很多读者理解的还不是那么透彻,因为同样是候补,有些人很快就能放实缺,有些人则要等上数年,而绝大多数人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决定候补官员能够入仕的最关键因素就在于出身和班次。
很多人以为,清代只要是中了进士后,很快就会授官,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清初时期,由于人才匮乏,举人身份都可以很快获得实缺,一般都是以知县为任。比如康熙著名的于成龙,就是以副榜贡生的身份被吏部铨选为广西罗城知县的,至于这个副榜贡生,其实还不如举人。
康熙初年,进士不但可以马上授官,而且起点还都比较高,史料中有记载,这一时期新科进士经过引见后最高可以做到知府。但自康熙中期以后,随着进士数量的不断增多,进士则要归入候补行列。
有数据显示,康熙晚年进士平均候补的时间为6年,雍正、乾隆时期为8年。这就是说,一个新科进士真正入仕为官,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候补期。但进士毕竟是最高文凭,他们在候补时期,一般都在各部学习行走,尚在正式编制之内。
如果要是举人的话,情况就要糟糕得多,就算被吏部选为候补知县,那么这个等待期会更加漫长,如果有幸熬上个十几二十年能放一任实缺,那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基本上,举人候补知县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梦。
当然候补也不仅仅是指举人、进士,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清代的皇帝随口就会给某一位官员升官,这种情况是极不符合清代官制的。道理很简单,一个萝卜一个坑,假如皇帝给某个人升了官,那么原来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又怎么办呢?
清代选拔和提升官员都有一个流程,绝不是皇帝随口说说的。不同级别的岗位有不同的任命方式,高级官员为“特旨授”,这包括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总督、巡抚一类的,是皇帝钦定的。
最普遍的属于“开列”,包括高级官员以及中级官员,流程是军机处、吏部列出一个晋升名单,然后由皇帝圈定。至于中下级官员,主要是经过吏部铨选,皇帝引见,然后才能授予实缺。
言归正传,除了举人、进士班出身以外,候补中还有一些人是属于之前已经入仕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而被开缺的,比如守孝、降级、升调等。
以守孝为例,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如遇祖父母、父母去世,除了皇帝特旨外,都要开缺回籍守孝三年,原职将由其他官员担任。
守孝期满后,就会回京列入候补行列,如果是高级官员,请旨官复原职或调任同等级的岗位。如果是中下级官员,则要归入吏部铨选,等待开缺时才进入铨选行列。只不过,朝廷对这部分人特殊照顾,凡是遇有开缺,享有优先上岗权。
再以晋升为例,升官并不代表马上就可以实授,这也需要一个等待期。清代官员在晋升时,往往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岗位,而是冠以“以知府用”、“以道员用”、“以郎中用”等头衔,意思就是明确级别但不明确具体的衙门和具体的任职地。这类人只有等到同级别的官缺空出以后,吏部才会实授。总体原则就是,不能因为晋升而损害现任官员的利益。
最后要讲就是捐纳了。捐纳由于是出钱买来的官衔,所以候补的时间最久,清初中期尚能获得实缺,因为这一时期捐纳尚在可控范围,人家出了钱自然要给予回报。
而到了晚清时期,捐纳之风大盛,没有功名的可以买官,现任官也可以花钱捐品级,捐花翎。所以这些捐纳候补官员,其实就是买个虚衔充充门面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只有一类人入仕是不需要候补的,那就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他们被称为“老虎班”,如果是在京为官没有学习行走期,直接上岗为各部主事或翰林官;如果是外放知县,到各省后也不需要试用,马上就可以接印上任。这也是明清两朝庶吉士被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收藏